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哥开年会

2015-05-30 22:34二毛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袍哥结义把子

二毛

晚清、民国时期,袍哥与青帮、洪门被称为中国三大帮派。其中袍哥比较特殊,主要集中在西南一带,特别是四川地区。

袍哥一说来源于《诗经·秦风》中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另一说是在《三国演义》故事里,关羽被迫投降曹操后,不接受曹操的重赏,只收了一件锦袍,穿的时候却把刘备送给他的旧袍子穿在外面,以示不忘结义大哥的恩义。据此,袍哥组织最早又叫“汉留”。

每年的腊月二十六或二十八是袍哥组织既定的“团年会”,一般在上午举行。这一天,会众早早架起灶台和蒸笼,用炸、蒸、煮、熘等传统手法烹饪地道的川菜,按八大碗、八大盘、八小碗、八小盘的方式布菜,力求丰盛,让兄弟们过足肉瘾和酒瘾。

大家聚齐后,舵把子要先總结一年大事,表扬“操眼”的(四川方言,意为表现得好的),尽说好话,绝口不谈丑事,感谢兄弟,祝福长寿的长辈,同时再申明帮规。讲话完毕后,要燃放鞭炮,然后开始入席。

入席的时候有严格的次序。首先是舵把子、值年大爷、管事等在正堂屋内入座,然后依次按级别入座。这里,我要简要介绍一下袍哥组织的内部组织层级:一般分为五个层级,即头排大哥(舵把子)、闲位大哥、三排(又称三哥、钱粮)、五排、六排。排行中无“二、四、七、八、九”,因为“二”是关羽的排行;“四”是桃园结义中如有赵子龙则为四弟,故虚此席;“七”据说是叛徒的代码,比如《隋唐演义》中瓦岗寨结义兄弟中的罗成,就是排行第七;“八”“九”不用则是犯了《杨家将》中八姐九妹的讳。

除了正堂屋舵把子和众位大爷主桌用小酒杯外,其余酒席上都是共用一个大碗盛酒,倒上“烧二哥”酒,大家轮流喝,俗称“转转酒”,现在在四川的彝族地区还流行这种喝法。这种喝酒方法是,能喝的就大口喝,不能喝的就小口抿,不喝酒的表示一下即可,一般不强要人喝酒。

吃菜的时候,要看每一个桌上的尊者动作。尊者不动筷子,则众人不能动;尊者夹那一道菜,则众人要跟着夹那一道菜;尊者说笑话,众人要跟着一起打哈哈。一般是一口酒一口菜,不能自己随便夹菜。

酒过三巡后,舵把子和各位大爷开始挨桌敬酒,先从尊者开始,然后再让每个兄弟实实在在“扯一口”。然后,鼓励大家“吃安逸,喝把实”。

其后,每桌要在尊者的带领下,派出代表去主桌回敬舵把子和众位大爷。敬酒的时候,大碗一定要比众位大爷的酒杯低———这个规矩现在已经是酒桌上通用了。

回敬完众位大爷后,尊者开始回敬自己桌上的众位兄弟。之后,尊者发话,大家可以自由“勾兑”了,此时胡吃海喝、猜拳、乱说话不再有禁忌。最后是醉倒一片了事。

虽然是袍哥,但总还有不喝酒的人。这些人自己单独凑成一桌吃饭,没有酒,就敬饭。

与敬酒时的明着敬不同,敬饭是“暗敬”。酒是“恭敬”,饭则是“强敬”。稍不注意,一大块米饭和肉菜就会扣到你的饭碗里,必须吃完,不能浪费。现在西南地区开酒席,还保留有这些规矩,这种种讲究甚至影响到更为广大的地区。

猜你喜欢
袍哥结义把子
三国演义(一)桃园三结义
扛把子的小绿车
袍哥文化与巴蜀现当代文学概论
红旗汽车:国产品牌“扛把子”能否再度崛起?
“把子肉”的传说
李结义摄影作品选登
试论巴蜀影视剧的清水袍哥与浑水袍哥*
四川袍哥会的膨胀与覆灭
90后演技扛把子,张一山告诉你:什么叫痞帅
乡村秘密社会的多种叙事——1940年代四川袍哥的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