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5-05-30 09:45王爱凤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基础知识习题

王爱凤

数学课堂要成为高效课堂,教师认真充分地研究教材、精心地备课、细心地研究学生学情都是必备条件。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的不同,传统的满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进行必要的分层教学也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通过近几年的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我也有了相对比较固定的实施模式。

数学分层教学有其必要性必要性:分层教学实际就是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任何一个普通班级的学生肯定存在个体差异,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能力会有所不同,如果统一要求则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状况,课堂效率也就难以提高。如数学课上的练习因式分解:(x2-2x)2+2(x2-2x)+1,就会出现的一部分较好的学生感到题目简单,很快就想好运用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平方公式来处理此题,做好后没事干了;而有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却感到题目困难无从下手,从而也显得无事可做。这样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因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是必要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分层的具体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将学生分成三层,这样就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比较准确的针对性。A层: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B层: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当然,学生的分层应该是动态的,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和变化分层也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

2.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目标是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抓实基础,上课多提问他们一些简单内容,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B层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课堂上多提问他们一些中档难度题,鼓励他们学会自学和独立思考问题,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使一部分B层学生向C层学生转化;C层目标是要求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要更加扎实,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向更优秀发展。课堂上多鼓励他们思考和讲解有难度的题目,并能一题多解,让他们发出更加智慧的光芒。

3.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分层

课堂上安排A、B、C层不同难度的问题分别针对A、B、C层的学生进行提问,例如:A层学生回答-3-8等于多少?;B层学生回答已知 =0,则m+2n的值为多少?;C层学生回答对于任何有理数x,则|x+1|+|x-3|是否有最小值?这样就不会遗漏任何层次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激发所有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数学练习的分层

新知识点讲解后的课堂练习安排的目的是巩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和运用。课堂练习安排A、B、C层三种不同难度层次的练习题,C层学生必须完成所有练习,如遇困难可进行交流讨论;B层学生完成A、B层练习,思考C层练习,可以寻求C层学生的帮助,A层学生完成A组练习,可在B或C层的学生帮助下思考B层练习。在C层学生思考C级题时,A层学生还有相应补充的A层练习可思考完成,这样就会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积极思考,课堂有限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5.数学作业的分层

作业的安排是为了进一步复习巩固和检测学生在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作业过程中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研究和探讨。作业的安排和课堂练习的安排一致,C层学生必须完成A、B、C层所有习题,B层学生完成A、B层习题,思考C层习题,A层学生完成A组习题,思考B层习题,并完成补充的A层习题。

6.对学生的评价的分层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应该根据各层学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分层评价,这样才会更加合理,更能激发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当然,任何的教学模式都不应是一层不变的,而应随着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的改变而改变,我应在这不断的变化中继续寻求探索更加适合的有效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基础知识习题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清律的基础知识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掌握基础知识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