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的演唱特点

2015-05-30 19:51曹立红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枫桥夜泊艺术歌曲古诗词

摘 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当代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绎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应重视作品的背景、曲式以及演唱时出现的问题。笔者以吴碧霞演唱的《枫桥夜泊》版本为例进行探究,从而探微古诗词声乐作品的演唱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吴碧霞

1 古词的创作背景和诗词的内容

古词本身在曲作者未赋予其旋律以前就带有丰富的思想情感。所以,首先看到古词作品时,分析其创作背景和诗词内容含义是首要任务。

1.1 《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枫桥夜泊》原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将这首诗谱写成了一首艺术歌曲。

这首诗词的作者张继当时赴京赶考落榜,为了舒缓心中的忧闷心绪,独自乘坐客船泛舟到了苏州枫桥镇,并于夜间在船舱中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不禁有感而发,提笔写下了这首诗。因此,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惆怅的、忧郁的,而黎英海先生的创作尊于原作,将这种惆怅、忧郁表现得淋漓尽致。

1.2 《枫桥夜泊》诗词的内涵

《枫桥夜泊》描写了诗人在一个寒秋夜晚至苏州城外的枫桥泊船,江南水乡的美景,吸引着忧愁的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富含深意的诗。前两句描写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这些景色共同造就了一种意蕴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两句中通过描写秋夜江边之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后两句描写了城、寺、船、钟声,这表现了一种空灵缥缈的意境。夜间泛舟孤星冷月,原本难以见物,但渔火醒目,霜寒可见可感;夜半乃寂静之时,却闻乌鸦啼鸣钟声辽响,无声与有声相衬托,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

2 古词声乐作品调式的分析

演唱古词作品之前,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把握曲作者的作曲思路,从而帮助歌者演唱时更加专业,并且拿捏有度。

笔者以《枫桥夜泊》为例,从调式上对歌曲进行简要的分析,揭示古诗词声乐作品曲式分析的过程。

《枫桥夜泊》的曲式结构为起承转合式的单二部曲式。作品采用了七声雅乐调式:宫、商、角、徵、羽、闰(缺少清角)的音阶排列方式,使音乐处处透露中国古典民族色彩。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起句,器乐在模仿“钟声”之后,这一句开始演唱。这一起句需要唱得含蓄而耐人寻味,演唱“月落乌啼”这四个字时,应以中弱的力度进入,以暗示一种安静的氛围,而演唱“霜满天”时,钢琴旋律声部需要作颤音处理,慢起渐快,演唱者对应地要做渐强减弱的处理。这样,钢琴与人声就有了对比。接下来,作者心情哀怨,浓浓的深秋,霜气袭来,在郁闷的心头又洒下了丝丝凉意。

“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人声演唱的旋律,在节奏上与第一句是完全相同的。这是采用了严格模进的作曲手法,在节奏重复的基础上,音高全部移低了纯四度,是第一句在情绪上的延展。由于音高向下平移,所以演唱时在力度上要弱一些。

“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句是全曲的转折句,起音#f2,这时力度要稍弱些,不能太强。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从前一句的高八度音开始,到全曲的最高音a2,形成了全曲的高潮。“钟声”的力度是f,之后渐弱。

3 吴碧霞演唱《枫桥夜泊》的特点分析

3.1 音色音量的变化

吴碧霞演唱此曲时,喉头位置基本上定位比一般民族女高音稍低的位置上,其音色特点是圆润、柔和、丰满、高低音区统一,声音有较好的韧性,因而自然成熟,偏向美声色彩一点。音量随着歌曲的意境由远及近,渐行渐远的特点也随之变化。

歌唱家吴碧霞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时,音色音量由远及近的進入,当到达“霜”字时,推大音量,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音量又开始渐渐变小直至弱音渐无。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吴碧霞就平稳许多,音色淡然,心态也很平和,眼前浮现江景,深陷其中。歌唱家音量没有太大,做到了紧盯平稳。

“姑苏城外寒山寺”中,演唱“姑苏”时,吴碧霞声线连贯优美,音量不大,在控制音量的同时唱到高音F时连贯而又华丽。吴碧霞在唱“苏”时,装饰音唱出了渐强的趋势,而“城”字比“姑苏”低了纯八度,整句力度由p开始渐强,再渐弱。在唱“寒山寺”三个字时,也由渐强再到渐弱,营造出了由近及远的氛围。在这句的结束时,音量又弱了下来,为最后一句铺垫感情基础。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要完成两遍。吴碧霞在演唱第一遍时,第一句音量逐渐扩大直至最高音到达爆发的情感为止。在演唱这些高音时,吴碧霞演唱得饱满而又有力,表现出了人被钟声骤然惊动的感觉。在之后重复时,音量慢慢渐弱,如同诗人的哀愁由近到远,慢慢散开,给人以意味深长、余音缠绵直至消散的感觉。

3.2 气息强弱的对比

吴碧霞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气息的控制上又稳又深、流畅且均匀,因为整首作品的性格基调是愁苦,忧郁,略带无奈,环境营造的是黑夜、寂静、山岭、江水、孤舟。

“月落乌啼霜满天”演唱时,吴碧霞气息很稳,慢慢呼出又深深吸进,气息下沉,当唱到“霜”字时,气息控制上,吴碧霞是逐渐控紧的。随后,气息变弱,渐渐收住。

“江枫渔火对愁眠”气息均匀、流畅,当唱“对”时吴碧霞慢慢控紧气息,强气息控制轻声的完成第二乐句,表达出“愁”一词,愁闷环绕心头。

“姑苏城外寒山寺”下行时不能松懈,特别“姑苏”二字时,吴碧霞在气息控制上,运用了强气息弱音的处理,气息随后又稳稳地运转,渐行渐远。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声”落在g2音,“到”落在a2音,在这些高音延长处,吴碧霞牢牢地把气息沉在丹田,而随后的重复句气息逐渐减弱,恰似主人公丝丝缕缕的愁思慢慢地向远处弥漫开来。此曲演唱时,吴碧霞在气息上控制得很流畅,一直保持连贯运转的感觉状态,从而在演唱时游刃有余而又耐人寻味。

3.3 根据古诗词的意境总结演唱特点

这首诗歌旋律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符合古诗词吟诵式风格的写作方式,在演唱时把握住吟诵风格才能表现出古诗词的韵味。吟诵需要的是唱叹结合的感觉,所以在演唱时,要反复推敲朗诵歌词体会韵味,搞清字的归韵与句读特点,唱出诗词旋律的抑扬顿挫。另外,吟诵时要做到清晰准确,就要做到字头准、字腹圆、字尾稳。这些都需要歌唱者平时多进行作针对性的练习。

因此,这类歌曲的演唱特点: (1)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歌曲要讲究语言声调和旋律韵味,以符合古风古韵。在咬字上要尽可能地做到音头快而短,中间圆而长,收尾轻而短。(2)这类歌曲演唱还要讲究音色以及色彩的运用。(3)演唱时要用强弱、快慢、虚实等对比手法的处理来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写意的特点。(4)用声要适度。要用若隐若现、虚实结合的声音体现诗人的心境。(5)本曲中之所以(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采用了较多的吟唱方式,就是为了使古代吟诵之腔和现代歌唱技巧进行融合,使作品诗中有歌,歌中有诗,以一种古典的方式表达本诗的意境与情感,使本曲有着区别于传统中国艺术歌曲的音韵之美,同时又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4 演唱古词声乐作品时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内容分析缺失

演唱歌曲之前对歌曲进行内容分析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古诗词作品,更需要作逐字逐句的分析和解释,对其内部含义进行深度的了解,使得演唱时掌握更多的情感元素,把握住核心思想,更好地表达出词作者要表达的内在情感。对于少数歌者来说,往往注意不到内容分析的重要性,只顾单纯地看表面,只是把歌曲从头到尾演唱出来了,并没有表达出内在情感,这往往是歌者们的不足之处。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更多时候是从古代诗人们的作品中感受到的。因此,要想唱好古诗词作品,首先应当作到的是研究歌曲的内容和歌曲的背景。

4.2 音色音量过渡

演唱古诗词声乐作品时,音色音量要收放自如、有张有弛。只有控制好气息,才能把作品中色彩的变化、速度和力度的交换等等协调自如,音色音量才可过渡得自然。这首作品本身曲风含蓄典雅,在气质与风格上独树一帜,整首曲子呈现的是一幅“暗淡、愁闷”的画面。因此,在演唱的音色塑造上要力求色彩暗淡力道轻柔,不适宜带有过于明亮、滞重的音色。黎先生在创作这首歌曲时,将音乐上的强弱处理做到了极致,每一次的变化都代表了特定的含义所以歌唱者要特别注意强弱音量的对比,注重旋律线条的流畅,以契合整首诗的意境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4.3 气息控制不当

“气不在吸得多,而在于用得巧”,在理顺气流通畅的情况下,气息的吸入不能太浅,这样会造成声音暗淡、无力的感觉,因为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愁苦,忧郁,略带无奈,这需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撑才能做到;也不能吸得太饱满,這样又容易僵硬,因为在表达歌曲时,需要强弱对比,这样才能感觉到气息在流动、歌曲的灵活性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气吸得太满则会造成歌者提着气唱,使人听上去很死板、僵硬,甚至不能完整地驾驭这样的歌曲。

5 结论

中国古词声乐作品是用最简练的语言传达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中高远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历史上优秀的古诗词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使得无数经典的诗词更容易呈现于世人面前。如今,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以发掘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为己任,那些传颂千年的古诗词被给予了更新鲜的韵味。我们在演绎中国古词声乐时,应揣摩诗作原意及作曲家的思维,加强对音色、气息、情感等专业问题上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演绎出中国古词声乐作品的音韵美。

参考文献:

[1] 杨天君.从《枫桥夜泊》演唱谈艺术歌曲的表现[J].艺术教育,2006(7).

[2] 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 版社,2003.

[3] 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王鸿俊.声乐学概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5] 李海燕.浅谈声乐作品《枫桥夜泊》的吐字与演唱[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 叶世慧.枫桥夜泊一首诗[J]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2007(9).

作者简介:曹立红(1987—),女,山东青岛人,武汉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枫桥夜泊艺术歌曲古诗词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踏青古诗词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古诗词中的新年
例谈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