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形象系统开发的本土化设计和其美学形式特征剖析

2015-05-30 02:13刘楠
艺术科技 2015年8期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企业中的视觉形象系统相关方面的研发变革尤为关键,由于视觉形象系统对企业的进步发展,甚至是企业的兴衰均起到了非常直接的作用。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企中视觉形象系统开发的本土化设计情况与方式和其美学形式特征为基础,针对民办高校中视觉形象系统的研发提出了新的方式。

关键词:视觉形象设计;本土化设计;美学形式

由于我国社会的持续进步,视觉形象系统在企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快速的发展和竞争力,必须注重视觉形象系统开发的本土化设计和其美学形式特征,由于视觉形象系统具备系统性,所以需将完整的视觉形象系统应用于企业之中,更需相关人员努力开发,坚持不懈。

1 当代企业引进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性和关键意义

如今,我国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并不简单,通常情况下,存在资源能源与数据信息之间的竞争问题,此外,相对主要原因即企业视觉形象系统的设计问题,视觉形象系统的设计在企业彼此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格外关键,一方面能够建立企业的总体形象,提升企业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发展的动力与团队精神,有效地确保企业整体进步并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能利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研发达到提高企业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的标准,一方面获得企业工作人员的认可和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强化企业的团结力;另一方面,建立企业总体形象,进行企业的资源整合,有针对性地把企业的数据传输到信息的接受者,利用视觉形式,持续影响接受者的认识,并且在该阶段取得更普遍的认可。针对全球大部分的优秀企业,全部都制定完整健全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此类视觉形象系统规划的极为统一,有益的视觉形象影响力提升了社会对企业的认可程度,确保此类企业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挫群雄。因此,健全一致的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研发对其整体形象提升作用巨大。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诸多民企因我国政策的原因,可以更早的向国外一流企业进行学习,参照外国一流企业的进步历程,引进企业视觉形象系统,对自身的进步形成了极好的促进成效,对我国当代企业尽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具有很大程度的推进效果。

2 珠江三角洲校园视觉形象建立阶段视觉形象系统的调查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当前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和香港澳门特区相邻,经济水平进步飞速,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文化的兴盛奠定了牢固的根基,珠江三角洲由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升,经济转轨,诸多民企为提升社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企进步到一定标准,企业生产总值与企业效益的提升范围则形成了制约,投资人则需以企业文化内涵为前提,全面分析研发与制定本身的集体文化,以确保企业的长远进步。私营企业视觉形象系统研发是企业营造文化内涵的关键部分,需获得足够的重视程度。企业研发视觉形象系统之前须确保充分的调研,调研工作需充分准备有关内容,确保需调研的主要问题利用问卷方式和研讨方式获得明确结果,确保企业自身的运营观念由各类型的广告模式进行宣传,使运营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获得消费群体的青睐与认定,最终与市场调研取得的成效相整合,整体分析研發方式,并规划系统性的与企业本身文化特点相匹配的视觉形象。市场调研同时需重视调研中样本采集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可以有效体现接受群体对此类企业品牌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所要购买的商品,通过个人认知所确定的心理上所期待的或能承受的商品的价格和性能的做合体与接收人群的诉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办大学诸多均由民企进行建立,民营企业不知不觉地将自身文化内涵和管理观念引进兴建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方式里,此类民办高校的视觉形象系统规划和研发必定需重视所属民营企业的运营观念和整体企业形象,另外,这个区域高校的视觉形象的引进同时需更好地注重所属区域的地区性文化内涵,充分引入本地区的自身文化特征,有效规划不仅具备地区文化特征,还能够跟上时代脚步的高校视觉形象系统,此举方能规划和研发出具备浓郁地区文化气息的高校视觉形象。

3 高校视觉形象系统本土化的制定和引进模式分析

3.1 侧重分析本土原有文化内涵和社会经济进步的现实情况

高校视觉形象系统本土化制定需侧重分析本土原有文化内涵和社会经济进步的现实状况。第一,本土高校需以本地区文化内涵为根基,由于发展遭到地区经济水平的作用相对明显,现行制度的作用、高校地区条件的作用,本地区招生情况和任职企业的作用,此类整体问题均会对高校的正常进步造成影响,而民办高校此类状况更加明显。高校文化内涵的制定无法和本地区的文化内涵脱离而单独生存。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办大学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岭南地区文化的起始地区,钟灵毓秀,藏龙卧虎,特有的环境条件形成了岭南地区文化,珠江三角洲的民营大学中视觉形象系统规划尽量与分析本土的民俗风情相结合,找到岭南地区文化的精华所在,将本身高校的办学方式与企业文化内涵相结合,以研发VI系统。此外,本地的经济水平飞速提升,艺术规划行业相比我国其他地区更加优秀,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对珠江三角洲规划思维影响很大,但其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设计理念同样需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VI系统设计相结合,进行本地区企业的研发视觉形象系统的阶段需努力分析。通常情况下,当代社会经济的进步与本地区文化内涵的研发能够共同兴盛,此两类状况彼此推动,而并没有矛盾问题。

3.2 视觉形象系统的研发需重视继承企业文化的内涵

由于企业的文化内涵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关键前提,优良的文化内涵能够确保一个企业对品牌和品牌建设的基本理念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则很容易大幅度提高对企业的认可程度,使企业获得更多的企业利润,VI系统规划与企业自身文化内涵其属于彼此依赖、彼此进步的联系,并无互相制约和矛盾的情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办大学中校园视觉形象的研发则需引入归属公司的公司文化内涵,归属公司必定要将自身进行教学阶段取得的经验与自身的企业文化内涵引进投资创建的高校教学里,最终达到为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的目标,并有效的为本地社会经济进步提供助力,肩负越来越多的对社会应该负的责任。

3.3 视觉形象系统的研发需和先进科学技术方式与成效相结合

原有的企业视觉形象系统研发仅仅重视提升企业自身文化内涵,重视企业品牌标识研发更好的可辨识性,注重文化内涵特征,该方式相对来讲是非全面的,作为我国当代企业的进步与高级科学技术的联系需更加密切,特别针对那些侧重理工专业的企业投资的民办大学则尤其要凸显这方面,民办大学不仅要具备教书育人方面的能力,还需具备开发与宣传高新科学技术的能力,所以企业本身的VI系统研发和设计需格外谨慎,获得优秀的具备新式理念的设计队伍和良好的设计材料,重视视觉形象系统规划的多种多样的推行,需侧重规划目标与别的方面产品之间的关系,确保设计目标具备更加优秀的从原生事物中派生出来的性能和外延性,进行视觉形象系统的开发和规划阶段需重视多个专业的交叉作业。

3.4 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办高校视觉形象系统本土化设计和其美学特征

本文以广科作为实例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具有的大部分民办大学中有很大比例由民企进行建造的。其担负给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各类技术人才的关键任务。但是,此类民办高校大部分在研发当代视觉形象系统工作中依然存在缺陷,诸多高校仅仅具备基础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校园自身标识设计能力,进行细致的应用设计阶段能力仍然不足,部分应用设计工作的采取极为不标准的操作,具备多类风格迥异的使用计划,有时各机构之间毫无联系,皆由各类团体行为由并无完整资质的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结果设计出许多杂乱无章的设计方案,导致接收者形成视觉上的杂乱疲劳,此举无疑对企业高校自身品牌形象形成的损害,属于设计能力退步的体现,当前却依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程度。广科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办高校,于2011年升级到一般本科大学,广科利用这次机遇,从许多设计方案中选择了可以反映本身教学理念特征的方案,此标识方案重点为蓝圆形状,反映了科技进步与对将来发展的预测,内涵更加丰富,同时更好地将归属企业与广科的联系进行全面的阐述。以构成方面来分析,外部圆形与内弧放射线确保了标识的动态和静态整合,提升了立体空间感觉和想象力,蓝白色结合使人们想象到高技术,该标识的设计方案的可移植性与衍生性均相对优秀,均为高效的资源整合实行应用环境的规划奠定了基础。

4 总结

视觉形象系统开发设计的本土化是个大规模、系统性以及长期性的工程,要准确掌握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在含义,需社会各界一起努力以确保其长远进步。观念、方式到视觉形象规划均要确保统一性,全面建立企业的整体形象,为企业的进步建立优良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为我国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刘亚军,陈平.试论视觉形象系统开发的本土化设计及其美学形式特征[J].文艺生活旬刊,2013(10):48-49.

[2] 印文晟,白铂,金喜添.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符号学审视[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01):59-63.

[3] 王方.万绿湖旅游景区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 [J].中国包装工业,2015(Z2):129-130.

[4] 张慧娟.辅助图形在视觉形象系统中的延展性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42-43.

[5] 高伟,高欣.浅析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建立[J].吉林農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04):67-69.

[6] 丁宁,华冰.“大西柏坡”城市品牌形象视觉系统的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5):170.

[7] 柳林,陈晨.武汉户部巷汉味小吃视觉形象考察[J].美术大观,2012(12):144.

作者简介:刘楠(1978—),女,北京联合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学及视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