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中学辉煌不再引热议

2015-05-30 10:4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神坛奥赛黄冈

湖北黄冈中学曾被誉为高中教育“神话”,高升学率、高获奖率给黄冈这座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城市带来过无尽的荣耀。上世纪90年代,黄冈中学老校区150亩的校园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无数人前来取经。

但随着高考改革、新课标改革,奥赛与高考脱钩、高考试卷分省命题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黄冈中学优势渐失。同时,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后来居上,抢走了优质生源,以及随着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无数优质师资力量被挖走了……荣耀了近30年的黄冈中学,逐渐走下“神坛”:1999年后再未出过省状元,2007年以后再也没有拿到过国际奥赛奖牌。截止到2013年的近十年高考中,黄冈文理科600分以上的有8503人,仅占全省12.1%,与人口比大致持平。自媒体于2015年4月6日刊载相关报道以来,黄冈中学“神话”的破灭就引起了人们的热烈关注和讨论。

多维解读

教育越公平,“黄冈神话”越远

黄冈中学曾经的升学优势是那些年代并不怎么公平的教育的产物。多年来引以为荣的奥赛加分和保送,全国一张卷时的“命题权”,过度集中的优质教师和优秀学生,不正是缔造“黄冈神话”的现实基础吗?而现在,奥赛与高考脱钩,且不再加分、不再保送,让黄冈人借以超越他人的“优势”一时丧失,但对于其他学校和学生而言,却是公平的结果。不因“奥赛”而加分和保送,意味着更多的学生在“起点”上更公平,这正是高考改革的题中之意。

另一方面,全国各省自主命题改革,在更多地发挥各省教育部门积极性的同时,彻底打破了“猜题押宝”式教育、打破了“小圈子出题”的可能,实现了各省教育的“求同存异”“差别化选拔人才”。各省因地制宜的高考设计,对于各省考生而言当然是一种公平,不公平的“黄冈”高考话语权被打破,“限制”了黄冈而“公平”了其他地方。尤其是近年来教育均衡化的改革,解决优势教育资源的“扎堆”现象,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公平方面转化、分配,这一改革的直接结果就是城乡教育差别的拉近、优势学校与相对劣势学校的教育资源的均衡。这正是公众期待和改革者希望看到的教育资源的公平取向,也正是导致“黄冈神话”不再的根本原因。

黄冈中学走下“神坛”不是教育的胜利

在黄冈中学屡创教育“神话”的那些年,许多人对它都有一种源于“成功学”上的崇拜。于是在黄冈中学优势渐失的当下,人们也由于它不再符合其对这所学校的期待而产生了埋怨心理。事实上,民众在黄冈中学今非昔比的命运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心理,很大程度上也是教育本身投射给他们的观念反映。在升学率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成败的逼仄现实中,学校需要一个教育“神话”来为自己揽得更好的资源和设施配套,而民众也需要在这样的“神话”中为自己的孩子找到奋斗的基点,这相互勾连却又彼此利用的逻辑链条,让一个个教育“神话”在不断被创造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加剧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偏差理解。

教育本不是竞技的跑马场,它也不需要“神话”的光环来装点自己,它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平淡的外部氛围。因为教育的真正作用在于通过知识的熏陶去完成个体人格的培养,从而促使他们找到生活改变的力量。如果我们总将教育吹捧到一个高大的“神坛”上,那么,那些脱离教育规律的培养方式,总有一天会因为看不清脚下的路而摔得粉身碎骨。可喜的是,黄冈中学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被请下了“神坛”,其离平淡的教育似乎又近了一步。然而,这却并不是教育的最终胜利,因为类似“神坛”的搭建,早已在民众对教育的不正常理解下,在其他城市渐次开花。

猜你喜欢
神坛奥赛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野蛮生长的学科奥赛,该管管了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走向神坛的祭侄文稿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转型直销 两面针能否重回神坛
走下神坛还是加固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