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5-05-30 22:53金昊范君晖
大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调研分析创新创业教育

金昊 范君晖

[摘 要]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必经的教育改革之路,对于普通高校经管类大学生而言,创业教育的推广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存在偏差。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存在偏差。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在师资配备上存在偏差。现行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不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调研分析 创业倾向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44-02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增长减缓,结构调整深化的背景下,传统的就业渠道逐渐萎缩。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许多政策支持,但普通高校准备得并不充分。本文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调研,揭示当前普通高校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障碍,并对普通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提供一些改革参考方案。

二、普通高校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对于目前普通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有一些学者已经开始通过调研等方式进行研究。刘营军,吴彦宁等通过对江苏省25所高校开展的调查显示,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且已经逐步形成了课程和实践教育体系,但是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还存在偏差。西凤茹、代凤美等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促进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发展,必须注重培育积极的个人特质,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等。乔孟涛、焦昆等通过在河北农业大学的调研,提出要注重实践环节的创业教育,并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机制来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上述调研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高校在创业教育上的投入及效果,但是对经管类专业,尤其是普通高校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及其面临的困境研究得不够,缺乏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调研,分析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的调研分析

作为地方性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较早地意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管理学院也率先推出了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笔者对管理学院二年级以上的本科学生展开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有434份,鉴于学生的创业倾向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次调研综合了学校教育、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三方面,以期更全面地解析这一问题。

(一)学校创业教育的影响分析

1.学校创业教育的普及效果分析。从问卷调研情况来看,接受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教育的学生仅有14.98%,而参与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有19.59%。调研也显示,有10.83%的学生同时参与了创新创业的课程和实践活动,这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浓厚的兴趣。但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未超过30%,这说明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率仍然较低。

2.学校创业教育的兴趣培养分析。在调研中,有39.63%的学生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表示出较感兴趣,而明确表示不感兴趣的仅为7.13%。在接受过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教育的学生中,明确表示感兴趣的分别占64.62%和61.18%,这说明创新创业的相关教育对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3.学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分析。在高校对大学生所提供的最有效的帮助这一问题上,学生的分歧较大,有39.63%的学生认为高校最主要的是提供创业的专业技能;17.29%的学生则认为应提供相关的知识储备;18.89%的学生认为应提供专家的咨询,24.19%的学生最希望高校能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这说明学生对自主创业所需要学校提供的资源尚未形成明确的意向。

在高校创业教育方式的问题上,有50%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模式给予了肯定,但也有7.14%的学生完全否定高校的教育模式,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真实的创业环境。

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配备问题,希望单独由专业教师或社会力量提供辅导和咨询的占比都较低,有30.41%的学生希望由专业教师与社会力量组成团队提供咨询,有8.29%的学生希望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社会力量三方共同提供“保姆式”的咨询。这说明学生在创业活动中对教师以及社会力量的依赖思想较重。

(二)家庭环境对创业倾向的影响分析

1.父母对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分析。有50.59%的学生表示,父母把“学好基础文化知识”作为对其大学生涯的首要要求,仅有4.45%的学生父母把准备创业作为对学生的首要要求。在这4.45%的学生中,有42.11%的学生父母具有个体或私营企业主的背景。可见,目前家长仍然认为自主创业存在较高风险,父母的工作环境和经历也对学生的创业倾向有影响。

2.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因素。在家长对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提供的支持中,最普遍的是“资金”支持(67.0%),其次为“社会关系”(63.17%)、“咨询建议”(43.99%)、“要素资源”(26.60)和“技术”(11.76%)。由此可见,技术是家庭对学生创业支持的短板,而家庭资源与学校资源在支持大学生创业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学生创业对家长支持的依赖性。有64.19%的学生认为,父母的支持对其创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见,学生自主创业的倾向对家长支持的依赖性非常强。

(三)社会环境对创新创业倾向的影响分析

1.社会环境判断。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学生对目前创业环境的判断还是比较中性的,其中44.47%的学生认为“自主创业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对这一观点持反对态度的学生也高达39.53%,过于乐观和悲观的比例都很低。

2.社会环境影响。67.14%的学生认为“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影响较大,其次为金融与投资环境(65.02%)、行业企业景气程度(43.19%)。可见,对于已经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经管类学生对社会风险也有了一定的识别能力。

四、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通过问卷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停留在单向推广的模式上。除了文献所总结的在师资、教学形式和理念上的一些普遍问题以外,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供给”与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存在的偏差,是当前普通高校创业教育难以有实效的最根本的问题。

首先,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上存在偏差。普通高校经管专业的学生普遍对创业的风险具有回避的倾向,创业主导意识较弱,这就决定了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定位应是基础性的,应起到引导学生勇敢地走进创业公司的作用,而并非强调培养创业“掌门人”。因此,普通高校要明确创业教育定位,以通识性的创业教育为基础,形成梯度培养体系,逐步发掘和培养有意向的创业人才。

其次,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在创业教育的内容上存在偏差。普通高校经管专业目前主要采用由教师发起的、单向“推动”的以理论教育和模拟项目为主的创业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渴望参与或体验真实创业环境或项目的需求,即使是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项目,普通高校也难以跟进推广。这使得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受挫。对此,普通高校需要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发起创业项目,推动师生互动的双向“推引”模式。

第三,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在师资配备上存在偏差。高校专业教师是目前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创业教育的主力军,但专业教师本身缺乏创业的经历,对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缺乏敏感性,对学生的指导也难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普通高校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的平台,为其寻找创业机会提供真实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普通高校组建校外专业创业指导团队奠定基础,补充高校专业教师的不足,尤其是加强与该校历年的毕业生的联络与合作。

第四,现行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宣传不够。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有很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及大学科技园区专门孵化创业企业,但详细政策并没有传递到有需求的学生。这就需要普通高校打通大学科技园区和学生之间的创业信息通道,比如加强自主创业意识的引导,开设创业扶持政策的宣讲课程等。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营军,吴彦宁,狄传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与对策——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22-24.

[2] 西凤茹,代凤美.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2(3):89-92.

[3] 乔孟涛,焦昆,孟许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9-11.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14-1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y201303001)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金昊(1978-),女,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研究。范君晖(1977-),女,安徽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调研分析创新创业教育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调研分析
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2012—2014届药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分析
2014赛季与2015赛季广州富力队中超联赛调研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大数据时代下“被直播”问题现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