“落后”的老妻

2015-05-30 19:51俞文蕊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老妻丁玲

摘 要:《夜》是丁玲延安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表现了延安时期特有的婚姻家庭问题。其中的男主人公何明华被多次解读,而其妻子作为一个被忽视的角色淹没在现实中。本文试图通过这名被冠以“落后”的妻子的角度,再次解读《夜》中婚姻危机的真实原因,关注“落后”一词的定义和产生,对女性,尤其是传统女性的价值予以重新审视和追问。

关键词:丁玲;《夜》;落后;老妻

丁玲是我国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家,由于个人经历及参加左翼、革命等多方面原因,丁玲的作品也随之一次次改变,这也正是引起后世不少研究者关注的几次转向问题。到了延安解放区之后,丁玲的文风、题材和话语方式与之前相比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从她当时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依旧可以看到其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只是此时她关注的背景和前提转换到了解放区这个特殊的环境,而侧重点也由个人情感逐步过渡到对于社会问题、革命进程问题的关注。

相比其他在解放区的一些作家,丁玲一向敢想敢说,而《“三八”节有感》无疑是其中最尖锐的一篇。在文中丁玲针对解放区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讨论,尤其针对妇女被认为“落后”而惨遭离婚厄运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文中对“落后”这一对于女性的批评,丁玲显然有不同意见。而在这篇文章之前,丁玲已经在《夜》这篇小说中委婉地表达了她对此类情况的看法,虽然从文章的表面上似乎不能找到批判的痕迹,似乎丁玲的立意在于肯定解放区革命同志对待此类问题的立場,并且也给了一个较为积极的结尾。我们需要考虑到解放区特殊的创作背景以及对作家的要求,我们可以料想到丁玲在这里还是有所保留的。如果联系起当时解放区婚姻问题的现实状况,便不难发现,现实情况并不仅仅是丁玲文中的隐隐的“心动”,不少革命干部到了延安之后便纷纷要求同自己的糟糠之妻离婚,而理由正同《夜》中何明华嫌弃妻子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样——落后。“落后”这个政治名词如此频繁地被革命干部使用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他们口中“落后”的老妻又是否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落后不堪,以至于非离婚不可呢?而老妻们的落后又是怎样造成的呢,是她们个人可以选择的还是被某些社会因素影响的呢?

1 “老妻”的涌现

毛泽东在1930年的《寻乌调查》中,把土地斗争中的妇女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调查项目,深化了他对妇女问题的认识,他认为:“女子的劳苦实在比男子要厉害,她们的工作不成片段,这件未歇,那件又到,她们是男子经济的附属品,男子虽已脱离了农奴地位,女子却依然是男子的农奴或半农奴。”[1]毛泽东对于妇女问题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妇女观的内涵是把妇女问题置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加以考察,通过揭示妇女社会地位演变的过程,阐明妇女被压迫的状态是与生产资料所有制、阶级剥削制度同时产生的,是阶级压迫的一种特殊表现状态,因此妇女之友投身于阶级解放运动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正是基于这一番深刻的领悟,在毛泽东的积极推动下,延安从1930年开始颁布了许多次婚姻法,其目的和初衷是为了解放妇女,保障妇女在婚姻中的权益,帮助妇女实现男女平等。例如,在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中对于结婚和离婚做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其中强调了婚姻自由,不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这里尤要关注离婚中的第十条“感情意志根本不合,无法继续同居者”,[2]所谓的“感情意志根本不合”是非常主观的判断,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以这一条作为离婚的理由,这为之后许多革命干部离婚给予了政治上的认可,也正是这一条为之后一系列问题埋下了伏笔。

随着1937年史沫莱特来到延安根据地所带来的新潮的交际舞,延安的男性们首次有了充分接触女性的机会,而之后不久又有大批受过教育的女学生从上海、广州之类大城市涌入延安,更给予了延安男性更多接触到年轻、漂亮女性的可能和期待。这个看似简单的交际舞会激起了那些打过仗、受过苦、家里有着一个“黄脸婆”的革命男性干部的荡漾春心,有了这些鲜活、年轻的女学生作对比,家中那个跟着自己十多年没什么文化且日趋衰老的妻子便越加没有吸引力。这些原配的妻子经过了种种的磨难默默支持自己的丈夫革命,拉扯大了孩子,原本应该是被感激的对象,但在此时这些原本患难与共的糟糠之妻一下子变成了他们追求幸福婚姻生活的障碍,老妻这个原本并不算什么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成为了问题。

2 “落后”的界定与形成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落后”一词在当时背景下的含义,“落后”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应该说“落后”一词在延安成了拥有绝对权威而渗透到生活每一个角落的评判标准,因为“落后”一个人便可能被他人任意地嘲讽、谩骂与轻薄。

老妻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只能从文章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一些粗略的印象,在何明华的回忆里,当年他“挟着一个小包卷去入赘在老婆的家中,那时他才二十岁,她虽说已经三十二岁了,可即使现在他也不能在回忆中搜出一个难看的印象”,可见当时他对于自己的妻子的外貌并没有太大的不满,他们也曾有过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只可惜都早夭了。老妻“知道自己身体不成,总是难活”,但丈夫“连一点忙都不帮,草也是她锄的,牛要生仔也不管……”从这里我们知道家务和农活大部分都是这位“难活”又日渐衰老下去的老妻在做,即便是和老妻生气了,何明华也只是摸着灰猫,“等老婆把饭烧好了拿上来”。从上述的描写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妻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甚至可以称得上任劳任怨,即使身体不好却仍承担了大部分家庭事务和农活,然而这样传统意义上的贤妻在何明华的口中却只能沦为“一个只能稍稍三顿饭,四十多岁的女人。”

当然我们不否认,在何明华的政治标准的关照之下的确是落后的,但这是老妻能自己选择的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男主外,女主内”,而要求革命、要求进步就需要女性走出家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前提是“全部女性重新进入公共产业”;第二个前提是家务劳动和儿童养育的社会化。从文章中的叙事来看,何明华自从参加革命工作之后几乎就不再家庭事务中出力,如果老妻也像何明华一样要求进步,那只有一种可能,即老妻既参加革命,同时仍然包揽所有的家庭事务,正如本斯顿所说的“家务历来都是女人的责任。即使她们出外工作,她们也必须兼顾工作和家务……她们在家庭外工作,完全是做两份工作:只有她们能够继续完成她们在家庭内的首要任务时,她们才被允许加入劳动力队伍。”[3]如此一来,老妻们实际上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双重的要求和压力,即便是曾经参加到革命工作中的先进女性在同时面对家庭和革命事业之时也陷入了两难之境地,丁玲在《论“三八节”有感》中就描述了那些要求进步、先进的革命女性为了不让自己落后,自愿避孕堕胎让人托管小孩,又被指责不肯负责,最后“一个有了工作能力的女人,而还能牺牲自己的事业去作为一个贤妻良母的时候,未始不被人所歌颂,但在十多年之后,她必然也逃不出‘落后的命运。”[4]

3 “落后”背后的真相

对男性和女性两套完全不同标准固然是老妻被界定为“落后”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即使所谓的老妻真的不能参加革命工作,她们就一定是落后的吗?正如许多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所不满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劳动和工作看得更为重要,而把妇女的工作(家庭事务)看得无足轻重。解放区正是如此,革命工作理所当然比家庭事务评价更高,所以主要从事革命事务的男性自然是要比被困在各种家庭事务中的女性进步。

看完整部作品,作品中真正关于落后的内容很少,何华明的抱怨更多地集中于妻子的年老色衰,体弱多病无法生育,“落后”仅仅只是争吵时他可以毫无愧色大声(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斥责自己妻子的说辞。“落后”之所以被提出来是因为相比起其他不能放在台面上说出来的理由,這在表面上更具有正当性与合理性,它可以掩盖男性希望离婚的真实想法——对于年老色衰的黄脸婆的厌弃和对于更年轻貌美的女性的渴慕之情。丈夫们凭着“落后”这个最好的借口可以理所当然地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同时又可以以批判者的身份获得梦寐以求的与年轻貌美的女性的结合,所以乡长迎娶了年仅十五岁的漂亮姑娘,所以何华明在看到春子这个地主的女儿时仍会春心荡漾,这些对肉体和情感上的需求说到底和“落后”并没什么关系。刘绍信在《<夜>以及<夜>的阴影》一文中给予了非常直接的揭露“女性的衰老、性感魅力的衰退则是一种男性世界所鄙夷的落后”,“生理欲望的需求”被冠以时代普遍认同的新名词,“说得明白一点,是落后于何明华等干部的性爱要求。”[5]

4 小结

《夜》只是一篇短篇小说,丁玲却通过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勤恳却无名甚至差点被抛弃的老妻的悲哀。我们当然可以对于何明华报以理解的态度,理解他在情感和肉体的正常需要,理解他对于老妻“落后”的挑剔。而对他那位连名字都没有的可怜妻子我们也并不吝啬同情和怜悯,然而我们似乎只能替她感叹、唏嘘,似乎她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接受丈夫对她的指责和冷漠。但问题正在于此,这位无名妻子真的落后么,她在家中所做的一切就毫无价值么?老妻们带着“落后”的帽子那么多年,做出了莫大的牺牲隐忍了那么多年,她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同情和怜悯,她们需要的是认同和理解,她们的价值应该被重审。

当我们重新回看这些在历史中沉默的女子,我们看到了男权社会凭借着对话语的主宰权,对她们公然地轻视和污蔑,正如《夜》中无声啜泣的老妻,有多少个这样女子在无数个夜晚垂泪而无人倾诉,是时候为她们正名为她们摘掉那顶本来就不属于她们的“落后”的帽子了。

参考文献:

[1] 张敏杰.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J].杭州:浙江学刊,1993(6).

[2] 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939年4月4日公布)[S].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集(第一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40-41.

[3] 罗斯玛丽·帕特南·童(美).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 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156.

[4] 丁玲.丁玲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90.

[5] 刘绍兴.《夜》以及《夜》的阴影——丁玲小说《夜》的 重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1(4).

[6] 丁玲.丁玲文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7] 恩格斯(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 版社,2009.

[8] 丁玲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9] 汪洪.左右说丁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俞文蕊,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老妻丁玲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给老妻买风衣
老妻
“还有你”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丙申三月独走青藏老妻为备行囊(外一首)
老妻,也要多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