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文献数据探讨卵巢囊肿的病机特点

2015-06-01 12:22施艳秋
西部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频数医家妇人

张 玲,施艳秋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妇科

基于古代文献数据探讨卵巢囊肿的病机特点

张 玲1,施艳秋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妇科

目的:通过对古代文献配伍规律的研究探讨古代医家对卵巢囊肿病机的认识。方法:收集古代文献相关方剂175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高频药物及药物功效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75首方剂中使用频数≥3的药物共111味,药物的临床功效共19种;卵巢囊肿的病机是复合病机;其中使用频数在前15位的药物主要是活血化瘀药,温里散寒药,理气通腑药,养阴清热药及利水化痰药。结论:卵巢囊肿的病机以瘀血凝结为主,正气虚衰、阳虚寒凝、饮食积滞、阴虚内热、气机阻滞、痰湿结聚及外感表邪等并存。

卵巢囊肿;古代文献;处方分析;审证求机

卵巢囊肿属广义的卵巢良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月经紊乱、腹胀腹痛等表现,甚则可于体表扪及肿块。古代医学中并无卵巢囊肿这一病名,然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近现代医家的临床研究,应归属于古代妇人“癥瘕”“积聚”“痃癖”“痞块”等范畴。

病证结合是当今中医临床的主要医学模式,“审证求机”则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阐明卵巢囊肿的基本病机特点及其病机复合、转化规律将有效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本研究通过较全面收集治疗卵巢囊肿的古代文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挖掘寻找其组方配伍规律,并以此反证、梳理古代医家对本病病机的共性认识,从整体上把握古代医家对卵巢囊肿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实现中医文献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促进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的选择及方剂来源 本研究收集了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医籍:《金匮要略》[1]《伤寒论》[2]《妇科补解》[3]《医林改错》[4]《医学衷中参西录》[5]《千金翼方》[6]《备急千金要方》[7]《妇人大全良方》[8]《丹溪心法》[9]《女科证治准绳》[10]《圣济总录》[11]《太平圣惠方》[12]《临证指南医案》[13]等,涉及的方剂共175首。

1.2 方剂的纳入标准 凡属妇人“癥瘕”“积聚”“痃癖”“痞块”等内治范围的方剂均可选入;多次出现者选其最早;药同量不同者也选入。

1.3 数据处理

1.3.1 方剂录入及中药名称规范化 对于同一品种的药物因产地、炮制、用药部位不同造成的不同名称,均参考《中药学》教材作了规范化处理。如生箭、黄芪均作黄芪,生地黄、生干地黄、干地黄均作生地黄等。

1.3.2 中药使用规律分析方法 将规范后的中药按照“出现标为‘1’、不出现为‘0’”的原则录入E x ce l表格,统计其使用频数及频率。并以《中华本草》和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十一五”教材《中药学》为参照,所有频数≥3的药物按临床功效进行分类,见表1。

表1 药物临床功效分类

2 结果

2.1 药物临床功效的频数分析 本研究共选取古代文献中相关方剂175首,出现频次≥3的药物共111味,总频数为1 422,根据其药物临床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其频数与频率,见表2。

表2 不同功效药物频次与频率

由表2可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温里祛寒药、泻下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消食药10种药物功效所包含的药物总频数为1 288,占90.53%,整体上反映出卵巢囊肿的病因病机以瘀血凝结为主,正气虚衰、阳虚寒凝、饮食积滞、阴虚内热、气机阻滞、痰湿结聚及外感表邪等并存,本质特点是虚实、寒热、表里错杂,因此在治疗上应注重攻补兼施、寒热并用、表里兼顾。

2.2 频次居前15味的药物分布情况 经统计,175张验方中频数为前15的药物及其临床功效分布见表3。

表3 高频药物频数、频率及临床功效分布

由表3可知,治疗卵巢囊肿的药物主要以活血化瘀,温里散寒,理气通腑为主,其次为养阴清热、利水化痰的药物。表明对卵巢囊肿病机的认识,以实证为主。在卵巢囊肿的治疗过程中,“瘀血凝结”的病机为各医家所认可,同时,阳虚寒凝、气机郁滞、水湿内停、阴虚火旺等病机也为医家所重视。

3 讨论

本研究总结古代医家验方175首,其中使用频数≥3的药物共111味,药物的临床功效共19种,药物临床功效频数的分布规律佐证了古代医家对本病病机的认识是复合病机,即卵巢囊肿的形成与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或情志因素,饮食失宜,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食积等有形之邪凝结不散,停聚下腹胞宫,日月相积,逐渐而成有关。故在治疗卵巢囊肿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2点:

3.1 活血化瘀是第一大法 活血化瘀药的使用频次高居各类药物榜首。充分体现了古代医家对妇人卵巢囊肿病因病机的认识以瘀血凝结为主,这与妇女特殊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妇人大全良方》[8]指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经、产、孕、乳均以血为用,不论妇人新产,恶露不尽,败血停留;或经行不慎,感受寒邪,血脉凝涩而不行;或湿热之邪煎熬血液成块;或气滞日久,由气及血,气滞血瘀等,最终均导致腹中之瘀血积结成块而形成癥瘕。王清任《医林改错》[4]指出:“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5]指出:“女子癥瘕,多因产后恶露未净凝结于冲任之中,而流走之新血又日凝滞其上以附益之,遂渐积而为癥瘕矣。”可见,瘀血凝结不仅是妇人癥瘕的主要病机,也是妇人癥瘕形成的病理性因素,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因此,在治疗卵巢囊肿中,应以活血祛瘀为第一大法。

3.2 重视温里祛寒 居前15味的高频药物中,温里散寒的药物有3味,总频数为131。妇女体质多属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主凝滞,易使气血阻滞不通。妇女经行产后血室正开,寒邪由阴户上客,入侵冲任、子宫,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月经的正常规律以及恶露的排出,遂致瘀积胞宫,日久形成癥瘕。如《灵枢·水胀》篇:“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14]又如《太平圣惠方》云:“夫妇人癥痞者,由冷热不调……癥痞之病,其形冷结,若冷气入于子脏,则使无子,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血得冷则涩,亦令月水不通也。”[12]温里祛寒药物出现的频次较多,充分证明了温里祛寒在妇人癥瘕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审证求机的目的,除了可分析病因病机,综合其病理变化的过程,还可揭示疾病阶段的主要矛盾,把握疾病的关键病机,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其核心是要做到知常达变。本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数据分布规律的探讨,初步掌握了卵巢囊肿的主要病机为瘀血内结,提出了治疗的针对性。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标本虚实及致病因素的变化多段,灵活选方用药。

本研究运用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对古人治疗卵巢囊肿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方药为切入点,总结药物的分布规律,通过“审证求机”,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客观总结出古人治疗卵巢囊肿的证治规律,有效克服个人用药经验的局限性,为临床辨证治疗卵巢囊肿提供了一定思路。

[1]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146.

[2]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61-167.

[3] 何清湖.中华医书集成·陈素庵妇科补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21-22.

[4] 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2-54.

[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06-208.

[6] 李景荣.千金翼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4-86.

[7] 李景荣.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2-73.

[8] 盛维忠.中医经典文库.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1-363.

[9] 田思胜.朱丹溪医学全书.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61-164.

[10]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07-2408.

[11]郑金生.圣济总录(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4-2519.

[12]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467-1485.

[13]叶天士,华岫云.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541-545.

[14]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释: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48.

Analyseson the PathogenesisofOvarian CystBased on Ancient Literatures

ZHANG Ling1,SHIYanqiu2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9,China; 2 Gynaecology Departmentof Jiangsu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mpatible regularity for ovarian cyst from the ancient literatures to analyze its pathogenesis recognized by ancientphysicians.Methods:Totally 175 relevantprescriptions from the ancient literatureswere collected and input the single herbs into Excel to build the database.The distributive principles of herbsw ith high frequency and their effectswere analyzed.Results:The frequency of the herbs in 175 prescriptions more than 3 was 111 herbs and their clinical effects included 19 types;the pathogenesis of ovarian cystwas compound;the top 15 herbsmainly pertained to 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removingmedicine,Yang-warm ing and coldness-expellingmedicine,Qi-regulating and viscera-dredgingmedicine,Yin-nourishing and heat-clearingmedicine as well as diuretic and phlegm-dispellingmedicine.Conclusion:Themain pathogenensis of ovarian cyst is stagnation ofblood stasis,combining deficiency ofhealthy Qi,coldness coagulation due to Yang deficiency,food accumulation, internalheatdue to yin deficiency,stagnation of Qi activities,accumulation of phlegm and dampness aswellasexternalpathogenic factors.

ovarian cyst;ancientliterature;prescription analysis;pathogenesisbased on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R717

A

1004-6852(2015)03-0054-04

2014-06-16

张玲(1989—),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卵巢囊肿的诊治。

猜你喜欢
频数医家妇人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犬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犬 人
频数和频率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