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地理教学互动性实践探索

2015-05-30 23:24张云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互动性笔者课堂教学

张云

[摘要]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能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师应对教学进行充分预设,在课堂上引导多元互动,主动倾听学生们的想法,充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提升教学互动性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互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24

高中地理课堂囿于教学时间有限,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迫切追求的目标。加强高中地理课堂的互动性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引导和设计,力求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学目标和实施途径之间找到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享受学习中成功的乐趣,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可能。要想构建互动性更强的地理课堂,教师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一、充分预设,创造条件构建互动课堂

新课程提出: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是引路人和激发者。部分教师对自己满是自信,总觉得经过了多年的教学,经验足够丰富,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其实,要想引导课堂更加高质量的生成,需要教师更好的教学准备。预设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依据学情因势利导,在对课程标准良好的解读之下就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小结和总结的内容与时机等方面去系统地加以准备。在准备之后还应该及时将自己的思考所得和同仁进行交流,可以通过说课的方式对自己的教学预设进行打磨。很多地方在呼唤原生态的课堂,其实是期待让学生在课堂中体现生命的张力,绝不是放任学生的思绪飞扬,否则不仅仅效果不好,更会浪费非常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体现自身教学基本功和特色,避免简单、机械、枯燥的教学过程。

如在对《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课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基本知识点,需要借助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原理、分析规律的重难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记忆地球公

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及日期。通过动画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平面和自转平面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时巧妙利用教室里的过道,教师在过道之间移动,学生思考由此产生的现象;通过先后打开教室里东西走向的三排日光灯来理解太阳直射。

教师演示太阳光照图的画法,学生跟着教师在绘图时回顾经纬度、经纬线的含义,理解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意义。在教学设计中既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更可以借助多种方式来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转变互动方式,引导多元化互动

笔者曾先后多次聆听同事们的公开课,大家在听课时其实最反感的是互动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么很简单,要么思考量太大,良好的互动无法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和回答,想方设法营造和谐课堂氛围,主动倾听学生的思考,尽可能多地寻找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闪光点。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句肯定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均能促使学生更加乐意地参与思考、踊跃发言。我们经常会发现,凡是学生喜欢的老师,除了非常负责外,更会以平等的姿态去倾听学生的意见,更加主动地和学生充分交流。教师设计互动环节时若题目比较简单,可以尽量让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来回答,难度较大的安排小组合作交流后让小组发言人提出解决办法,部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的可以利用节假日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研究去解决问题。在对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研讨时,很多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有的将所求地点与赤道对比,还有的通过光照图计算等,这也让笔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强化课堂教学互动性的意义。

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设计出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去解决的问题,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师只要在方向上做好把控,及时在需要时给予点拨,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动手、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好地得到激发。

三、主动倾听,为有效互动课堂奠定基础

笔者有一次和学生交流:你们最期待老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希望老师能更好地倾听我们。有效的课堂互动更加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和对话,通过双向的知识分享,教师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主动倾听学生们的想法,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纠正。

例如在对《洋流》内容进行回顾时,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了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自告奋勇地提出问题,让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回答。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或者回答出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就为优胜小组。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如下:(1)洋流的概念是什么?(2)洋流形成的动力是什么?(3)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流动的方向和原因是什么?(4)郑和下西洋如何走最快?(5)世界四大渔场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6)我国东海边的小朋友投放的漂流瓶可能顺着什么洋流运动,经过哪些地区?(7)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何较短航线用时反而比较长航线多?……学生们一共提出了近15个问题,对部分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讲解,短短的时间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挑战自我中既实现了互动,更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倾听,必要时再给予指导。

四、充分鼓励,不断促进互动走向深入

笔者经过自身多年的教学发现,小学课堂中很多学生非常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小手举得很高,就怕老师不叫他们回答问题,而高中的课堂则非常容易变成一潭死水,教师一个问题抛出去,常常是一片寂静。笔者每次接新班时总要和学生们谈心:老师最喜欢能够善于思考、积极发言的学生,并且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只要是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就一定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热情地唤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不同形式的鼓励方式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五、创设互动课堂实践之反思

多次的教学实践后,笔者觉得创设高效的高中地理互动课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必须主动强化自我学习和研究,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为了更好地提升自我,笔者订阅了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报纸和杂志,经常性浏览教育教学网站,通过加入专业性的QQ群等学习共同体来进行多途径的学习。

2.积极参与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促使课堂设计更加严谨。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所在学校地理备课组里的教师近年来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每一位同事均正常参与集体备课,在分别发言时能够非常真诚地贡献自己的智慧,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在把关的基础上拿出导学案。

3.尽可能避免无效的互动。其实教师也很清楚,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在短时间内和互动性强的课堂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差距,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互动甚至不如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必须明确哪些教学内容确实需要互动,哪些只需教师讲解。

4.及时做好课堂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教学成长之必需,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反思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尤其是在互动环节中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过程。

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互动课堂确实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反思,就一定能收获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互动性笔者课堂教学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玩转表演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