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台帐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起到的促进作用

2015-06-02 13:28赵艳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促进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

赵艳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声誉及物质待遇等方面因素,高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分配方面缺乏吸引力,加之高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图书馆人力资源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该文立足国内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管理的理念—电子台帐管理。图书馆馆员每人每天、每周、每月甚至全年的工作数量、质量、完成进度、失误、加班、请销假、上级评价等情况可通过记录,使每个人的工作业绩一目了然。通过分析电子台帐管理的优势,提出电子台账管理模式在促进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促进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b)-0216-02

现代高校图书馆在保障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实力及促进高校创新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障高等院校高质量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声誉及物质待遇等方面因素,高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分配方面缺乏吸引力,加之高校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导致图书馆人力资源发挥作用始终处于低层次徘徊。如何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管理中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潜能,充分调动人力积极性,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高校图书馆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从当前高校图书馆动作实际来看,仍有不少高校领导存在惯式思维,没有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教学科研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片面认为高校图书馆在选人用人方面不需要过高的知识与技术含量,只要有一定学历、认真负责干好工作即可,在现有人才分配上也不予侧重,导致高校图书馆一定程度上成为机关落聘人员及非重点岗位人员的安置场所。虽然近几年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总体来看,由于对高素质、专业学历乃至创新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图书馆馆员专业素质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有效提升,只能在低层次徘徊,图书馆作用发挥乃至业务创新发展均受到掣肘,无法促进高校教育科研事业的高速发展。第二,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1]。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人员引进乃至岗位分配都是通过高校人事部门来决定,图书馆并无人力资源调配权。由此容易造成图书馆想要的人进不来或进来较少;重点岗位入选人员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实施专业创新但阻力较大;甚至对有些表现平庸无事生非者无法给予辞退等有效处罚措施,导致贤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管理机制无法真正建立,无法有效实行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模式仍局限于传统作业流程,而现代高校图书馆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定向服务、信息资源高效传递、学术论文快速认定、科研创新有效启发等以知识深加工为主的高层次服务还无法得到规模性推广。在这种情况下,专业人才价值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加之上升渠道有限,导致很多人才转岗流失。第三,人员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馆员收入与工作业绩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普遍感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馆员潜能得不到发挥,难以对图书馆的工作产生热情,不少高校图书馆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2 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重点通过引进电子台账式管理提高图书馆人员工作效率

(1)制定制度,彻底转变管理理念。理念导致行动的发生,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乃至后果发生。作为高校领导,只有真正对高校图书馆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并定位准确,才能高度重视并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将之作为工作核心抓紧抓好。首先,在引进与配置专业图书馆人才时,高校人事部门要征求图书馆领导建议,真正把能干事、想干事的专业人才调配到急需的重点岗位;对工作平庸不求上进乃至不服管理的人员,可将辞退权力下放至图书馆,做到严进宽出。其次,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其对图书馆有认同感,将个人利益与图书馆整体利益“捆绑”,树立“馆兴我荣、馆衰我耻”的荣誉感,力促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图书馆的事业发展中。最后,建立竞争上升机制。为真正贡献大、能力强的人员提供顺利上升的平台,让真正懂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走上领导岗位,让人人能看到希望,增加工作动力与感召力。(2)落实制度,大力改进管理模式。一是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要改变对馆员日常工作进行控制、约束和监督的被动管理方式,要通过建立工作业绩综合考核评估体系,从源頭上将“被动拒绝管理”变为“主动接受管理”乃至“积极参与管理”,将“快乐工作、享受工作”理念落实到实践中。二是要引进电子台帐式管理模式。电子台账是一个网络化的综合统计管理系统,具有准确快捷、网上数据资源共享的特点。通过电子台帐,馆员每人每天、每周、每月甚至全年的工作数量、质量、完成进度、失误、加班、请销假、上级评价等情况可通过每天即时输入并经自动统计后上传至网络,这就使每个人的工作业绩一目了然,对年底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提供坚实的评价基础。从而使馆员在工作中动力与压力并存,从他人监督过渡到自我约束,从他律到自律,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2]。

3 电子台账式管理运行优点

电子台账的三大运行优点。一是实时自我检查。电子台账按周更新,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并通过建立电子台账,便于单位或部门对各项工作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既能进行纵向比较,也能横向对比。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各级领导可以随时通过电子台账查看每名馆员对份内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做出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工作更好更快落实。三是评价客观公正。各级领导只需通过检查台账就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每个人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并可通过数据分析比对对馆员个人工作数量、质量、取得的效果等情况了然于胸,作为对个人月、季、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电子台账的四大功能。一是计划。各个馆员年初都要制定工作计划,但是工作思路是否清晰、工作重点是否明确、工作计划如何有效高效地落实和推进是工作计划的重点。电子台账能够清楚地帮助馆员记录各项工作,并按照计划逐步推进,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二是掌握。电子台账的运用可使图书馆领导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每名馆员的工作进展,可以通过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主动查找馆员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三是查验。图书馆领导可通过电子台账及时发现每名馆员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制定相应工作措施有效解决。四是考评。通过电子台账,图书馆工作考核小组可对各馆员工作实绩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作为个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4 今后电子台账式管理的发展方向

(1)力促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借助电子台账,图书馆领导可对图书馆一段时期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行前瞻式课题谋划、项目式细化管理、全程式监控督导、绩效式综合考评,使工作谋划、制定、落实各环节更加有序、规范、有效。(2)继续强化组织领导推进机制。电子台账建成运行后,上至图书馆领导,下至图书馆馆员可形成全面贯通、运转流畅的工作绩效网络和工作推进机制,为促进工作提供有力保障。(3)通过规范管理促使责任清晰明确。一是规范个人台账工作责任分工管理制度,强化个人的主体责任。抓好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落实。二是规范台账责任分工管理制度,强化有关部门督导管理职责。三是建立电子台账督促检查制度。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电子台账进行检查和审核,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对未按时完成的工作限期落实。

参考文献

[1] 贾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J].考试周刊,2012(23):153-154.

[2] 以电子台账促决策落实[J].秘书工作,2012(6):28-29.

[3] 郝忠洛.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促进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