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课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式探究

2015-05-30 11:53徐红健

徐红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工程测量课程是高校中目前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基本测量能力的提升具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高校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就需要逐步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环境。在本文中,将就工程测量课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式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方式

1 概述

对于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来说,其是一项技术性强、实践特征强的课程,不但是现今高校建筑、土木专业的关键课程,同时也是提升测量基础技能、提升工程技能实际能力的有效方式。为了能够为我国输送更多的专业测量人才,就需要高校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工程测量实训基地,以此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与思路

2.1 实现企业化管理

为了能够使实训基地能够具有更为真实的实践环境以及实践气氛,需要学校能够严格按照生产性基地的建设方式与规模进行建设,并将基地除了能够为学生技能操作与实践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撑,还能够成为双师素质培养、技能培训鉴定以及相关科研工作开展的基地,即将校内实训基地真正的建设成教学、培训、生产、服务以及科研多种功能相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而在基地所具有的日常运行模式以及管理方式上,也需要严格的根据真实企业的生产模式开展实训活动,并在此过程能够将企业实际生产的质量要求、职业素质以及安全生产等功能良好的融入到实训基地建设之中。

2.2 加强校企合作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毕之后,在对教育功能实现的同时还可以积极的引入项目生产,并在产品生产组织、计划制定、产品验收等方面保持同企业间的良好合作,以此将实训基地建立成校企之间的坚实纽带。这种纽带的建立,对于实训基地的技术水平、教学效果以及校企未来的进一步合作都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2.3 根据课程需求建设

建设校内工程测量实训基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基地的建设为学校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丰富的硬件支持以及环境支持,更好的提升人才培育效果。对此,我们在实训基地建设时就需要能够充分的根据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建设。

2.4 加强设备投入

工程测量这项课程对于设备具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此,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时需要能够根据工程测量专业的需求对相关测量仪器设备进行配置,并在基本仪器设备室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建立起多样化的设备室,如综合实训室、基础测量实训室以及施工测量实训室等等。而在设备配置方面,也需要保证设备购置的多样性以及先进性,如工程测量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电子水准仪、激光铅垂仪、GPS-RTK、激光全站仪以及投线仪等,以此来更好地满足测量专业教师、学生对于测量教学、学习的需求。

3 实训基地的内容及功能

3.1 GPS技术实训中心

在本实训中心中,其主要包括GPS业内数据处理以及GPS基线网实训两大部分。通过基线网的建立,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能够以动态、静态GPS的方式实现观测,还能够帮助在对测量成果进行检验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进行工程放样。而在外业设计以及图形结构设计方面,则能够使学生通过GPS技术的应用在合理布网的基础上使控制点能够具有更为便捷、全局特征分布。另外,在校内实训基地中也应当埋设一定数量的四等三角点,以此将其作为GPS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本堂课程的内容以及需求对导线进行加密测量,并在固定控制点与数据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能够随时的对学生测量结果所具有的精确性以及真实性进行检查,以此进一步的提升了实训效果以及实训质量。

3.2 施工测量实训基地

水利工程也是工程测量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能够使水利测量专业的学生能够具有更为真实的实训环境,学校可以在校内建设有一定地貌特征的仿真实训场,特别是增加一些有水利特色的建筑物,如道路,渠道、河道、堤坝等,以此来更好的满足水利工程测量专业、建筑工程测量专业以及交通工程测量专业学生的实训要求,增强了基地的多样性。仅仅对于交通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就能够在该实训基地中良好的进行中基平测量、道路中线放样、道路选线以及纵横断面测量等工作。

3.3 数字测量实训基地

在该实训基地中,其主要功能就是负责GIS系统的实训工作,内容包括GIS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的管理与入库、GIS工程實践训练以及相关的科研活动等等。除此之外,该实训基地还能够负责数字化测图技术等课程的实训工作,实现测绘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处理的一体化,以此进一步帮助提升专业学生数字成图、数据处理的能力。而在建设方式方面,由于该基地共同具有着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能力,这就使其在实际发展时必须能够以校企联合的方式开展,以此将基地在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实训的环境之外还能够成为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的平台,更好的促进了校企的共同发展。

4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4.1 培养双师教学团队

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也需要高校能够加强双师特点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此,则需要高校能够在目前工程测量专业教学需求以及企业用人形势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以及双师素质。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通过邀请企业工程师以及校外专家等方式建立起一套高素质、多样化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2 建立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实训基地健康运行的基础。对此,高校可以参照企业的相关管理办法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基地、实训室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的实训技术标准,如实训指导书、教学标准、实施方案以及考核标准等等。

4.3 实训基地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验证实训基地运行质量的一项有效方式,在质量评价方面,要包括的指标有实训内容、实训手段、实训条件、基地可持续发展情况以及培育人才的效果等等。在评价工作中,则需要实训基地以外的部门在充分结合基地实际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并以此不断的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5 结束语

实训基地是培养专业性、实践性工程测量人才的有效方式。通过实训基地的建立,不但能够优化高校原有教学条件、实训条件,还能够使学生通过先进技术、真实环境的接触获得更好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技术水平。对此,就需要我们通过良好建设方式的应用,来获得更好的基地建设、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伟.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3):111-112.

[2]马书英,张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21-23.

[3]邓军,李天和,冯大福,罗强.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136-139.

[4]赵建军.高等院校工程测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