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空间设计中环境氛围的营造

2015-05-30 02:13张玲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环境建设幼儿园儿童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幼儿作为祖国的希望,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对幼儿成长进行关注,作为与幼儿联系紧密的幼儿园进而也成为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最重要场所,所以重视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建设自然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儿童;幼儿园;环境建设

近年来,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幼儿园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兴起的,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受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影响,日趋呈现出平稳良性发展的趋势。但是从建筑的外观设计、内部空间功能的布局、流线的组织形式和室内空间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开始冲击我们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我国幼儿园面临的情境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要通过各种处理手法来打破目前呆板、凌乱、采光不足、色彩单调和通风不畅等不和谐的室内环境,进一步提高空间环境的人性化,以“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空间环境氛围。

从环境的范畴来看,幼儿园的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设计师的设计而形成的新环境。不同的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不同,这就要求在室内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要以“儿童”这个主体为中心,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环境。

1 合理的空间组织

通常来讲,幼儿园功能空间主要分为活动用房、公共用房(音乐舞蹈室、图书室、兴趣活动室等)、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教职工办公室、值班室、教职工厕所、主副食加工间、配餐室、消毒室等)、交通空间(走廊、楼梯、门厅等)。合理地对空间进行规划分区和限定是必要的,如门厅、值班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等空间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应该从大的概念上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同时,幼儿园入口和大厅等空间相对独立,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环境,同时由于空间本身人流量大,一定要在布局上采取分区分流的手段,安排合理的流线组织,对儿童与家长流线进行分流,避免交叉。

活动用房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空间,它兼具幼儿的玩耍、学习及就餐等功能,所以空间设计的好坏至关重要,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空间的有序组织。活动用房属于母子空间,里面包含活动室、卧室、卫生间和储藏室等空间。在设计时应保证儿童有宽敞的活动空间是考虑的重点之一,可以通过围合与分割、抬升与下沉、覆盖与开敞、图案肌理变化、外凸与内凹、地面材质变化和色彩多样化等手段对空间进行虚拟划分。

走廊连接着教室与教室,幼儿园的走廊不能太过狭窄、深长、幼儿走进来会感到自己十分矮小,甚至会感到害怕。设计时应利用装饰手段和效果,降低视觉高度,还可以将深长的走廊按照班级虚拟分割成几部分。走廊宽度要求:双面走廊不小于1.8m;单面走廊不小于1.5m;外走廊栏杆不低于1.2m。

2 空间的界面处理

空间的界面,是指形成一个使用空间所需要的地面、侧面和顶棚。在进行界面处理时,要对幼儿园所处的地域气候环境进行分析,保证环境风格的和谐统一,就地取材,使内部界面结构构造、材料选择和色彩的搭配具有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与节能的特点。

幼儿园中的地面的材料选择,应从地面的色彩、安全性和柔软性等方面考虑。常用的材料有橡胶地板、塑胶地板和环氧树脂地板集中。其中塑胶地板,它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具有超强耐磨、高弹性、超防滑、防火、防燥、抗菌等优点,多在幼儿空间的使用,地板的形式根据空间的需要合理地搭配拼合。侧面也就是墙面,墙面环境的内容应多种多样,在制作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多样化,给人以新鲜感和真实感,丰富幼儿的感知觉,引发幼儿的想象。至于顶棚要根据空间需要合理设计高度,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相互联系与呼应。要注重整体设计,色调要基本统一,风格要整体协调,努力创造一个明朗、活泼、温馨、富有童趣的环境气氛。

3 家具的选择

儿童與成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不同,那么为儿童使用的设施与成人的就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幼儿园中,儿童常常使用的设施非家具莫属了。幼儿园空间家具分为儿童与成人使用的,家具的安排形式,应该从儿童和成人的行为心理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空间布局形式和舒适的家具陈设。家具的设置应尽量考虑儿童的身高尺度,满足儿童取物和使用。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空间的功能不同,因而家具的使用功能和形式也应不同,如采用简单又富有趣味的形式,既满足了实用性又为空间增添趣味。同时家具的材料选择,可以利用当地材料,体现地域文化特性,也应该满足儿童使用的舒适需求,选择纹理细腻、色彩柔和的材料。并且为了防止儿童磕碰,也避免家具有较多的棱角和尖角。

4 色彩的应用

色彩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这三种属性,研究色彩的含义、造型以及性质特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方式将其有规律地组合、重塑,对于提高室内空间中的氛围和效果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视觉环境设计中,色彩是作为传达要素,具有很强的主观因素,对人体心理现象的产生和转化有很大的作用。为此,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境色彩的运用。色彩影响着人的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影响,所以说空间中不同颜色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色彩文化习俗进行分析,注意色彩对儿童心理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合理地选择色彩并进行搭配。

5 光环境的营造

光的获取一般可通过自然和人工两种途径。也就是所谓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舒适的室内照明可以减少视觉的疲劳,有利于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营造良好的光环境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儿童是特殊的群体,儿童空间的照明有其特殊性,要有益于儿童视力,国家规范中也对儿童空间各种用房光照度有规定值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在设计中应考虑空间的照明,尽可能利用自然光线,在空间设计中光线可由将屋顶花园引入,实现室内外空间的交融,来增加空间温馨的气氛。同时,在室内空间自然照明较弱的区域,要充分设置人工照明,以弥补空间的照明不足。人工照明的照明在满足的同时,尽量让光线柔和,接近自然,满足使用者的心理特征。

总之,和谐舒适的幼儿园环境在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应从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角度作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空间功能、家具选择、色彩表现和光环境的运用,逐步实现幼儿园室内空间的人性化环境营造。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环境营造的方法也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曙阳.中国室内设计思辨[J].装饰,1995(3):4-6.

[2] 麦浩斯编辑部.室内灯光设计[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3] 中岛龙兴.照明灯光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 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陈维信.环境设施设计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6] 黄艳,吴爱莉.照明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张玲(1979—),女,江苏徐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讲师,环境设计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建设幼儿园儿童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