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5-30 14:03陈秀匣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陈秀匣

摘  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心理學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呢?

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趣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收效少,学生苦恼多”。课堂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探究新的知识。

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的进行中,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在知识的生长点、转折点设计有趣新颖的提问,以创设最佳的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乘法分配律内容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他们讲了高斯用很短的时间内计算出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的事故。这个故事立即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从而对要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

二、把握教学契机,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来提高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导入来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比较爱听故事,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故事中,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最小公倍数”时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先给他们讲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森林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个猎人。有一年,他们从5月1 日起开始打猎,并且每人给自己订一条规矩,老猎人连续打3天休息一天,年轻的猎人连续打5天休息一天。有一位路远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他们,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同学们你们会帮他选一选吗?有趣的故事,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满足学生自尊和成功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善于肯定也是人之常情。小学生的自我发展在于模仿和探索时期,其行为的价值需要受到师长和同龄人的肯定方能体现。换句话说,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内在需要,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后进学生,肯定越及时、越具体,越能引发其内趋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上讲台表演的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表演或回答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要委婉地指出、及时地更正、适当地批语和鼓励,有机会继续让他(或她)表演、回答,重新树立他(她)的信心。对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尽量认可、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巧妙适时地引导其发扬优点。譬如有绘画才能的,可以让他(她)画一些课堂上要用的画;有动手制作才能的,可以让他(她)制做一些课堂上用得着的实物等等,以增强其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不断激发其学习动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也应该正确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或要求,要因材施教。相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给这些后进生设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或习题,给他们恰当的表演角色,让他们也能获得成功的感受,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和学习兴趣。总之,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在每一个主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要善于掌握有利的时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鼓励、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再从乐中引趣,从乐中悟理,更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要善于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数学美主要表现为内在美、逻辑美、理智美。数学美是隐蔽的美,深邃的美,美在思想内容。要领悟数学美,必须通过“抽象枯燥”的符号、公式及定理等洞察其内部的数学思想,任何智能活动都少不了人的情感,数学美是对数学对象融入情感的产物。数学美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掌握数学内容,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及体会数学的价值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从学生学习中的反映,诸如“数学好玩”、“能使人动脑子”、“数学有无穷的奥秘”等来分析,他们已初步感受到数学美。但一般说来,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数学美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揭示问题的新颖或形态的优美,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在分析问题时,应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巧妙、新奇,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掌握;在小结时,应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和谐、统一、简洁的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知识结构的美妙。

五、教师高雅的数学气质感染、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数学价值观,坚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力量。教师的数学信仰从数学教学中自然地反映出来,对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简洁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广博的知识、精湛的解释、严谨的推理、直观的图示、优美的板书、历史的出处与沿革,这一切都体现了高雅的数学气质,这必然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数学。

总之,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们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