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2015-06-02 13:28李甦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高等学校网络环境

李甦

摘 要: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传统图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受到明显影响。文章从高校对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图书数据资源共享情况、数字图书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用户获取数字图书信息能力以及安全问题等五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信息化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应从加强硬件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开发合适的图书管理系统、提高管理队伍对图书信息的处理能力、加强信息发布、转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职能等六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期更好地推动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 图书管理 网络环境 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b)-0222-02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等限制存储或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也给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适应人们的阅读与学习习惯,满足其对文献信息的深层次需求,并及时向其传递来源广泛、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信息,应该成为当下图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1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图书管理工作当然也不例外,如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的功能、工作方式、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等都已发生改变。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高校各个领域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这也给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以及学校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1.1 对图书管理信息化认识不够

相当数量的高校图书馆对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并不感兴趣,觉得图书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不相关,或者觉得在高校内图书管理工作只能是最后应用信息技术的少数部门。很多分管图书管理工作的校领导以及图书管理工作者认为图书管理工作就是传统的图书查询、借阅、分类、编目、馆藏以及传递等;还有一些图书馆认为购置一些电子期刊、书籍或共享的图书资源后就是进行了图书信息数字化,对纸质图书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建立、网络环境下图书服务等没有考虑。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对图书管理信息数字化认识不够,或者认为进行图书管理信息数字化建设难度大、工作量大,只满足于现有的图书管理工作现状,不愿去学习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

1.2 图书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现如今,进行了图书信息数字化建设的各高校图书馆之间沟通交流过少,导致各馆之间除了共享的数字图书资源外无共享资源[1],如:图书管理软件不统一,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制作标准不统一,数字资源的收录方式不统一等。因无统一而无共享,这就失去了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1.3 数字图书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偏低

没有进行图书信息数字化建设的图书馆,读者只能进行传统的借阅;但有些高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图书信息较多、内容也较丰富,但读者利用率仍较低[2]。读者利用数字图书资源的机率较低,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1)图书馆只是埋头进行自己的数字化建设,并未注重宣传,导致众多读者并不知道学校图书馆有数字资源,或者不知道数字图书资源中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不知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没有及时更新;(2)未向读者详细介绍数字图书资源的使用方法,导致读者不知如何利用,有些读者甚至连数字图书资源登录终端都无法进入;(3)数字图书信息使用程序繁琐,导致部分读者放弃使用。

1.4 用户获取数字图书信息能力较低

数字资源能否被充分利用,和读者自身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有一定关联,如读者是否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否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是否能熟练使用不同的数据库等。虽然多数读者日常工作、生活中能较好地使用多种移动终端上网,但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时,仍有相当部分的读者仅能进行简单的搜索,不会对自己想要的信息进行检索、下载或阅读,部分读者甚至对常见的数据库使用方法都不懂。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总认为这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因而缺乏对读者进行相应的培训或指导;读者获取数字信息的能力低下,也使得数字资源、数图书馆的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1.5 数字图书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很大的便利,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资源数字化后,一旦图书管理系统出现故障,或者遭受黑客攻击,都将可能导致图书管理系统瘫痪、图书信息丢失、图书管理系统或图书信息被篡改等,这将给图书服务设置障碍,甚至危及公共网络安全[1-3]。

2 信息化给图书管理带来的挑战

2.1 对信息化建设理念的挑战

这里所指的对信息化建设理念的挑战,更多的是各高校领导,或图书馆领导,领导认识不足,这是阻碍高校图书馆信息数字化进程的主要因素[4]。有些高校院校领导或图书馆领导认为图書信息数字化就是多配几台电脑、多配几个电子阅览室、多安装一些软件、多购置几套电子图书、多接入几个图书资源库、提高一下图书馆网络速度等,而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服务的提升以及对图书资源数字化、再生等极少关注,这也是许多高校信息化程度较高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

2.2 对图书管理人员的挑战

图书信息数字化后,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就是人员的问题。比如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是否能及时更新?管理人员是否能熟练操作数字化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是否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适应?现实情况是很多图书馆中专业人员较少,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甚至有些高校内将图书管理人员视为后勤管理人员,只能完成简单的电脑操作,对于数字图书信息、图书信息数据库等,许多管理人员都感到陌生;管理上,部分人员只是整日沉浸在对传统的图书借阅、入库等怀念中,对于图书信息数字化后的管理理念,根本无从适应;对于网络安全或系统故障,如没有专业人员,以现有人员的水平,恐难以处理。因而,图书信息数字化后,首先对管理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

2.3 对管理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主要是管理人员直接面对读者开展服务,如图书借阅、文献查找等,服务比较被动,谁来了就给谁服务,缺乏主动性与多样性;另外就是图书信息的整理、收藏,主要是纸质图书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图书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方式大为改变,管理人员与读者可能不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数字信息使得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变得更为简便、快捷,但这并不意味着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为轻松。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存储、检索以及利用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得图书馆必须转变管理模式,着眼于图书资源信息的数字化,着眼于数字图书资源的整理、加工、传输、利用及再生,尽力满足于读者的需求。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坚巨的任务。

3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3.1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硬件配置

只有搞好信息化需求的硬件建设后,才能谈信息化建设,如:计算机、服务器等。部分院校图书馆也具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也在一定数量的电子阅览室,但有些院校的设备是教学上淘汰下来的,或是多年前购置的,陈旧、落后,与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不相符合,导致部分软件无法使用,信息化建设仅停留在图书馆拥有一定数量的电脑上,因而信息服务的许多功能不能体现。为保证图书信息化建设顺利、持续进行,建议学校设置专门的建设委员会、专项建设经费,制定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提升设备利用效率[5]。

3.2 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量爆增,图书信息也不例外,因而单一或少量几所院校图书馆拥有全部图书信息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这就要求必须实现院校间图书馆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共享后可形成资源互补,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的读者需求。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可以不受地域、专业影响,但在共建图书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收集、整理、储存、流通等必须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这也是图书资源能够共享的前提[6]。

3.3 开发合适的图书管理系统

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图书管理系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它应能具有互动性,将图书馆与读者、出版社、经销商等联系起来,比如:设置登录模块、借阅人信息模块、书籍维护界面模块、书籍借阅模块以及书籍介绍模块等[7]。只有建立了方便、快速、合理的管理系统,才能使得数字图书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使用。

3.4 更新观念,提高管理队伍对图书信息的处理能力

首先,学校负责图书管理的校级领导、图书馆馆长等要加强学习,不仅自己要更新图书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还要让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更新观念;同时,还要让其他部门的领导、同事认知图书信息化建设,以获得学校领导、其他部门的支持。

其次,需要加强相关的图书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创造机会使其参加各类培训、学习,补充图书管理专业知识,紧跟图书信息化建设步伐,具有娴熟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图书管理工作。另外,还要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管理队伍对图书信息的处理能力。

3.5 加强信息发布

如前所述,有些院校图书馆已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可是读者不知晓,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图书馆没有做好信息发布。因而,笔者建议做好以下两个方面,让读者及时、充分了解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情况:(1)及时发布信息。可利用网络发布,如:官网、微博、微信[8]等;虽然越来越多的读者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仍有相当数量的读者选择通过传统方式获取信息,因而不能忽视利用海报、黑板等发布信息;(2)信息多样化。发布的信息可以是最新的图书编写、出版、经销信息,也可以是图书馆最新收集整理的图书成果,当然还可以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新闻、最新进展、最新成果等。

3.6 转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职能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一直以“收发图书”的形式被深深的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这种服务模式是被动的、单一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后,网络环境下海量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人们获取图书信息的方式、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应适时进行相关调查,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模式,变传统的“等”为“送”,积极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如可以通过QQ、微信、飞信等将新的图书信息传递给读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得知读者的喜好从而进行相关的推荐[8],通过以上措施,及时有效地将图书信息传递给广大读者。

4 结语

信息技术和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馆藏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图书馆也在逐步走向数字化和虚拟化,因而无论是负责图书建设的校领导、图书馆馆长,还是一般的图书管理人员,都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现代的信息管理及图书管理技术,才能使得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遵民.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08,9(1):278-279.

[2] 孟健,佟晶岩.浅析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 (3):23-24.

[3] 冯静.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科技资讯,2010(11):254-255.

[4] 江立功.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3):62-63.

[5] 张贝.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21):82-83.

[6] 史文峰,李哲,许凤琴.浅谈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7):145-146.

[7] 倪国琴.浅谈如何构建数字化图书管理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6):118-121.

[8] 方胜华,李书宁.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11, 55(23):72-76.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高等学校网络环境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