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意境与境界分析

2015-05-30 20:11刘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国画分析

摘 要:分析国画,就必然要分析画作的背景和画作者。国画的意境重点是分析画作的背景,在作画的过程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深远意义。而国画的境界,则与画作者息息相关,境界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并非只是单独一种情怀的体现,更多的是画作者的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在进行国画的意境与境界分析的过程中,要能够栖身其景,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受画作者的情怀,让那种超然脱俗,国之大者,甚至是舍身成仁的境界通过画作流芳百世。

关键词:国画;国画意境;国画境界;分析

国画发展至今,其含义和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画”这样简单,在某些领域中,国画乃是能够代表具有中国特色,具备较高画意的代表性艺术形态。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看待自然、人文、社会等的角度非常深刻,也由此在画作中得以体现,从而使国画具备更加深层次的意境和境界。成为一代代的传世精品。现代社会,人们将国画奉为珍宝,不仅是因为国画中体现了社会历史情景与生活状态,更是体现了画作者的一种思想与意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画的特点,并针对一些代表作,对我国国画的意境和境界进行分析。

一、国画的特点综述

分析国画的意境和境界,首先要对国画的整体特点以及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在不同背景下,国画所体现的意义往往是复杂的。

首先,国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虽然国画一词在我国汉代才有了这样的称谓,但是在战国甚至更早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画作。只是当时并没有称之为国画,而是与文字等一起传承。在我国,甚至有书画同宗的说法。因为我国文字起初是象形文字,所以在文字起源的过程中,实际上画和文字是不加区分的。有些画实际上就是文字,而文字就是一种画作。但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文字和画作开始有了区分,从而发展到目前的国画。最早,比较成型的画作是画在帛上的,也有画在青铜器上的,一些壁画或者是雕刻也逐步出现,从而使国画更加丰富多彩。在宋代时期,我国开始有了景德镇的瓷器,而很多画作又都刻在了瓷器上。造纸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宣纸的出现,让画作更多地出现在了宣纸上,从而逐步发展至今。

其次,国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上文中提到我国的文字和作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最早的时候,我国都是以画代表文字,由于是象形文字,所以画作与文字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随着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国画在形式上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国画开始形式多样起来。例如,当我国的纺织业发展了以后,人们开始在帛上作画,开始出现了帛画。造纸术的发展,出现了宣纸,由于宣纸材质较好,适合毛笔类工具进行作画,使得画作更多地呈现在宣纸上。此外,青铜器画作,陶瓷画作,以及壁画等表现形式也相继出现,其内容也非常丰富,且种类繁多。最早画作是为了传达直接的信息,如同文字一般。但是随后就开始出现了表达情怀的作品,借以人物、山水、花鸟等、来表达自身情感。

随着朝代更替,世事变化,文人骚客寓情于景,以画作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可以认为,画作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心情的表达。我国国宝级画作《五牛图》,此类画作堪称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其历史久远,更因为画作栩栩如生,将牛的神情赋以人的表情,使国画水准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也成为了一代的经典之作。

二、国画的意境分析

对于国画历史文化底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特定时代下的精品。那么,在国画中可以体会到哪些内容呢?画作者在作画的时候,希望给后世留下些什么呢?

(一)国画意境的形象阐述

国画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描绘,体现画作者内心的一种情怀。人物画作一般以寄托思念之情为主,古代文人骚客多以画作寄托思念之情。当然,在某些环境下,画作也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古代鬼怪小说《聊斋志异》就曾描写过一段关于画皮的故事。其中是说妖怪将一张美丽的画作披在身上,变成了一个美女。这虽然不是重点在说明画作的意境,但是可以突出画作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所以画作的意境,更多的是通过画风和画笔线条,来展现出画作的真实意境。以我国国宝级画作《五牛图》为例,图中的牛展现了不同的表情,从而让画作栩栩如生。

(二)国画意境的感官呈现

国画画作,直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视觉上的冲击可以让人们产生遐想,在脑海中开始呈现画作中的场景,甚至可以栖身其中,领略画中的种种情景。因此,对于国画的意境分析,主要是从视觉感官感受到的。例如,我国的经典国画《清明上河图》,是一部传承佳作。画作中,主要体现了北京时汴京街市的繁荣景象。在画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百姓的富足生活。在意境分析的过程中,视觉上的冲击就显得非常震撼。让欣赏者会联想到千百年前,我国这片大地上就有了这样富足的生活状态,着实会让人们感到惊叹。那么,在进行画作意境分析的过程中,只是针对视觉上的冲击这样简单吗?实际上并不然,在一些山水画作中,欣赏者并不能只是通过视觉上进行感受,同样在听觉方面,也要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山间潺潺溪水,鸟儿尽情歌唱。在山水画作中,虽然不会有真正的声音存在,但是通过画作的描绘,让画中的景色栩栩如生,自然会让人们产生遐想,从而置身其中,感受秀丽风景和大好河山。因此,国画的意境分析在于感受画作本身,进而能够融入到画作之中,感受画作者的情怀,体会画作当时的情景。

三、国画的境界分析

国画的意境更多地是分析画作自身,在笔笔勾勒中,去寻找画中表达的气息与韵味。可以认为,国画的意境分析,重点在于画作自身的情景,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置身其中的一种感受。因此,国画意境的分析重点在画,在景。而国画境界的分析,则重点在画作者,在作画者的精神层次。

(一)国画作者的画工精妙

国画的境界其一分析的就是画作者在绘画意境方面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其中对画工的精妙操作以及对画风的把握,都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国画从古至今,其中《五牛图》以及《清明上河图》,两幅画卷有着非常高的绘画水准,利用精妙的画工,将外在事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卷上,让人拍案叫绝。“清明上河图”以宋时期极为的富足生活为背景,通过大量的生产元素记录当时的繁华景象。其中不乏画作者对不同场景、不同人物心态和表情的细致刻画。整幅图气势恢宏,凸显画作者的大气画风且游刃有余。而《五牛图》曾经历经坎坷,被无数帝王所搜藏,成为我国国画的经典之作。在这幅画卷中,通过对五头牛拟人般的绘画,让观赏者不仅感叹画作者画笔拿捏的细致入微,对表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二)国画作者的超然情怀

对国画意境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画作自身的一种分析,一种欣赏,欣赏者的注意力更多地在于画作内容,体会其中的滋味。而国画的境界,更多的是分析画作背景,以及画作者的一种境界。在诸多山水画作品中让人看去有一种超然脱俗之感。人们在观赏画作的时候,更多地会被画作者所感染,从画作中可以感受到画作者的内心世界。山水类的画作,就非常容易让人们透过画作感受画作者的内心世界。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美图,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才可以描绘而出呢?这就是一种画作的境界,在欣赏画作的时候,感受画作者的心情,让人们在感受的同时,体会其内心的活动,了解在创作的过程中,画作者的一种心境,一种超然的情怀。

(三)国画画作者的愤世嫉俗

古人喜欢借喻,就是以此喻彼,通过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当朝廷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文人墨客没有办法直抒胸臆,就会利用画作的方式予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能够让懂得的人理解自己的内心。那么,如何能够将自己的一腔热血通过画作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画作中的一种愤世嫉俗的境界。很多话语不需要直抒胸臆,看画作就可以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在面对压迫、腐败,没有地方可以倾诉的时候,很多画作大家就会采用直抒胸臆或者是间接利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一腔愤慨。

总之,画作的境界不在于画作的自身,而是在画笔和画风中感受画作者的一份情怀,一种情绪。达到了这种境界的时候,就是一种全新的国画欣赏,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了解画意,精通画作者的内心世界,才是国画的真正魅力。

四、结语

本文从国画的发展历史入手,探讨了历史背景下不同画作的不同风格以及其中的意境,在意境探析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作者作画的一种境界。分析国画,就必然要分析画作的背景和画作者。从本文的分析思路可以了解到,国画的意境重点是分析画作的背景,在作画的过程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深远意义。而国画的境界,则与画作者息息相关,境界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并非只是单独一种情怀的体现,更多的是画作者的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因此,在进行国画的意境与境界分析的过程中,要能够栖身其景,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受画作者的情怀,让那种超然脱俗,国之大者,甚至是舍身成仁的境界通过画作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尹国霞.中国画笔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05):107-109.

[2]曲树坤.浅析中国画构图的基本途径和影响因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212-213.

[3]唐超.中国国画格调中的雅与俗[J].艺术科技,2013,(07):107-107.

作者简介:

刘媛,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美术学。

猜你喜欢
国画分析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欲望”(国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国画欣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国画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