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华丽的外衣,让课堂轻装上阵

2015-05-30 10:48李向锋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47期
关键词:内容语文课堂教学

李向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新的问题,面临不少挑战。时下,教育界带有作秀和表演成分的“公开课”“观摩课”长盛不衰。一些学校也敞开校门,邀请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观看教师是如何上课的。但是,怎样评价一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包括有些教师在内,都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肩负着很多任务: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让学生会自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好课到底怎样来评判?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如果没有人来听课,课堂又还原以前的常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做,学案习题源源不断,这样学生累,老师也累。祛除课堂看似热闹的表面,还原课堂的本质诉求,是教师和学生所渴望和所期待的。

二、从课堂本身的要求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脉络清晰。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使整堂课的教学都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自主、探究”学习。

2.课堂教学要简洁、明确、高效,针对性要强。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也必须面临横向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考试中获得领先位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呢?那就是要提高平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二是规律性地解决由内容转化成的具体问题,三是巩固、内化,形成稳定的能力。其中带有根本性的是第一点,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因为课堂教学内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的范围呢?应从三方面入手把握:首先,要熟读课标,把握阶段性的知识能力目标;其次,综合研究执行新课标的地区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寻找规律性的东西;第三,了解本地区“语文权威”的语文观,深入解读《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深度把握本地区的高考方向。这三方面要分别进行,但最后必须进行整合,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确定了学练内容,课堂才具有了根本的针对性,也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实效性的问题。

三、从教师自身的素养来看,应在以下这些方面不断努力

1.心态健康,焕发人格魅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他们的责任更大,时代赋予教师的要求标准更高了。应当看到教师的生命价值,教师既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教师不能用常人的心态、情感对待教学中的问题,应从教师角度去审视处理,教师要找准自我,要学会自我纠正自己的行为,要批判自我,超越自我。要学会反思,思考、反省、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作本质的思考和探索。只有真正具备了反思的能力,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才不会随波逐流,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理念新颖,博采众长,风趣幽默。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读书是丰富知识和理念的“源头活水”,不仅是为人师者的发展所需,更是教师的职业尊严所系。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书,不仅是指读课本、教参,而要读各种各样的书,使自己做一个“杂家”。教师应该广泛阅读各类教科研杂志和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高屋建瓴,从宏观上科学地把握教学方向。

四、从课堂生成的师生诉求来讲,好课的表现还应该有以下这些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

一堂好的课,应该能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达“好学”的境界。

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就广度而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要看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2. 要有得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

3.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是再困难的学生。他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教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会用心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真正的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才可能会成为有效的、成功的教学课堂。

猜你喜欢
内容语文课堂教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主要内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