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水彩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初探

2015-05-30 19:51刘姮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 要:19世纪随着外销市场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交流提议的频繁,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受到影响,在这一时期通草水彩画得以兴起和发展。从艺术创作和历史传承的角度来看通草水彩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作为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的瑰宝,通草水彩画的传承面临着危机,正逐渐消逝于人们的视野。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通草水彩画的艺术特征本身出发,深刻的阐述了其艺术创作和美学价值,以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眼光为通草水彩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通草水彩画;传承;发展

1 通草水彩画的艺术特征

通草水彩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中西结合的方式呈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绘画内容,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颇为讲究,具有极其重要的艺术文化价值。其反映的是中国本土的人文风情,是广州的文化名片,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来说,是便于西方国家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

1.1 通草水彩画内容概况

通草水彩画源自于广州,是中西文化交流下出现的特殊的绘画种类。通草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用颜料在通脱木茎髓制成的通草片上进行绘画,绘画内容非常丰富,蕴含深刻的绘画语言。通草水彩画作为当时盛行的外销商品,因而在绘制内容上往往迎合了外国商人和游客的喜好,详细描绘了日常生活、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地方艺术,大到生活百态、小到花鸟鱼虫,反应的是最为写实的中国本土文化,可以说这些内容能够充分的满足西方对于中国的好奇。通草水彩画体现的西为中用的特点,以具有中国风貌的文化内容去迎合西方绘画审美的口味,从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来看,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集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于一身。

1.2 通草水彩画的绘制工艺

通草片是直接将通草的茎髓抽出切割所得的。通草片本身厚度较小,容易破损或是留下痕迹,在未成画作之前,这样的载体是非常脆弱的。因而通草片的制作工艺较为讲究。一般来说,需要在秋冬季节选择1~2年树龄的通草茎髓最为合适,这时候的通草茎髓富含充足的水分和韧性,能够得到比较完整的茎髓便于制作通草片。

此外,通草画是应需而生,需要满足的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好奇。因而在通草水彩画的绘制过程中运用到了西方的绘画技巧,注重的是空间构图,这与注重意境感的中国绘画有着不同。设计画面的层次性和空间感,让画面呈现更加具象化,赋予画面更多的生机。在远近明暗的处理上,也极力靠近西方绘画风格,营造一种空间的层次感。通草水彩画体现的民族特色和西式的绘画风格符合当时市场的需求,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通草水彩画能够远播海外,盛行一时。

1.3 通草水彩画的审美特征

通草水彩画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其西式中用又蕴含中国韵味,在绘画作品中融入地域性的文化内容,又将西方绘画技巧融入中国的绘画艺术中,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通草水彩画创作题材就地取材,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审美创作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以中国的绘画意蕴吸引西方市场。西方人愿意去消费购买通草水彩画一方面是因为其艺术的收藏价值;另一方面是西方对于东方世界文化的好奇,想要通过绘画艺术去了解中国文化和民俗民风。19世纪的广州以其特定时期的文化背景,民族文化的价值性和独特性成为东方文化的一种代表。通草水彩画的传承和发展影响着大众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影响着绘画技艺的创作趋势。

2 通草水彩画的传承与发展

通草水彩画无疑是一门精美的绘画艺术,传承和发展有其现实需求性和必然性。一方面无论是绘画内容还是绘画技巧,对现今的艺术创作都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在保留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实现发展创新,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对通草水彩画的深入探究使人们重新认识这一绘画艺术的重要价值所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通草水彩画的兴衰历程

通草水彩画兴起于19世纪的广州,受到17、18世纪的“中国热”的影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享誉盛名,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充分的好奇和兴趣。尽管在这一时期中国对于西方文化采取的半开放的态度,但是由于广州口岸的贸易繁华,中国的信息不断地传播到西方各地,西方人希望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带回自己的国家,在此影响下广州民间画家运用西方绘画技巧创作通草水彩画,通过绘画方式的传播是最为直观具体的,由此开始通草水彩画广泛的流传至西方国家。但一方面受到了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摄影技术的兴起,日本的浮世绘的发展取代了通草水彩画;另一方面通草水彩画不易保存。随后通草水彩画日漸衰落,这项技艺逐渐失传。直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捐赠70余幅通草水彩画给广州,这段尘封的技艺才被唤醒。

2.2 通草水彩画传承的现实性

通草水彩画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文化价值来看,通草水彩画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延续,能够保留最为本土化、民族化的文化内容,便于了解这段中国发展的历史。在文化交流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语言,呈现民族文化本质。从审美价值来看,通草水彩画的发展能够提升大众的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审美能力的提升带动起大众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从商业价值上来看,通草水彩画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交流的媒介。在现代商业贸易发展的趋势上来看,这种具有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艺术更具有商业潜质,能够在实现文化交流的同时创造绘画工艺的价值,为文化传承奠定更好的市场环境基础。

2.3 通草水彩画的现代创新

实现事物的发展不只是维持本身,守望过去;而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通草水彩画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会实现进一步发展,维护其价值本身。

通草水彩画本身小巧轻便,但其不容易保存,容易破损或被折断。因此,在材质的处理上需要进行创新,选取优质的材料装裱,使其能够长久保持。另外在通草水彩画的技法创新上应注重兼容并收的原则。一方面合理吸收西方绘画工艺,充分地发挥中国绘画技巧的长处,将更多的现实创作元素融入通草画当中;另一方面在色彩的使用上应该更为的大胆,颜料的选择上应考虑到长久保存,选用优质合适的颜料进行绘画,使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

3 结论

通草水彩画有其特有的历史地位,它代表的是中国绘画艺术在19世纪的发展,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智慧的传承。无论是从创作思想还是创作技艺上,通草水彩画都有我们绘画工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于通草水彩画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现代人来说,创新通草水彩画的创作工艺,了解通草水彩画的发展历史,了解这项艺术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以通草水彩画去记录和反映历史文化,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取西方绘画之长,进行现代绘画工艺的创新;以保护历史文化内容、传承绘画技巧的经典,创新通草水彩画的技艺,呈现现代通草水彩画的发展路径,体现其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戴华刚.通草水彩画[J].中华文化画报,2010(03).

[2] 梁敏蔚.十九世纪外销通草水彩画的题材和材料之研究 [D].广州大学,2011.

[3] 张繁文.通草纸水彩画题材探析[J].艺海,2012(03).

[4] 叶欣.试论通草水彩画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客家文博,2013(08).

作者简介:刘姮,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艺术文化学。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