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肥胖须当心

2015-06-05 08:33顾锦华
家庭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浑身气短脾气

顾锦华

我们把体重超标称作“胖”,但是仔细观察,胖人也不尽相同:有的人体重虽重,但肢体匀称,肉很紧实;有的则大腹便便,或浑身显得松软。后两类肥胖更值得人们重视。

人之所以会胖,大部分是吃得过多。但是吃得多不一定都胖。人如果能把摄取的食物充分利用,必然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同时又能保持健美的身材。可见,胖人除了吃得多,还因为吃进去的东西没被利用,于是以较为重浊的形式沉积下来,形成了肥胖。

食物之所以不能被很好地吸收利用,中医认为和脾虚有关。胃容纳食物,能够降浊,把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脾负责把食物中的营养精华向上升散,分配到全身。如果脾的功能不好,不能把营养分配出去,积存不动时便形成了浊腻之气;若大量浊腻有形的物质在中焦堆积,就成了大腹便便的体型。

浑身松软的胖叫“虚胖”。这种人安静时都可能心慌气短,稍微一动就气喘如牛,出虚汗,大便也偏稀,这些都是气虚的表现。气虚初期只是动力不足,表现为没有精神、气短懒言等;虚得严重了,身体就开始松散不能抱团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自己“喝凉水也长肉”。气的推动能力降低,机体代谢变慢,就好比传送带运行减慢导致货物堆积一样。所以虚胖的人往往伴随着浊腻物质沉积。另外,气虚的人水液运行得也不好,许多虚胖的人经常下肢水肿。

防治肥胖不外乎药物干预和运动。药物治疗一是健脾气,比如保元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二是增强机体升清降浊的功能,升清可以选荷叶、葛根、柴胡等,降浊可选泽泻、姜黄、大黄等;三是疏肝,就是流通气机,肝气舒畅了,脾气就不容易壅滞。运动项目应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质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减肥,须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等,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消耗脂肪。endprint

猜你喜欢
浑身气短脾气
登布达拉宫(外一首)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牛的浑身都是宝
七七的怪脾气
浑身条纹的斑马
中医药膳让您浑身轻松大便通
一座脾气古怪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