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

2015-05-30 15:10冯骥才
党员文摘 2015年2期
关键词:烟蒂烟灰公德

冯骥才

在美国碰到过两件小事,我记得非常深。

一次是在华盛顿艺术博物馆前的开阔地上,一个身穿大衣的男人猫腰在地上拾废纸。当风吹起一片废纸时,他就像捉蝴蝶一样跟着跑,抓住后放在垃圾筒内,直到把地上的乱纸拾净,拍拍手上的土,走了。这人是谁,不知道。

另一次是在芝加哥的音乐厅。休息室的一角是可以抽烟的,摆着几个脸盆大小坐地的烟缸,里边全是银色的细砂,为了不叫里边的烟灰显出来难看。但大烟缸里没有一个烟蒂。银沙很柔美,我用手一拂,几个烟蒂被指尖勾起来。原来人们都把烟蒂埋在下面,为了怕看上去杂乱。值得深思的是,没有一个人不这样做。

有人说,美国人的文化很浅,但教育很好。我十分赞同这见解。教育好,可以使文化浅的国家的人很文明;教育不好,却能使文化古老国家的人文明程度很低,素质很差。

我坐在布鲁塞尔一家旅店的大厅内等候一个朋友。我点着烟,看到对面一个人面前放個烟碟,就伸手拉过来。不一会儿那人起身伸长胳膊往我面前的烟碟里磕烟灰,我才知道他也正在抽烟,赶紧把烟碟推过去。他很高兴,马上谢谢我,并和我极友好地谈起天来。我想当我把烟碟拉过来时,他为什么不粗声粗气地说:“哎,你没看见我正在抽烟!”

美好的环境培养着人们的公德。比如清洁的新加坡,有随地吐痰恶习的人也不会张口把一口痰唾在光洁如洗的地面上。相反,混乱肮脏的环境败坏人们的公德,比如纽约地铁,墙壁和车厢内外到处胡涂乱抹,污秽不堪,人们的烟头纸屑也就随手抛了。

好的招致好的,坏的传染坏的;善的感染善的,恶的刺激恶的,世上万事皆同此理。

(摘自《文苑》2014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烟蒂烟灰公德
乱扔烟头或坐牢7年
烟灰去油污的原理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太没公德
烟蒂
香烟的妙用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浅探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
像烟灰一样松散
剖解烟蒂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