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015-05-30 14:13李玲
关键词:教务管理独立学院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扩大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  教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独立学院办學模式逐步稳定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务管理工作也日益增多,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必须走“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之路,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建立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教务管理事务处理的准确化、系统化。

1 建设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科技快速发展,数据信息量交换频繁,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数据的处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信息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电脑进行信息处理和控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大大增加了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对于信息管理中一些复杂数据的处理,计算机更能充分发挥它快速、准确的优越性。用信息化方式来进行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已经成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趋势。

独立学院在建院之初,办学规模小,教务管理工作都是采用手工操作,记录学生的成绩、学籍、考试等数据信息的。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复杂,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增大,这时传统的手工处理数据的方式凸显很多缺点:工作效率低、纸质文件数据容易丢失且保密性差,而且多年积累产生的大量学生成绩、考试等文件和数据在进行查找、更新、维护等方面都带来很多困难,非常容易出错误,不利于数据的查询统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是学院发展和教学管理进步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管理有很多优点,信息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可以避免教务管理人员的重复性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使信息数据管理具有规范性、数据查询方便、检索快捷、统计分析准确,这些将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学院综合管理水平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使教育基础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系统化和自动化迈出了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减少了管理工作量,还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实现了教育基础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实现教育教学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独立学院进行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 该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学院一方面投资构建各种硬件教学及网络设备设施,另一方面还不断引进各类教学、办公管理及科研等软件应用系统,正在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该院的教务系统是从软件公司购买的教务管理软件,经过多年与本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相结合,在原有模式化的功能模块上已逐步定制开发完善多项功能,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排课、学生学籍处理、网上登录成绩等各项教务管理工作。现使用中的教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功能模块:

2.1 教学计划管理:该功能模块是其他功能模块运行的首要前提。管理人员对全院所有专业的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课程数据进行录入和维护,再根据各教学单位安排的教学任务生成排课的任务。

2.2 排课管理:按照教学计划生成的教学任务可选择年级、专业、班级、课程等进行课表编排工作。课表的编排可先自动生成,再手工修改和调整,还可以对教师、教室、班级课程时间等资源冲突进行校验,保证了教师、学生、教室等课程时间合理有序。

2.3 成绩管理:一方面实现教师在网上可以录入成绩,打印成绩单。学生可以网上查询自己每个学期的成绩,并可以打印出来,省去了下发学生个人成绩单的环节。另一方面实现管理员对学生成绩数据的统一管理,通过登录成绩管理模块,可以对全院学生成绩进行分类录入,查询筛选,删除错误数据,统计分析,打印成绩单及报表等功能,方便教学管理和上报总结。

2.4 学籍管理:该模块记录该院全部学生的学籍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专业、班级、年级、家庭住址等,并与教育部的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接轨。管理人员可以对学生的休学、转专业、退学等学籍异动信息进行操作和统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和毕业生信息数据管理是学籍管理模块中另一重要功能。

2.5 选课管理:网页上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登陆,根据安排的学生任务和学时学分和课程分类等要求,进行选择选修课程学习,获得相应成绩及学分。后台系统功能包括学生登陆密码查询、选课数据管理、选课学生信息维护、选课人数查询、选课课程名单打印、选课日志查询等,这些功能基本实现了学生在网上选择选修课及课程人数的查询统计等管理工作。

2.6 系统管理:该功能模块是整个教务系统的基础保障。设置了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登陆账号和密码的分配和查询,还包括各种教学资源信息,包括所有课程基本信息(学时、学分、开课单位等等)、教师信息、教室信息、学生班级、专业信息等的录入、修改和查询功能。这些信息是后续教学安排、选课、排课等功能实现的基础,所以必须保证教学资源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教务管理系统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规范化发展。

3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 其他教务管理功能有待开发。教务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些工作延续手工方式,如考试管理也是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现在由于后续开发等其他原因还未能实现。重修课程报名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繁琐,数据量多容易出错,急需实现网上报名功能,实现数据汇总,减少工作人员的重复性劳动,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网上的查询统计功能还不全面,不能满足教师及学生的多方面查询需求,还有待解决。

3.2 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缺乏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教务管理系统涵盖了学籍、学院课程编排、学生课程成绩、各类选课等各项信息,存储了大量的数据,操作人员多,涉及面比较广,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同时它依赖于网络存在,网络安全又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网络安全出现问题,病毒、黑客的入侵会致使数据丢失,系统瘫痪,将会给教务管理工作和教学秩序带来严重的影响。

3.3 技术管理人才缺乏。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仅限于熟练操作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数据查询、统计等,但对于出现的技术问题却不能解决。教務网络管理和维护技术性很强、难度大,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通过招标购买的教务管理软件,虽然有后期的售后服务,但因学院自己的技术管理人才的缺乏,所以在使用中遇到操作不当出现问题,部分系统功能需更新等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只能先把问题反馈给软件公司,等待解决,这样系统部分功能一旦出现问题,处理周期会加长,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培养自己的技术管理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4 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培养技术管理人才。通过培训、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培养教务的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掌握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能及时反馈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招聘、培养自己的网络技术管理人才,及时解决网络、系统中出现的各种小的问题,确保教务信息化的深入进行。

4.2 完善网络安全体系,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完善网络硬件设施,保证网络的畅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避免数据丢失。最后,采用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数据备份等多种形式来加强网络安全,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

4.3 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搭建校园信息化平台。教务管理中丰富的学生信息资源、教学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基础,除了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外,还应与学校的其他部门工作(如教材发放、学生网上测评、图书借阅管理,就业信息等)建立起信息资源网,信息资源共享,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共同搭建校园信息化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总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向前发展。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数据查询的准确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为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鉴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钹.高校信息化现状与趋势分析.http://www.enet.com.cn(硅谷动力).

[2]李江.加快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J].中国科技信息,2006(8).

[3]王鹤.管院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的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5).

作者简介:

李玲(1977-),女,满族,辽宁大连人,考务管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独立学院信息化建设
基于SaaS的教务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有关开设跨文化课程优化教务管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