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服饰传播中华文化

2015-05-30 10:48周加李罗军
对外传播 2015年11期
关键词:彭丽媛服饰服装

周加李 罗军

服饰指服装及其配饰。一方面,服饰是穿着者身份、角色、自我认知的体现,协助当事人实现身份的宣誓。另一方,服饰还是一种社会符号,反映着所属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变化。而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说,服饰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载体与途径。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服饰成为一种文化区别另一种文化的鲜明符号。服饰还能清晰表达文化的关键议题,比如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全球与地区的连接。①

彭丽媛自2013年3月随习近平首次出访俄罗斯以来,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全球知名学者约瑟夫·奈谈到彭丽媛时指出,“彭丽媛女士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能看到她所展现的中国文明之礼和中华文化。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是中国软实力的代表。中国有这样一位‘第一夫人,对国家的形象提升非常好”。②

第一夫人身上的服饰具有多重价值,非常值得研究。彭丽媛身上的服饰除了展现中国女性的审美变化,还发挥着推介民族品牌、为“中国制造”正名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她通过服饰传播中国文化。服饰传递的信息简单、深刻又不露痕迹,成为彭丽媛传播中国信息的一个载体。

一、通过服饰传达中国女性的审美变化

服饰除了是内心世界的外化,还是一种社会符号,能反映一个社会与国家的发展变化。彭丽媛禀赋优雅,每一次出访的服饰都令人称道,彭丽媛形象的背后传达的是中国女性的整体审美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中国女性的审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政治形态与国家封闭状态的影响,服饰呈现出单一性、革命性、封闭性的特色。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大门。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发达的物质冲击着国人的头脑,一段时间“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热潮,这种热潮也反映在女性服饰的变化上。中国女性通过服饰来彰显多元化和个性化,她们不再局限于一种风格、一种款式、一类色彩,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有识之士把眼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一种学习西方的同时也从传统中吸取养分的发展态势,这种思潮的变化也体现在女性的审美变化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穿着与国际接轨的西式服装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青睐中式服装或者中西结合的服装。同时,中国女性对于服饰的细节越来越讲究,不再满足于对服装色彩、款式、质地的变化,而是对细节性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色彩要呼应、配饰要精致、元素要多元,等等。

彭丽媛外访服饰反映出中国女性审美的变化,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她们可以公平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与男性一样成为驰骋职场的能手,很多女性成为家庭与事业双肩挑的多面手。形象的多元是角色多元的结果,也是中国女性地位提升的反映。

此外,彭丽媛出访所穿的服饰也是中国女性精神风貌的体现,她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女性的独立、自信及与时俱进。以2015年9月22日彭丽媛随习近平主席访美为例,彭丽媛在飞机旋梯上所穿的服装,上衣为斜襟立领的中式款式,下身的包身裙为西服裙的款式,它是古今、中西结合的产物。显示着中国女性对待世界、对待自身更加从容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在细节方面的精益求精则体现了中国女性生活水平与审美素养的整体提升,她们通过服饰来展现个人审美的表达、经济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

二、通过服饰为“MADE IN CHINA”正名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是价格低廉的代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制造”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大国优势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很长时间以内是世界的工厂,应该说,它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加工式的“中国制造”的弊端也在逐渐呈现。为此,“中国创造”正在逐渐弘扬“中国制造”的声誉,为中国的民族产业和本土商品正名,一方面设计和生产质量好、款式佳、性能良的商品,另一方面借助良好的传播渠道宣传中国商品。

在国际舞台上,第一夫人拥有极高的眼球关注度。就商业而言,第一夫人所具有的广告效应是不可比拟的。以英国已逝王妃戴安娜为例,她为英国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据《金钱史记》一书统计,戴安娜为英国带来的旅游价值估计达1000万美元,而作为具有魔鬼身材的王室美女,她为英国日益衰退的服装工业做出的贡献是任何一个广告和模特都无法达到的。按照王室礼仪的规定,戴安娜必须穿英国皇宫御用裁缝大师制作的服装,结果她成了高举英国时装大旗的旗手。世界人民自然会形成一个逻辑关系,戴安娜是漂亮的,她穿的服装是精致唯美的,而她的服装是英国制作的,因此,英国服装是时髦、顶级和高端的。《人物》杂志曾经采访过一家世界顶级广告公司,问他们如果以广告运作的方式为英国重树一个戴妃式的正面形象,代价是多少?答案是5亿美元。显然,英国的服装业是在戴妃影响力下受益最大的一个产业。

作为第一夫人,彭丽媛每一次出访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她穿着的衣服和配包均为“中国制造”,如此“质地优良,款式优雅”的服饰,不仅让国际上刮目相看,让国人也引以为傲,女性朋友们紧跟潮流,纷纷购买相似款式的服饰。

2015年10月21日,彭丽媛以一身深蓝色小立领立体裁剪晚礼服参加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国宴。这套服装华丽而高贵,从极具设计感的款型、挺括的光泽感面料,到英国皇室最青睐,以及彭丽媛最喜爱的颜色,加上呼应的白色耳环、胸针、腰带、晚宴包,处处彰显着大气与雍容。彭丽媛的形象为世界级别最高的英国皇家国宴增添光彩,她的服饰也代表着世界水准。

彭丽媛用实际行动在国际上推介民族产业,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中国的产品,引领人们转变“中国制造”等同于廉价的刻板印象。这种作用显然是无人能替代的。

三、通过服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彭丽媛外访服饰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她大量穿戴中式传统服饰,或者在现代服装中增添传统元素。彭丽媛良好的身形条件与气质神韵不仅把一套套服装穿出了美感,更引发人们对服饰背后的文化思考。

彭丽媛外访时穿着中式传统服饰或者含中式元素的比例是很高的。在质量方面,无论款式、面料、色彩、工艺,彭丽媛每一次的呈现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一国的传统服饰与一国的历史、习俗息息相关,中华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很难确定哪一朝服装可以定为今天的国服,但一些元素仍然可以读出传统的味道。款式如旗袍、曲裾裙、褥裙、褙子、对襟、半臂、斜襟、立领等;面料如真丝、丝绒、织锦、云锦等;色彩如含蓄的红、黄、蓝、青、紫等;工艺如绣花、镶嵌、滚边等。这些元素都在述说中华文化的含蓄与文雅,展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韵味。

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活动上,彭丽媛一天共穿着了三套服装。上午与习近平欢迎各国领导人这样一个庆典式外交场合,她选择了中国红的西式裙装;在欢迎各国领导人的招待宴会上,她选择一身现代设计的中式裙装;晚上参加《和平与胜利》大型文艺晚会,她一衣多穿,在白天红色裙装的基础上更换了几件配饰,如增添了一条红色大披肩与黑色晚宴包,使形象呈现出全新感觉。

彭丽媛外访服饰的价值之一是以不露痕迹的方式传播着中华文化。她身上的服饰昭示着中国第一夫人对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信心与责任。

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是以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其实每个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都只有根植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才行。③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曾经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之一,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几近沉沦了一个多世纪。对于传统,中国经历了将其连根拔起与彻底否定,应该说中国社会至今仍然承担着这种行为的后果。仅从国际层面来说,一方面中国向世界宣扬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优越性与先进性,另一方面,世界又在质疑中国所宣扬的那些文明只存在于历史之中。

目前正值倡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中国在迅速崛起,但如何看待传统、如何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是一个大的命题,正如有学者言“价值观的崛起及其影响的上升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崛起的最高境界”。④遗憾的是国人一度曾把传统视为糟粕,对西洋的一切趋之若鹜,月亮是西方圆,产品是西方好,国人以使用西方的奢侈品牌为荣。女性们纷纷依靠国外产品证实个人品位、提升个人自信,这不能不是一种令人堪忧的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对传统的认知与态度问题。而对待传统的态度对国家的真正崛起至关重要。“传统得以存在是企图摆脱它的有限能力和继续保留它的愿望的双重作用的结果。”⑤一个对传统对历史没有信心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崛起的。彭丽媛在国际场合大量地穿着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服饰,这背后恰恰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发扬,是一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体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向世界呈现中国传统服饰,单一的传统文化的符号很可能遭遇无法被世界理解与读懂的尴尬。它背后是“只坚守传统无法跟上世界的步伐亦会行不通”的逻辑。彭丽媛外访服饰很好地化解了这个难题。

四、通过服饰实现民族性内容国际化传播

彭丽媛外访服饰的再一个价值是实现了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传递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国际、全球与地区交汇融合的信息。最典型的表现是彭丽媛对国际着装规范游刃有余的表达。玛莎·费丽莫从社会学角度将规范定义为“行为共同体持有的适当行为的共同预期”。⑥遵循国际着装规范,表面看是对国际社会不成文规则的尊重,深层传递的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态度。每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要吸收世界先进的技术与成果,否则就会被边缘化,但全盘西化亦会让世界各个国家失去特殊性,变成同质性的无趣个体。“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但民族的亦须与国际接轨,进行现代化的诠释与表达,这样才能为世界所读懂。

彭丽媛外访服饰如何实现民族性内容国际化传播?她身着传统服饰但并不守旧与古板,每种服装都融入了现代元素。或款式、或裁剪、或搭配、或面料、或工艺、或呈现方式、或场合,她为传统服饰注入了鲜活的现代语言。以2014年3月31日彭丽媛参加比利时国王菲利普与王后的国宴所穿的服装为例,看似为纯中式服装,一身蓝灰色无袖长裙,外穿一件呈现朦胧美感的旗袍领同色绣花绢纱外套。但呈现方式却是国际化的,彭丽媛每套中式服装的国际化呈现方式各不相同,这一套除了裁剪与工艺融入了时尚的元素,最主要的是对场合的遵循与符合。

服饰是一种尺度,昭示交流的对象是否在一个对话平台。中国知名导演与演员徐峥受到泰国总理接见时曾因为穿着过于随便受到网民的热议,最大的问题出在徐峥与英拉的服装不在一个对话平台,由此出现交流的错位。场合意识与着装规范是体现人着装素养的重要方面,彭丽媛显然深谙这些规则。

通常来说,女性社交场合的着装有三大标志:裙长、配饰与适当地展示女性特质。裙长、配饰多少与隆重程度成正比,这两点彭丽媛的着装都是相当规范的,如裙长至脚面,大量精致且讲究的配饰(珠宝、围巾、晚宴包)。展示女性特质通常指允许女性适当部位的裸露,如露脖子、手臂、后背等,以及适当地展示女性腰部曲线,等等。对于这一点,彭丽媛一方面符合了国际惯例,另一方面又恰如其分地融入了东方元素,东方人更加含蓄与委婉,更习惯保守的服装,因此,在无袖、无领裙子的外面穿上一件独具东方婉约美感的半透明绢纱外套,这种装扮正是民族性与国际性和谐统一的最佳典范,也是对国际着装规范的一种超越。

而2015年9月3日阅兵欢迎宴会上的那套纯白色中式裙装同样吻合了场合着装的规范。午宴的正式度低于晚宴,彭丽媛的裙长没有落地而是长过膝盖几公分。高跟鞋、宴会包与搭在手腕上的披肩传递着社交的感觉。与白色裙装一体的纱质面料披肩又增加了东方女性的飘逸、温婉与优雅感,唤起人们对“温、良、恭、俭、让”这些品格的记忆。总之,彭丽媛总是在国际规范的框架下游刃有余地表达中国文化,这正是睿智的地方。

五、小结

彭丽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文明大国第一夫人的风范。她通过服饰这种通俗又不露痕迹的媒介,传达着中国女性的审美变化并推广着本国商品,更重要的是传播着中华文化。在优雅、尊贵的背后引领人们去思考服装背后的信息。中国的真正崛起是建立在对传统继承基础上的融入世界。否定传统全盘西化或者拒绝世界闭关锁国,都是行不通的,唯有从历史中寻找自信并拥抱世界才是光明大道,这种观点恰恰都能从彭丽媛的服饰中读到。总之,彭丽媛身上的服饰超越了服饰本身,具有社会性、经济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等多重特性。

「注释」

①FAN. Carol C. The Power of Dress: Chinese Politics and Culture as Expressed in Clothing. Conference Papers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 Aug. 28, 2002.

②《哈佛教授约瑟夫·奈:“丽媛Style”就是中国软实力》,《环球时报》,2014年12月22日,http://intl.ce.cn/qqss/201412/22/t20141222_4170975.shtml

③楼宇烈:《中国的品格》,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4月版,第30页。

④亨利·基辛格、李稻葵、尼尔·弗格森、法里德·扎卡利亚:《舌战中国 21世纪属于中国吗?》,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序言第XXVI页。

⑤爱德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香港时报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85页。

⑥玛莎·费丽莫著,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 页。

猜你喜欢
彭丽媛服饰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青年彭丽媛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马可:衣以载道——彭丽媛的御用服装设计师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丽媛style
彭丽媛 我们的第一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