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2015-05-30 21:52王永胜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审美高效高中语文

王永胜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也高效语文课堂的价值体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索能力的培养方面入手,对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进行概述,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应用;审美;探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的教学理念被广泛应用到课堂当中,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贯彻落实新课改基本理念,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最大化地展现语文教材的价值,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综合全面的发展。所以,本文就从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三个方面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概述,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一、注重语文应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且也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简单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从思想上重视语文的应用,进而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注重表达能力的锻炼

表达能力是语文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提高学生与人交往能力的基础。但是,由于来自高考的压力,我们的语文课堂仅是在教授学生简单的知识,并不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地搭建表达平台,鼓励学生开口说,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讲完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之后,我组织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复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体会文本中所运用的细节描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复述活动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的概述,也不是背诵全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复述的主线,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又对学生全面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注重写作水平的培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是,写作教学却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导致教学效果一直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体会一些写作技巧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写作,促使学生在坚持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或者是名言警句,比如:“许许多多美的风景组成了我们的泱泱大国,许许多多人文风景组成了我们灿烂丰富的历史。”“眼泪不一定是脆弱。眼泪可以是成长,可以是安慰,可以是怀念,可以是真情,可以是跨越,也可以是走过。因为可以流泪,我才可以感受亲情、爱情、友情,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等等,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好的句子进行整理,与自己的文章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为高质量作文的完成打下基础,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审美情趣,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1.情境美的渗透

情境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美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教材中的价值,给学生展现美的情境,进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为了让学生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也为了让学生领略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随着作者的笔尖去感受文本中所描述的情境,进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荷塘景色。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歌曲《荷塘月色》以及一些荷塘月色图,使学生在这样美的情境中感受美,形成美的体验。

2.形象美的渗透

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学来渗透形象美,让学生感受人物描写的基本手法,同时,也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3回,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得千人千面,性格、穿衣戴帽都能展人物的特点。所以,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外貌描写的句子进行鉴赏,如:“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段话是对王熙凤的描写,简单的百字就将一个活脱脱的凤辣子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对学生渗透形象美,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

三、提高探究能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探究模式的应用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借助探究能力的培养来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同时,在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问题的独立思考是探究能力得以提高的前提,也是创新精神得以培养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2)作者在文本中描述了几幅故都的秋天画面?(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的秋?(4)文章从哪些地方写了秋天的清、净、悲凉?(5)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2.构建开放性的课堂

开放性课堂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模式而言的,也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课堂中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辩论会上,甲方同学提出,文中的骗子不是作者憎恨的对象,反倒是作者赞许的人物;乙方的同学提出,骗子就是骗子,他们正是作者憎恨的对象、批判的人物。你赞成__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

引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给学生搭建自主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找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进而促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找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因此,促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多样化的语文课堂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以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张希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审美高效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