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从概念到现实

2015-05-30 10:48麦岚
齐鲁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开放平台智能家居京东

麦岚

家电巨头的智能化共识

今年3月11日在上海开幕的中国家电博览会(AWE)上,各大国内外家电品牌纷纷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家电物联平台:海尔正式发布七大智慧生态圈,宣布海尔U+智慧生活战略全面落地,将去年3月发布的U+智慧生活开放平台延伸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博西家电在中国正式发布了其智能家电应用Home Connect,这款可以兼容不同家电的应用在2014年5月就已经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览会(IFA)上亮相;创维宣布正式成立智慧家庭战略发展部,并将打造创维智慧家庭开放平台和智能硬件开发平台。

美的集团在家博会上发布了《M—Smart智慧家居系统白皮书》,距离去年三月份初次提出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刚好为时一年。

过去的一年中,美的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上动作不断,包括建立智慧家居研究院,联合小米、华为、阿里、高通、京东等多家企业,全力推动美的智慧家居战略的发展落地。按照规划,未来三年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上的投入将达150亿,力争到2016年智能产品销售占整体比重80%以上。目前,美的已实现30个白电品类的互联互通,支持安卓、苹果双系统的智能家电管理应用美居APP也已正式上线。

实际上,智能家电是未来市场的趋势,这已经是家电厂商的共识。

三星电子总裁兼CEO尹富根曾在2015年美国加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期间公开表示过,2020年前,所有三星硬件设备均将支持物联网。此外,为了加速物联网的建设,三星在2015年还将投资1亿美元,通过加速器计划和扩展国际开发者活动,建设物联网开发者社区。

据了解,2014年空调市场已经有超过10个品牌进入到智能化领域,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推出了智能产品,目前市场上已经监测到的带有智能物联功能的产品型号超过80个,智能互联洗衣机上市新品也超过 20个型号。而根据奥维云网(AVC)的预测,到2015年,智能电视、手机市场渗透率将分别达到85%和92%。2015年至2020年,智能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分别将从13%、8%和3%,增长至45%、55%和20%。

“2014年是家电行业的智能化元年。随着IT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不断渗透,家电行业的智能化概念和技术逐步开始落地,家电企业纷纷加大布局或投资智能家居领域。”GfK中国董事总经理周群表示,“2015年,随着工业 4.0以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家电企业与互联网巨头在资本、战略上的合作将越来越频繁、深入。”

2014年6月,京东打造的智能家居平台“京东微联”正式上线。据其云平台智能硬件部商务经理孙伟介绍,目前,与京东微联合作的智能家电产品已经有100多个,还有400多个正在对接。

百度则在去年年底上线了百度智能互联开放平台“百度智家”,首次推出了“路由器开放平台”,平台也提供可扩充的通讯协议适配方案、连接设备以及服务。阿里巴巴也传出与海尔、海康威视等厂商合作,意欲共同打造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服务于智能硬件创业者,提供底层的芯片方案、物联网的云计算支持,以及电商销售的渠道支持。

“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也在去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正式亮相,未来将致力于连接应用、智能硬件、线下服务三大方面。不久前,360亮相的智能管家把其平台做成操作系统的形式,通过连接路由器、开关等设备控制家居系统。

遥控、传感只能算“伪智能”

“智能家居”概念在1984年由美国联合科技提出。2014年初,谷歌用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家居设备商NestLabs并开始布局智能家电平台之后,智能家电平台的竞争就已经开始了。同年6月,苹果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智能家电平台HomeKit,通过iOS系统连接家庭中的家电、灯光、门锁、摄像头、插座开关等各种联网设备并进行控制。这可以说掀起了中国“智能家居”热潮,京东、阿里、腾讯等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做出相关回应。

“智能家居不是一个新概念,为什么去年这么火?因为产生了本质变化,以前基于PC做,在实际应用场景不靠谱,今天基于移动的使用场景是真正能用起来的模式。”小米公司CEO雷军表示,国内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为连接所有智能设备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亿部,占据了全球规模的三分之一。

同时,软件的进一步成熟,重要芯片和原材料价格的降低,也加速了智能家居产业从愿景变为现实。雷军曾豪言,小米的智能模块一年内成本将降到15元,两年内降到10元,并以材料成本价提供给合作伙伴厂商。目前小米智能模块材料成本价为22元。

据Juniper Research等市场调研公司预计,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到2017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复合增速为19%。到了2018年,光是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就将有望达到近1400亿人民币。

根据业内观察,“智能家居”大致有三种趋势:一是传统制造企业希望往智能化方向进化;二是互联网企业希望借助智能化往实体产业延伸;三是创业者更是赤裸裸的投奔于智能产业创业。当然这背后一方面跟移动互联网的风口有关系,另外一方面是跟资本的青睐有着一定的关系。

尽管来势汹汹,但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更多的是“伪智能”,不论是智能家居还是智能穿戴的产品,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加个传感器、WiFi以及APP的层面并冠以“智能”。

什么才算真正的“智能家居”?

《钢铁侠》里托尼·史塔克只需唤一声“给我一杯咖啡”,智能系统就会自动制作一杯美味的咖啡送到面前,这样智能、便捷的家居生活,或许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求的梦想。以智能家居为例,其所要构建的智能生活场景是为了借助于家居产品的智能化从而给人们带来一种“懒”的生活方式。

比如用户回家途中,通过穿戴在身上的智能穿戴设备与大数据就可以知道我们到达家里的时间以及我们的身体状况,空气净化器已经为我们换好了室内空气,浴缸自动放水调温,饮水机为我们烧好了净化处理后的饮用水,空调也将房间的温度调整到了最适合身体状况的温度。

不仅如此,根据我们的心情愉悦程度,家里的灯光、音乐也为我们做好了准备,当然还有更多的智能场景。而这其中人就成为了核心,并借助于智能化实现与各种设备之间的互动,享受便捷的智慧生活,这才是智能家居的意义所在。

标准缺失下的互联尴尬

目前,智能家居面临标准缺失问题。家电制造商、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甚至卫浴、家具等跨行业的厂商纷纷涌入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智能家居行业各厂商的素质参差不齐、品牌鱼目混杂。

由于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多样性、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各厂商的技术路线、通信协议和使用标准非常之多而且差别很大。在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不同领域、不同企业之间各自为战各成体系,智能家居产品很难实现系统兼容、信息共享以及互联互通。

一家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企业的技术人士透露,他们向厂商提供的模块是通用的,但每个厂商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比如阿里智能云与微信AirKiss,都会要求他们为自己定制解决方案。“互联网巨头肯定是希望能圈住自己的用户。”记者在宣传页上看到,阿里智能云的合作商家包括海信、TCL、科龙、奥克斯等20余家企业。

“打个比方,就像有些手机,它其实是支持移动、联通、电信三种制式的,但运营商把其他一种制式或者两种制式锁住,于是它只能用一家运营商了。”上述人士称。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雷军指出,智能家居国家标准缺失,成为制约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瓶颈。雷军建议,加快制定智能家居国家标准。建议在国家标准委的主导下,由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牵头,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则,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以促进智能家居产业健康发展。

实际上,3C起家的电商企业京东所做的“微联”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希望解决此类相互不通的问题。京东凭借自己在家电业多年积累的资源,希望给消费者打造一种跨品牌的体验——现在每个家电厂商都有自己的App,不同品牌和不同品类的智能家电设备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互控。京东提供一套开放式物联网协议,与家电企业谈判,说服它们进入该协议,然后在家电中植入支持京东协议的智能Wi-Fi芯片,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京东集团副总裁兼家电事业部总经理闫小兵负责京东与家电厂商就智能家居合作的谈判工作,他的筹码是,用户在京东购买完成后,还能通过大数据服务,享受增值服务,而厂商也会拥有更加健康的商业模式,提高产品的黏性和价值。京东称,目前已经有300款智能产品接入,超过1000款产品在对接中。

但谈判过程不算容易。“与家电厂商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合作处于试水阶段。有的拿出一两款产品和我们合作,有的则多一些,但是基本上所有家电厂家都已经做了产品。”闫小兵说。

话说回来,一个App再强大,也无法连通所有智能家居产品。闫小兵十分认同雷军的议案,“这个方向肯定是不会错的。”

猜你喜欢
开放平台智能家居京东
做“最懂产业的云”,京东云首发云操作系统
基于在线开放平台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基于AliGenie语音开放平台的传统家居智联网解决方案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搭建开放平台 收获真情实感——谈《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实施
关于智能家居真正需求的探讨
云计算开放平台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智能家居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