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蟹肥时

2015-05-30 10:48宋书扉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白鱼家乡人汤包

宋书扉

我从来不羞于向别人介绍我的家乡。

多好听啊,吴侬软语,舌尖轻轻两转,就是那个让我自豪的小城名字。两个字中,都带有“水”,只有水,才这般利万物而不争,无怪乎人们常说“上善若水任方圆”。

我们生于水边,长于水边。一条条河穿城而过,一种水特有的风味,略带些腥气,却又是那般富于生机。莽直的汉子来了,莫想再那般的鲁钝,内向的姑娘来了,也会变得开朗明媚起来。这就是我们水乡人,慧质而又明媚。

靠水吃水,家乡水产极多,白鱼、马鲫,龙虾、螃蟹,都是家乡的名片。一年四季都鲜嫩肥美的白鱼是我的所爱,它徜徉于家乡的一朵朵浪花中,间或一鱼跃,似乎带起的那水珠,就是我思乡的寄托。

每年,就是这个时候,蟹肥了。

丰子恺曾写过,他的父亲如何教他吃蟹。小锤,小镊子一样不少。至于吃完剩不下肉,壳完整地拼成一只蝴蝶……

对上天的赐予怀有感激,淳朴的家乡人不会浪费任何的美味,但就是因为这是“河神”对勤劳的家乡人的犒劳,所以,回归自然,这才是吃蟹人心中应谨记的真谛。

蟹的做法,最经典、纯粹的是清蒸。我喜欢守在锅前,一点点地闻着那缕香,突然,香气在某个瞬间,演绎到了极致,盈满了鼻尖,仿佛金色的蓓蕾,一点点地酝酿,突然,饱涨得不能再饱涨了,于是“嘭”地绽了开来。闻到这香,心中便升腾起一种抑不住的欲望。

家乡的厨师一点点摸索技法,“蟹宴”中又有了很多新品种,比如“赛螃蟹”,味似螃蟹,实是菜蔬所制的赝品。

离家求学,又有了一味名菜“蟹黄汤包”。蟹黄为母蟹所有,为蟹各部位之精品,由此可知,这汤包该是何等珍馐了!第一次去吃,谁知皮那般薄,筷子轻轻一戳就破裂了,不知怎么,我想起了螃蟹活生生时娇俏的模样。或许用“娇俏”形容是不妥的,但我着实想不到更贴切的词来形容它的健美而富于生机。可是那般娇俏却一瞬间化为了灰烬,它突然四肢僵硬,随后四散飞向了每一个角落,独独那踽踽独行的样子深深印入我的脑海。

它应该在家乡的湖水中嬉戏!它可以在温软的湖泥中筑窝!而今,它躺在了餐盘,依然四肢健全,仿佛下一秒会挥舞着大螯!它还是会被人生生肢解,被烹饪成各式菜肴,从此长眠于异地,长眠于外乡人的肚腹中,仅仅满足了那个人的口腹之欲,最终成为泥淖。

突然间没有了食欲,因为水乡才是它们的归宿。

小时候,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舅舅,姨妈,哥哥,姐姐,每个人脸上都有欢欣。八月十五的月亮真圆啊,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蟹,是那般欢乐。

国庆回家了,妈妈天天买蟹回来,只是清蒸,却吃不出从前的味儿来。

爸爸说,许是没到时候吧,孩子嫌不好吃。

过去了那么多天,蟹该熟透了吧?我要——回家了吗?

又是一年蟹肥时了。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学校‖指导教师:高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柔美了小镇的风物、明媚了家乡人的性情,而水乡的美食也滋润了游子的舌尖,让人难以忘怀。那萦绕在舌尖上的蟹味,不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追忆。可随着对那些氤氲着亲情和怀旧的味道的螃蟹大餐的回忆,小作者对螃蟹的怜惜之情又流转在字里行间,思美食而又不舍,引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柔软和温暖。

【适用话题】故乡的回忆、舌尖上的幸福、节日思绪……(小风)

猜你喜欢
白鱼家乡人汤包
Taizhou Morning Tea
小白鱼回家
陈吉瑞:创业有成不忘根 致富情系家乡人
做汤包
云南归来话珍肴——油煎鱇浪白鱼
家乡记
多看一眼都不行
池塘
汤包、豆皮风靡武汉三镇
多看一眼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