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广场舞的现状研究

2015-05-30 19:51施明雅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广场舞现状研究

施明雅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等方法,对广场舞参与者的基本特征、参与行为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广场舞;现状;研究

0 前言

广场舞是一种满足人类自娱自乐,休闲健身以及表达自身需求的健身运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国民对身体健康的意识和需求不断增强,尤其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后,国民便掀起了健身活动的高潮,在人们对健身活动的参与意识极大加强的现象下,广场舞蹈迅速地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广场舞以独特的健身方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迅速发展为群众健身锻炼的主要途径之一。广场舞蹈动作简单,舞步明快,容易掌握。它在动人的音乐旋律背景下,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与体育运动带来的健身功效结合在一起,既体现出舞蹈的审美情趣,又表现出健身运动的健身效果。它不受场地的限制,在广场、公园、街边、操场,有一块空地和音响即可马上跳。广场舞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它一方面反映着城市社区的完善程度;一方面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象征。广场舞目前是城市居民广为传跳的一种健身舞,通过对广场舞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影响广场舞运动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广场舞运动的特点,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文化广场社区参与健身者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136名)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文化广场社区广场舞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1)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年龄。通过调查得出参加广场舞的参与者年龄相差较大,其中参与者人数较多的集中于31~50岁,占总人数的55.9%,其次51岁以上的居民占总人数的26.5%,21~30岁的相对较少,占总人数的14%,20岁以下的居民占总人数的3.6%。

(2)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性别。女性参与者远远多于男性参与者,女性占总人数71.3%,而男性占总人数28.7%,出现这一现象也能看出广场舞是作为舞蹈类健身运动,赢得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多数女性更易接受这样的健身运动方式。

2.2 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情况

(1)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长。通过调查发现,4~5次以及5次以上的参与者站总人数的33.8%和30.1%,可见参与者们几乎坚持天天练习,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大多数参与者的锻炼时间都在1~1.5个小时之间,占总人数的34.6%,由于广场舞健身运动是一项全身参与的有氧运动,跳舞时都需要全身协调配合,运动节奏有慢有快,动作轻松自然、不易疲劳,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身体感觉舒适、心情愉悦。

(2)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方式。广场舞健身中有44.9%是由朋友带动的,选择与朋友一起锻炼的形式的人数最多,这种方式在集体氛围中更容易达到锻炼的效果,也增强了朋友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关系,其次35.3%是家人带动,通过广场舞的运动更能建立起和睦的家庭,自发跳舞的参与人数占17%,可见此类居民有一定的主动健身意识,而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的总参与人数只占总人数的7.3%,由此可见这类居民所在的社区和单位有较好的健康意识,能够带动居民参与一些体育活动。

(3)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喜欢的音乐节奏。广场舞健身运动主要是由不同节奏的音乐和多种舞步组合而成。文化广场社区有50.7%的参与者喜欢中等节奏的音乐,由于参与者大多属于中年人,此类节奏的音乐更适用于各种舞步,能使参与者感到欢快轻松的同时也能跟上音乐的节奏,带来更好地舞蹈氛围,所以喜欢此类节奏的人数较高;其次是较快节奏和慢节奏,各占18.4%和16.0%,另外喜欢快节奏音乐的人数占最少,为14%。

(4)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练习强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广场舞参与者掌握运动的强度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运动强度越大出汗量也越多。有39%的参与者运动后会轻微出汗,25.7%的参与者出很多汗,而20.6%的人不出汗,14.7%的参与者很累。

(5)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在被调查的广场舞锻炼者中,大多数参与者参与锻炼的目的是增进健康和休闲娱乐,分别占35.3和21.3%;还有的是为了健美、减肥等目的,占16.2%;也有的是为了增加人交往,占21.8%。

2.3 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中指导员的指导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广场舞运动过程中专业指导人员较少,只有5.9%的参与者有对应的专业指导老师,而大多数的参与者通过彼此相互指导,占61%,其次45%的参与者无人指导。

2.4 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有24.3%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受伤现象,有了解到部分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崴脚现象,由于舞步姿势的错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轻微受伤现象。多数参与者反应广场舞活动中应配备一名医务人员,若有突发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治疗。

2.5 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场地调查

(1)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对运动场地的满意程度。有42.6%的参与者对场地的满意度处于一般,不满意的人数占了26.5%,通过访谈了解到居民认为场地规模较小,不能很好地伸展自如。

(2)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对现场设备的满意程度。有29.4%的参与者不满意,场地的灯光较暗,另一部分反应舞蹈歌曲种类较少,没有特别之处。但是40%以上的参与者对场地和设备没有特别大的要求,感觉良好。

(3)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对广场舞管理的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了解到有部分参与者希望有舞蹈专业的指导人员在场进行指导,另外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教学,使得舞种多样化,增加广场舞舞蹈的乐趣程度;在音乐种类方面,也有少数参与者反应希望音乐可以增加一些更潮更流行的音乐,体验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增加广场舞的活动气氛。

3 结论

(1)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主要集中于31~50岁,由此可见集中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参与者大多都是成家立业,并有着足够的休闲娱乐时间,另外广场舞参与者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也能明显地体现出女性参与者对广场舞的热爱。

(2)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绝大部分已经养成了坚持跳舞的运动习惯,锻炼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相对较高,参与者的运动量适中,主要以中等节奏的音乐进行锻炼,另外参与者的参与动机多样化,多数参与者以朋友带动的方式进行运动,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创造了较好的健身运动氛围。

(3)在参与者运动过程中,缺少专业指导人员,不能及时对参与者进行相关指导,从而导致舞步错乱等相关问题,极个别有相对应的老师,但无明显效果。

(4)文化广场广场舞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健身运动现场缺少相关的医务人员,不能在发生突发情况下得到有效治疗。

(5)文化廣场广场舞参与者不需要交付任何费用,音响等设备问题都是由社区提供。在场地设施方面,存在着相对较小问题,活动区域小,并且没有更好灯光进行照明。

参考文献:

[1] 邵兰燕.广场舞的类型及其文化功能[J]. 2011.

[3] 牟顶红.广场健身舞研究现状综述与趋势展望[J].科技风,2012(12).

猜你喜欢
广场舞现状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分析广场舞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