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

2015-05-30 10:48徐毅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冰块英国科学

徐毅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项目”,赴英国约克大学接受了为期两周的科学教育培训。在一系列的培训和参观、交流活动中,我们对英国的科学教育理念与方法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英国人历来非常重视科学教育,他们在1989年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将科学与英语、数学一起列为核心学科。英国的科学教育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强调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统一,倡导探究式的科学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英国的科学教育专家带着我们一起观察、记录、做实验,让我们亲身体验了有趣的探究学习过程。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个培训中的实例来走近英国的科学教育。

让植物的生长看得见

孩子们都观察过植物茎叶的生长,那么有多少孩子观察过植物根系的生长呢?这天,英国的培训专家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种植容器,容器外壁是透明的玻璃材质,内层是白色的塑料,在四面的夹层注入营养液、放入种子后,种子就会在夹层中生长,孩子们可以观察和发现不同种子的生长特点。容器透明的外壁便于孩子观察,用营养液代替土壤可让植物的根须清晰可见,夹层的设计则可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四个面同时种下种子也便于孩子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孩子们知道了植物的茎叶在往上生长的同时,根须也在往下延伸;知道了不同植物的茎叶、根须有不同的形态,生长的速度也不同。投放这样的材料后,孩子们几乎天天都要去看一看种子的变化,天气好的时候也常常把它们搬到户外去晒太阳,为它们的点滴变化而欣喜不已。

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系统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而种植活动是一个培养孩子观察力的很好的途径。试想,如果我们只是找几张有关植物生长的挂图来让孩子观察,孩子能有这么深的感受吗?而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设计使孩子取得了更高的学习效益。英国的教师十分强调让孩子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探究,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了解物质的特性,学习探索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与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所强调的“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的确,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关注孩子良好生活环境的创设,在生活中给孩子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水、阳光、养分缺一不可

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孩子们有一定的了解:水、阳光、养分。那么怎么来证明这三种物质对植物生长来说真的是缺一不可的呢?英国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分四组来做实验。教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图表,每张图表上都列出水、阳光和养分这三个要素,通过打叉的方式表示这一组的实验中哪一个要素缺失。前三组分别是水、阳光和养分缺失,最后一组则是三种要素都缺失。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实验结果的预测,选择参与其中一组的实验,并把写有自己姓名的小木夹夹在相应的图表上。接下来,教师就引导孩子们根据实验条件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了解水、阳光和养分这三个要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实验,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显然有了更多的直接经验。

培训专家列举的另一个类似的活动案例是,教师设计了一个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情景:小狗不小心弄湿了地面,必须在主人回来之前快速清理干净,家里有三种材料的纸,用哪种纸效果最好呢?这其实是要探究哪种纸的吸水性强。对此,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是,怎么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呢?培训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材料,包括三种不同材质的纸、水、计时器、量筒等,让我们也来尝试设计这一实验。我们在思考和尝试操作后发现,实验要成功,首先要控制变量,如,要准备相同量的水,要把三种不同材质的纸裁成一样宽窄、一样长短;其次要让测量结果可以拿来比较,如,把纸裁成细长条,一端放入水中,用计时器控制时间,时间一到,就把纸条拿出来,观察吸水部分的长度并做好标记,最后测量、比较纸的吸水性。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感到这个实验对于孩子来说虽有一定难度,但教师可以提供适宜的材料,鼓励孩子分组去讨论,提出一些实验设想,并动手去尝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质疑“这样是否真的能证明”,引导孩子反思其中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实验设计,体验到成就感和探究的乐趣。

英国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用客观的数据和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指南》也指出,“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让孩子自己猜想、设计并做实验相比于让他们学习书本上现成的知识或看教师做示范性实验,的确会花费更多的力气和时间,但是这不是一种“浪费”。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通过亲身操作而获得的体验才更加深刻。通过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孩子能逐渐积累经验,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来源于生活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和他们一起制定简单的调查、实验计划。如,英国的培训专家介绍了他们的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来自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年龄大的一定个子高吗?女孩的手脚比男孩的更小吗?个子高的跳得也更高吗?越长的纸飞机飞得越远吗……这些问题都来源于孩子的生活,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捕捉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探究活动。

对冰块融化的记录

冰块融化时会发生什么?它是怎样逐渐消融的?怎样把冰块融化的过程记录下来?英国的培训专家向我们演示了教师是怎样引导孩子学习科学记录的。培训专家出示了一个大冰块和一些长条状的彩色纸。她先拿了一张纸条在冰块上比了比,测量冰块的高度,把纸条的多余部分剪掉后贴在墙上,并记下了测量时间。接下来,她给我们布置了任务:每隔30分钟用纸条测量冰块的高度,然后把纸条贴到墙上。最后,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些纸条构成了一张柱形图,将冰块逐渐变小的过程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幼儿在形象的事物及现象与抽象的图表记录之间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为他们今后学习更多维度的记录打下了基础。

英国的教师的确十分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录意识和习惯,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颇深,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教室里到处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记录,其中也不乏图表等方式的运用。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的课程时,经常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科学活动的过程、结果。下面两幅图是英国的培训专家向我们展示的小学低年级的科学活动“做肥皂”的两种记录方式,孩子可以用填空的方式完成教师提供的半成品的记录表,也可以完全自主地记录。这样,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孩子都能体验到记录的乐趣。这个案例虽说来源于小学,但幼儿园同样可以借鉴。

英国的教师鼓励孩子们将他们平时经历的有趣的探究历程记在“科学记录本”上。我们在英国的一所小学看到,每个孩子都有科学记录本,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记录着他们的各种猜想假设,也记录着他们探究中的发现。我们也看到,每一本科学记录本的封面都不一样,体现了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有的孩子钟爱动物,就在封面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动物,有的孩子对太空着迷,就在封面上画上星球和宇宙飞船……这样的科学记录本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孩子的科学探究历程,便于回溯、分享,既培养了孩子记录的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又增强了孩子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翻看孩子的记录,也会对他们的经验有更加精准的了解。

如果用玻璃做伞面会怎样

“如果用玻璃来做雨伞的伞面,你们觉得怎么样?请从利和弊两个方面来分析。”这是英国的培训专家抛给我们的一个讨论话题,也是英国的教师曾组织孩子们小组讨论的一个话题。我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讨论中,分析用玻璃做伞面的利弊:好处是我们能透过伞面看到更多的美景,风不会把伞吹跑,伞面也不会翻转,必要时伞还能作为自卫的工具;弊处是伞太重,易碎,不易收合,不便携带……如果孩子们经过讨论也能说出这些,就说明他们已了解玻璃透明、易碎等特性。由此,教师可以评估孩子对科学概念的掌握程度,评估孩子某一阶段科学学习的情况。这样异想天开的话题十分吸引孩子,他们会自然地运用已有经验开展热烈的讨论。试想,如果直接问孩子“你知道玻璃的特点是什么”,孩子会是怎样的反应呢?类似的讨论话题还有“如果用巧克力做成门把手会怎么样”,等等。这样有趣的活动,孩子们能不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吗?

总之,通过这种形式的参与式培训,我们看到了英国在科学教育方面积累的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做法,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地加以借鉴和运用。我们要更加关注幼儿的生活,发掘生活中有意思的现象和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在灵活多样的记录和讨论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冰块英国科学
小冰块
细绳“钓”冰块
英国的环保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当热水遇到冰块
塑料和冰块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