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身体,适度而为

2015-05-30 10:48林之溪
父母必读 2015年6期
关键词:作息医家养育

林之溪

我们总说“天人合一”,其实这种说法的前提是把人与自然割裂开了。应该是“天人本无二”,尤其是小孩子,生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中医最主张“顺其自然”,认为过度和缺少,都不是对成长的真正尊重。

适度饮食,作息规律,自然生长,多接触大自然,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件自自然然的事。即使生病,也是自然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尊重身体的常态

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各种常态的组合,包括大便情况、食欲如何、睡觉情况等生活中的一切常态。我在与一些父母交流时,他们经常会问我:“林医生,为什么我的孩子那么瘦?”我就会从上面几点分别问一下孩子的情况,如果回答是孩子的大便正常、食欲良好、作息规律、不爱生病(不是不生病),那这个孩子的身体就不错。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胖起来,成为你眼中“不瘦的孩子”呢?这是父母自己的“心病”,没有尊重孩子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大人不能让孩子长成自己想象中的那个样子,更不能让孩子进入一个固定的生长模式中。

顺其自然看生病

父母要有一种认识,不爱生病不等于不生病!孩子每年感冒、发烧两三次属于正常。古代医家认为婴幼儿发热,是一种生长发育的规律,称作“变蒸”(也叫生长热),是指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的旺盛,其血脉、筋骨、脏腑、气血、神智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变化,蒸蒸日上,在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发热、烦躁、出汗等症状,但这不是病态。

很多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烧就慌,恨不得赶紧通过吃药、打针等方式把温度降下去。其实大可不必。

如果孩子发烧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血项化验结果是正常的,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不错,那很有可能就是处在古医家所说的“生长热”。只要父母耐心陪伴,让孩子多睡觉、多喝水,补充成长消耗的能量就好了。当然,如果持续发热,孩子的精神状态不好,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在用药上,遵医嘱即可,不要担心太多。

3岁左右的宝宝,正在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免疫系统,这个时候反而比小时候更容易生病,父母也不要过度担忧,每一次生病,都是孩子免疫系统成熟的机会。作为中医医生,我想提醒父母的是要注意给孩子的腹部保暖,为孩子的脾胃发育做好保护。

适度才是最自然的

很多人认为中医禁忌太多,其实不然。中医遵循的是兼容并包。比如在养育过程中,中医认为只要来源于自然、孩子又想吃、吃完不会引起不好结果的食物,都完全可以放心地让孩子吃。但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自然养育有时候更多的是意味着要做减法。比如对待反复出现扁桃体化脓的孩子,只要少吃或不吃煎炸烧烤类食物,症状就会有所改善。其实,不论是在饮食问题上,还是心智教育上,父母都要改变那种一味给孩子各种补充、填塞才是对他最好的想法。要知道,适度给予,才是最自然的养育法则。

猜你喜欢
作息医家养育
不 顺
爱心健康作息表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