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油画社会认知情况调研

2015-05-30 10:48郭誉茜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北京市

郭誉茜

摘 要: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油画创作市场不了解,整体社会购买力不是,同时,北京综合大学美术专业学生也越来越多,油画作品升值的空间不确定,投调风险大,导致其社会认知情况并不乐观。归根结底,必须不断提高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学生的油画创作能力,同时艺术进行合作,才能不断提北京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油画的社会认知情况。

关键词:北京市;美术专业;油画作品;社会认知;艺术市场

一、引言

美术专业大学生作为艺术品创作的重要主体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艺术机构也逐渐地把大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作为他们工作的一个方面。近年来,美术专业大学生因为参加美术类考试人数的激增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群体,且随着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增多,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的生存与发展就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话题。当今,越来越多的与美术相关的院系成为综合性大学,其在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学习方向上都具有特有的独立性,从而导致作品的呈现产生了很大的独立性。此外,其对于艺术品市场的接触程度也较美术学院有所差别。因此,其社会认知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二、综合性大学的在校

美术专业本科生的社会认知的独特性

(一)据调查,社会上,愿意购买油画创作作品的人只占到33%。而17%的人第一想法是会购买职业画家的油画创作作品,10%的人第一想法是会购买美院学生的油画创作作品,6%的人第一想法才是会购买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的油画创作作品。这组数据表明在社会上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本科生的油画创作作品在市场上并不太受欢迎。

(二)其次,根据研究小组抽样统计,美院学生与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每学期油画创作作品数量少于10张的占整个专业的9%与39%,数量在10~30张的占整个专业的49%与42% ,数量在30张以上的占整个专业的42%与19%。从这些数字上可看出:美院的学生在油画创作作品的数量上大大超过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同学们,而美院的油画创作氛围整体高于综合性大学。也从侧面反应了,美院学生对于自己画面创作有更多想法,更有表现欲。再者,我们从美院学生与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同学们的社会活动中来对比他们的差异。美院学生与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油画创作作品的成交量大约是53%与29%。根据这组数据分析得出美院学生的油画创作作品的作品成交量大大超过了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同学。

(三)美院学生平均每学期的美术活动(如参加、观看展览,观看讲座、参加写生创作活动等社会活动等)数量约为37次,与文学活动(参加文学讲座、参与文学课程等活动)次数为2次。而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平均每学期参与的美术活动数量是16次左右,参加文学活动的次数为12次。从这两者的比较就可得知:美院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多,对绘画界的社会认知更大;而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对文学界的接触更大,对文学界的社会认知更大。这也可能导致他们画面有所区别。

(四)艺术市场的受众主要集中在月收入15000元以上的人群中。而这些人中只有33%的人,会去主动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并且觉得有收购价值的油画创作作品,还有37%的人被动去购买油画创作作品,其中,包括北京市大学生的油画创作作品、职业画家的油画创作作品等各类型油画创作作品。

三、造成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生

油画作品的社会认知情况的原因探究

(一)北京市艺术品市场的情况对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大学生艺术作品的社会认知的影响

1.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对油画创作市场根本不了解,整体社会购买力不足。

2.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艺术品创作的重要主体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

3.艺术交易市场的扩张与成熟,使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生的油画创作作品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北京市798艺术区Rivelli画廊表示少数画廊是可以代卖并且收购部分综合性在校本科生的油画创作作品的,而有些有能力的综合性大学或学生本人也会租下某画廊进行群展或是个展。虽其市场购买能力还大大不如当代画坛上的画家,但相比起之前也是有了重大飞跃。但是对于拍卖行,大学生的作品在拍卖行中并没有市场,所以大学生的油画创作作品在拍卖行并没有出路。

4.由于北京市综合性大学本身设立油画专业的大学本身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名牌效应”,所以社会上对于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在校本科生的油画创作作品第一印象是认可的。

5.部分商人群体购买油画作品并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起到装饰作用,而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在校本科生的油画创作作品售价相对于市场上的价位较低,所以在这方面更受市场欢迎。而这也是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在校本科生油画创作作品的主要出售渠道之一。社会部分购买者认为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生的油画创作作品升值的空间不确定,投资风险太大。这也表明了综合性大学部分在校本科生的绘画水平达不到市场的要求,使市场部分购买者失望,从而转向另一些购买群体。

(二)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在校大学生油画作品与北京市专业性大学在校的大学生油画作品的社会认知度不同的原因

1.受教育方式的差异。在学习美术专业方面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以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美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会提供例如美术教育学、古典诗词鉴赏等学科的课程设置。而美术专业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加注重于对艺术本身的培养和研究,所开设的课程也大多集中于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等,对于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相对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培养目标有所欠缺。

2.在校生对于社会所关注的方面有所差异。专业院校的美术类在校生由于社会的认知较为紧密,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的经营等能为自己带来谋生途径的方面。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在校大学生主要注重文学性与绘画性的结合与发展,以及创作的自由意志。因此,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的主要关注面大多集中于更加广泛的文化方面的东西。

3.美术基础和文化基础上的差异。考上北京市美院的本科大学生相比考上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美术基础相对较强,但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们的文化基础却相对较好。

4.社会形象的差异。对于北京市的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对于美术生的概念大多集中于美院的学生,甚至不知道综合性大学会设置美术专业。

(三)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在校大学生油画作品与职业艺术家的油画创作作品的社会认知度不同的原因

1.市场经验上的差异。职业画家接触的买家更多,对于绘画界的社会认知更大,更清晰地了解当今画坛更愿意接受怎样的画面风格,有更广阔的市场。

2.定价的差异。职业画家相对于学生来说,画卖的价格更高,这也让一部分喜欢画的群众望而却步,而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在校大学生的油画创作作品就相对便宜很多,能被其所接受。

3.社会认知的差异。市场更多地去接受较有名气的职业画家的绘画,而对于大学生的绘画,人们认为大学生的油画作品升值的空间不确定,风险较大,不如购买社会上小有名气的画家的油画作品。

四、试预见北京市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大学生创作作品的社会认知的未来走向

(一)由于当今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作品的社会认知将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作品会接受更多的市场考验。

(二)由于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作品与美术学院艺术作品的差异性,和综合性大学艺术作品的易读性,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作品的受众人群会主要向平民化和大众化发展,而美术学院的艺术作品的受众主要集中于更加专业的艺术收藏界。在绘画接受人群上将占有更大大份额,从而会有更广大的市场。

(三)而由于综合性大学与美术学院的社会形象的不同,美术学院学生的艺术作品的社会认知的发展形势会好于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

(四)由于综合性大学的油画作品的廉价性,以及现今社会的艺术平民化趋势,综合性大学相的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的油画作品较职业艺术家的油画作品的社会认知会越来越普及化和大众化。

(五)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学生会越来越多地和社会上的艺术机构产生合作,从而推动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油画创作作品的社会认知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对提高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油画创作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五、就以上现象和预见情况,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课的力度和深度。比如说增设实验艺术,当代艺术流派探究等课程。或者在校内多举办一些形式不同的展览,鼓励学生进行不同风格的艺术创作,或者多进行社会实践。

(二)社会上要多提供给大学生展示艺术的机会(开放展厅、举办竞赛等),放开对于大学生作品走向市场的限制,鼓励大众去了解艺术或者相信艺术。

(三)在社会上提倡走进艺术,艺术就在身边等活动去了解艺术,接近艺术的活动。提高大众的艺术审美修养。让更多的人与绘画者交流。提高艺术的社会认知度。而相对较容易实现的,就是从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们这一方面入手,与学生们进行绘画上的交流、认知。

(四)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其油画作品应该有更明确的表达,同时也要更好地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更新自己作品的创作想法、技术手段、思想观念等,更积极地投入社会中,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时代,自己也要积极地去寻找机会。可以尝试着推销自己的画作,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知道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什么,虽不用刻意地去迎合社会,但也不能脱离社会。

(五)艺术类大学生在选择合作机构的时候要学会区分合作机构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正确鉴别“黑画廊”和“画贩子”减少在走向社会和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艺术家的主体,在艺术大众化的今天,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们对于艺术的诉求也就越来越多。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增进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就成为了一项意义深重的任务,希望本项研究可以对综合性大学的美术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色彩造型能力培养及提升策略
高校美术专业艺术硕士中国画教学实践研究
北京市劳保所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