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提高的关系探析

2015-05-30 10:48陈伟平
大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有效性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对“人”的认识,增强其有效性的关键也需要从对“人”的认识的反思开始。基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视角,审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困境,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实施上更多地融入“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关注大学生的个性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实现其“应然”状态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以人为本 马克思人学思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01-0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进行过阐述。他说:“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在马克思哲学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人”的问题贯穿始终,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组成部分。恩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不足,难以达到社会对其由“实然”到“应然”的更多期望。笔者认为,借助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睿智和深邃,从对“人”的认识的反思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诸多问题进行人学世界观、方法论及价值观的指导和统摄,是走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不足的困境、提升其理论说服力的有益探索。

一、对“现实的人”的生存意义的深切关怀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人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的人”及“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关注点。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无不闪烁着对“人”的问题与终极关怀的光辉论述。

(一)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马克思科学回答了人的本质问题,从终极意义上确立了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2] 在这里,“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的人。理解人的存在,理解人的本质必须从人们的实际活动出发,即从生产实践出发。正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人本身。就这样,基于人的实践本性和社会本质,马克思科学地诠释了哲学史上关于“人是什么”这个最大的疑难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 并得出结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历史发展着的,因为社会关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 如此,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摒弃了抽象的人、超现实与超阶级人的唯心论,向现实生活的人实现了回归,并进一步确立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入手,马克思对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作了最高层次的思考,把实现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于人的价值,马克思指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6] 。个人构成了社会,“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7]这说明,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价值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通过各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个人价值的定位与一定的社会价值目标是相联系和有机统一的。但是,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资本家为了追求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与之相密切关联的剩余价值和高额利润,不惜贬低人的价值、丧失人性,使那本应是“人的自由生命的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的充满生活乐趣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同劳动者自身相对立的、劳动者作为主体却没有任何自主性的、异己的、外在的“异化劳动”,这是马克思所深恶痛绝和强烈批判的。马克思在1843年就鲜明地指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8],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现实的人本身。在他看来,要真正实现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必须彻底推进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10]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终极目标。

由上可见,马克思人学思想始终密切关注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社会问题,这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一个精神实质,那就是对现实的人的生存意义的深切关怀。今天,在现代文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现代人面对着一个“物质化世界”,人们在享用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面对价值多元、主体自我的迷失等问题。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无疑能为现代人找回失落的本性而不至于沦为“物质化的存在”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不足的人学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教育人的问题。因此,对人的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从根本上忽视了对人的本体价值的研究与反思,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看成是政治、经济的附庸,从而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逐渐陷入了实际效果弱化、有效性不足的现实困境。在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观照下,笔者认为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忽视现实的个人需要和丰富多彩的“个性”,导致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矛盾整合乏力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人的社会化,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社会性;二是人的发展的个性化,作为个体,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三是人的发展的互动化,“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人是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必须把人的价值放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进行考察才能推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双向作用和双向互动的过程,其目标是培育个性和谐丰富、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良好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他们不仅能够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具有与社会进步和时代追求相一致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够以其自身独特的个性来改造社会、变革社会。因此,社会化与个性化本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偏颇的两个方面,追求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协调统一正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想所在。[11]

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多地定位于社会的需要和政治的需要,把丰富的人性简单地等同于人的社会性,在实际中忽视甚至否定现实的个人的个性、自我价值和正当需求。由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价值就被推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社会本位化”。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代人的主体性在不断觉醒,发展个性、追求个人利益的愿望和实现个体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和重视。在此前提条件下,这种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丰富个性,与个人自身的需要、成长、发展关联度不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难以得到青年大学生们的情感认同,并进而实现思想上的内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抽象化,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被漠视和淡化,导致教育与生活世界日渐疏离

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必须要有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2]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实现人的发展的首要体现。其中,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但是,人类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其他多种丰富的社会需要,如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心理需要、精神需要、政治需要,等等。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人类的需要就越丰富,人性也越丰富。人的需要本性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使人们必然要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形成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合力构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体现着丰富多样人性的生活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门关注人成长的科学,无论是从教育的目的、内容还是从教育的过程来看,都应基于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来培育人,要对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因此,立足生活世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生活化,满足个体在精神方面的现实需要,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正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人的意义的根本所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问题恰恰在于其对于受教育者多层次需要的漠视和淡忘,在内容与目标的设定上过分强调了理论记忆、应付考试的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抽象理论体系,疏离和遮蔽了生活世界而成为一种“无根的存在”。[13]纵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一些“宏大叙事”,不能有效地切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接近大学生思想认知的“渴求点”,落后于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需要,这势必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教育内容的抽象化也使得理论脱离实际,让人认识不到理论的价值而人为地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最终导致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关乎个人存在、意义生存、幸福生活的内容由于种种原因却被淡化、忽视或遗落了,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的‘解题低效。”[14]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缺乏互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弱化,导致教育流于形式

工具是没有主体性的,只有人才具有主体性。马克思反对蔑视人,反对只是把人看作为某种“手段”,他一再强调:“人始终是主体。”[15] 依马克思的观点,人的主体性就是人在创造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它是活动主体在“主体—客体”和“主体—主体”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质的规定性。每个人各有其不同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和人的主体性始终是统一的。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各有其不同的主体性。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作为组织者起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作为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在能动地作出自己选择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是辩证的统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践中必须大力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由“主体—客体”型向“主体—主体”型转换,最终实现两者之间的平等、合作、信任、包容与共享。

在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被极大地弱化和忽视, “填鸭式”、“灌输式”等单向空洞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仍普遍存在。虽然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已经意识到这些教育方式的弊端,正在积极创新和改革教育方式,但在笔者看来,由于受到教育目标和内容等的限制,它们本质上依然是简单的“填鸭式”灌输,只不过是披上了新的外衣而已。这种把受教育者当作客观物体,忽视他们的人格尊严、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的教育,严重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陷入“简单说教”、“硬性育人”的模式化和标准化之中。人的主体性缺失或弱化,只能导致人的工具性的泛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涵丧失了“为人”的根基,自然无法凸现其价值而流于形式。

三、以人为本,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的路径思考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地方,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更应强调如何以人为出发点。这里蕴含着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其最高和最终的价值旨归,就是培育个性和谐丰富、全面自由发展的新人。因此,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路径的问题上,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视野来思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大学生的个性教育,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内在统一,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的人学视野中,个人与社会是互动共生、相互依存、有机统一的。它告诉我们: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社会化,人就不能适应社会;而没有个性化,人不可能成为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对象,都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思想行为有关。事实表明,尽管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缺少对大学生个性教育的关注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应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理实际出发,在坚持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注重个体发展的层次性、丰富性和差异性,用人的方式去理解大学生的个性,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事制宜。[16]同时,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大学生的主体发展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展示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其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是高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人才目标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面向个人,也要面向社会,只有把个性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中,既体现个性化教育特色,又强调社会化的教育与引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走出现实困境,全方位提升其有效性。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立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马克思哲学对现实的人的生存意义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充满了极其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门育人的学问,应当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因此,关心大学生的个体利益,尊重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是当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的体现就是要求教学内容能够与大学生,即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相交融,能够有效地切入大学生的成长境遇,关注大学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最终助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价值诉求。但是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政治需要取代人性的一切需要,那就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冷遇和排斥。因此,建构富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体系,是当今时代境遇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注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展

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重要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和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尺。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应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充分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教育模式。当前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对新观念和新事物接受快,关注自身价值,参与意识强烈,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面对这样一个群体,“物化式”的教育或灌输性的说教显然都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因此,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必须努力为大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情景,基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知识储备和精神需求,探究各种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路径,引导他们在积极思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获得智能发展;通过主体双方之间的对话和平等交流,以教育者特有的智慧精神、阅历经验来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成长、成才、成人。

[ 参 考 文 献 ]

[1] 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N].人民日报,2003-12-08(1).

[2][4][8][9][12]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56,10,249,49.

[3][6][10][15] 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122-123,123,130.

[5] 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 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 孔祥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个人和社会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13] 郭凤志.德育的现代困境、归因分析及其超越[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

[14] 阎艳,王秀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16] 韩华.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14-11-27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教学研究课题《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研究》(2011ZZ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伟平(1972-),男,广东罗定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