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2015-06-06 10:49王涛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动力学

王涛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王涛

目的 探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对照组(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和嗜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15分钟时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也要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36%和28%,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4%和8%,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安全、见效快、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麻醉方法,值得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瑞芬太尼 腹腔镜 丙泊酚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和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被应用到临床多方面手术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减少患者疼痛的多种优点,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这方面手术中也逐渐被广泛应用,成为了有关医疗人员的研究热点[1]。由于其都是短效麻醉药,它们之间的药代动力学相互补充,在麻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老年患者对这种复合型麻醉药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以及其清除作用也会延长,因而在手术中合适给予麻醉剂量以及随时监测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我院50例行腹腔手术的老年患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之前,在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17±8.2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平均年龄68.36±9.04岁,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67.87±8.6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等方面分布比较差异不显著,可进行本研究,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患者肝、肾、心等重要器官功能均正常;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对阿片类药物或丙泊酚过敏;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本人及家属不同意纳入此研究[2]。

1.3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前30分钟均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连接心电监护仪,常规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然后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患者连接靶控输注装置后,输入患者信息,并设置瑞芬太尼诱导浓度为6ng/ml,丙泊酚诱导浓度为3μg/ml,等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术中保持丙泊酚诱导浓度不变,术前5分钟停用丙泊酚,手术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丙泊酚诱导浓度为2mg/ml,芬太尼诱导浓度为1.5μg/ml,手术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芬太尼的浓度,等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手术结束时停药。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麻醉前10分钟,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1分钟,手术开始后15分钟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15分钟时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也要慢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s,n)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s,n)

注:和对照组比较,xP<0.05;和麻醉前10分钟比较,yP<0.05。

组别观察指标麻醉前10分钟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15分钟观察组(n=25)收缩压(mmHg)116.5±9.5114.2±10.9113.4±13.6x121.3±11.9x舒张压(mmHg)73.9±11.575.3±8.472.1±8.7x74.3±10.6x心率(次/分钟)79.1±5.277.2±7.171.6±6.0xy72.4±5.4xy对照组(n=25)收缩压(mmHg)116.5±9.7117.9±12.1126.5±12.9y129.8±10.4y舒张压(mmHg)77.0±8.678.7±8.485.6±10.8y84.9±8.8y心率(次/分钟)66.3±6.888.4±5.385.4±6.0y87.6±5.8y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36%和28%,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4%和8%,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

3.讨论

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它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也可以造成应激反应,所以术中就要采用血流动力学稳定、见效快的麻醉方法。

瑞芬太尼是新型超短效的阿片受体激动药。静脉给药后,瑞芬太尼快速起效,1分钟可达有效浓度,作用持续时间仅5~10分钟。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是一种奇效迅速(约30秒)、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是在麻醉中迅速复苏,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都具有清除快、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低的特点,尤其是瑞芬太尼将依靠患者内器官功能储备的特点,把药物清除降至最低,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用这两种复合药进行麻醉将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术中给老年患者使用这种用复合药需要根据变化进行适当调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种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都发生了改变。具有关资料显示老年人大脑对这种复合药的敏感性增加,而且老年人循环血容量也会减少,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4]。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比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更适合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研究结果表1、表2显示,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手术开始后5分钟、15分钟时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也要慢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能更好的抑制手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也较对照组稳定,两组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36%和28%,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分别是4%和8%,从术后并发症也可以看出,观察组较对照组适合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老年腹腔镜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安全、见效快、稳定维持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麻醉方法,值得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推广,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1 徐天星,董慧咏,韩伟光.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双通道靶控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0(4):622-623.

2 向波,颜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5470-5472.

3 陈雪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23-24.

4 李春霞.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8):1075-1076.

10.3969/j.issn.1672-4860.2015.05.026

2015-9-2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麻醉科 157000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小儿耳鼻喉手术中的应用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