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80例临床分析

2015-06-05 14:55常俊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氟康唑念珠菌

常俊波

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 泸西 61400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80例临床分析

常俊波

云南省泸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 泸西 61400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及药敏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将接诊的8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合并真菌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感染部位以食道、肺、口腔多见;真菌共计98株,其中45株白色念珠菌,23株马尔菲青霉菌,15株新型隐球菌,6株克柔念珠菌,5株光滑念珠菌,4株其他类真菌;药敏结果显示,马尔菲青霉菌对两性霉素的敏感率以100.0%为最高,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以86.2%次之,其他类真菌对氟康唑与两性霉素的敏感率为70%、100.0%。结论: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多见于食道、肺、口腔,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给予其氟康唑与两性霉素的效果显著。

艾滋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多合并真菌感染,此时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且侵袭性真菌感染与致病性真菌感染均会对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故而有必要对艾滋病现状、感染防治等进行研究,以降低其死亡率[1]。笔者以本院接收的8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8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AIDS/HIV诊断标准 (2005年颁布)[2],真菌感染的诊断则参照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3]。本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4.06±6.52)岁。

1.2 真菌检测方法

1.2.1 标本采集 分别选取患者的咽拭子、肺泡灌液、痰液、血液、脑脊髓、尿液、骨髓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并实施药敏试验,所有患者均行以上检查。首先使用显微镜对采集的标本进行检查;然后将其中部分标本接种在血平板上,在37℃的环境下培养48h;另外部分标本接种在沙氏葡萄糖琼脂 (含氯霉素)和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上,在25℃的环境下培养48h。经纯化后鉴定 (鉴定时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的药敏试剂盒与API-20CAUX鉴定条),期间所用的真菌药敏测定试剂盒同为法国梅里埃提供,内含伏立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氟康唑以及两性霉素。

1.2.2 标本检测 血液标本:将其置于(树脂)需氧培养瓶内,参照阳性反应情况转种沙保弱氏培养基与血平板上;痰液标本:将标本行涂片镜检处理,而后将其接种于沙保弱氏培养基与血平板上;其他标本:对于其他标本的处理可直接将其接种于沙保弱氏培养基与血平板上,期间参照培养菌形态特点、涂片染色镜检为酵母菌样菌对真菌的生长情况进行确认,取菌落制成浊度约为2个麦氏单位的菌悬液,制备完成后将部分置于培养基内 (容量为100μl),将其轻轻混匀后置于鉴定板内,于30℃环境下培养24~72h,参照反应结果对编码数字进行推断,而后使用分析鉴定手册或软件对真菌进行鉴定。

1.2.3 药敏试验 吸取2个麦氏单位的菌悬液(为20μl),将其置入专用的培养基内后混匀,另采用加样器各吸收菌悬液135μl后置入药物试验孔内,于35℃环境下培养24~48h后对结果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感染部位以及占比情况;感染真菌菌种情况;药敏试验情况。

2 结果

2.1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感染部位以及占比情况 本组8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部位以食道、肺、口腔较为多见。其中,有42例(52.5%)患者感染部位为1个,26例(32.5%)患者感染部位为2例,其余12例(15.0%)患者感染部位为3个及以上。见表1。

表1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感染部位及占比情况

2.2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真菌菌种情况 本组80例患者感染真菌共计98株,其中45株白色念珠菌,23株马尔菲青霉菌,15株新型隐球菌,6株克柔念珠菌,5株光滑念珠菌,4株其他类真菌。见表2。

表2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真菌菌种情况

2.3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者药敏试验情况 药敏结果显示,马尔菲青霉菌对两性霉素的敏感率以100.0%为最高,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以86.2%次之,其他类真菌对氟康唑与两性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0%、100.0%。见表3。

表3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者药敏试验情况

3 讨论

艾滋病流行于20世纪80年代,为传染性疾病,具有高死亡率、传播迅速、传播隐蔽等特点,该病由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引起,会对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造成破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对其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情况进行研究有重大意义[4]。

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发病率逐年攀升,其死亡率也不断增高[5]。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真菌菌种多样,常见的为白色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以及新型隐球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为艾滋病患者体内的条件性致病菌,既可引起浅部感染,还可引起深部感染,易对患者的脏器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对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加强真菌检查,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部位以食道、肺、口腔多见,真菌菌种以白色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以及新型隐球菌多见。真菌感染情况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紧密相关,当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增加继发真菌感染的几率,使其病情趋复杂化,进增加其治疗难度,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用于治疗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时,可促使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进行重建,使其继发真菌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6-7]。且本组80例患者中真菌共计98株,其中45株白色念珠菌,23株马尔菲青霉菌,15株新型隐球菌,6株克柔念珠菌,5株光滑念珠菌,4株其他类真菌;药敏结果显示,马尔菲青霉菌对两性霉素的敏感率以100.0%为最高,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以86.2%次之,其他类真菌对氟康唑与两性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70%、100.0%,而马尔菲青霉菌对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的敏感率可达96.4%,可见,对于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者的临床治疗可选取两性霉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此外,当前临床上对艾滋病患者最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为HAART(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且被认为是治疗艾滋病的首选疗法,其主要作用原理为不同类型抗反转录病毒可对HIV生活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攻击,该疗法中包括3种不同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组合而成,进而可对HIV的活性进行抑制。

综上所述,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以食道、肺、口腔多见,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给予其氟康唑与两性霉素的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首选治疗药物。但本文仅研究了艾滋病现症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尚缺乏关于携带者真菌感染方面的研究,其最终的药敏试验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汪亚玲,祁燕伟,武昆利,等.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296例的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10(03):130-132.

[2]黎奇.HIV/AIDS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状况及药敏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20(02):1205-1207.

[3]江华.艾滋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16(03):56-57.

[4]赵兵.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38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16):129-130.

[5]郜桂菊,梁洪远,赵红心.一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多种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0,27(03):316 -319.

[6]刘意心,王敏.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58例临床分析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20(06):429-432.

[7]张岩,田莉萍.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J].中国现代医生,2011,16(33):138-139,148.

R512.91

A

1007-8517(2015)23-0053-02

2015.08.18)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氟康唑念珠菌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病理确诊的肺毛霉菌病五例临床分析
念珠菌血流感染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