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脑微出血与高血压及其他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2015-06-06 10:49谢小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脑微脑血管收缩压

谢小娟

老年患者脑微出血与高血压及其他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谢小娟

目的 讨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不同脑血管疾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严重程度、分布规律以及发生率,同时讨论血压与CMBs间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并发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共62例及非脑血管疾病伴发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8例,将其分为脑梗死组(34例)、脑出血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观察并记录每组患者CMBs病灶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平均收缩压。结果CMBs发生率脑出血组最高,为75%(21例),严重程度多为中、重度;脑梗死组CMBs发生率居中,为35.3%(12例),严重程度多为轻、中度;对照组CMBs发生率最低,为7.1%(2例),严重程度均为轻度。经检测共发现CMBs病灶588个,其中231(39.3%)个位于脑叶,332(56.5%)个位于大脑半球深部,25个(4.2%)位于小脑幕下方。经各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对比发现,CMBs病灶数量与患者平均收缩压为正相关关系(r=0.358,P<0.01)。结论CMBs多发于脑卒中尤其为脑出血伴发高血压患者,且深部脑组织病灶分布较多。患者平时平均收缩压与CMBs病灶数量间为正相关关联,这表明控制血压可减少并发高血压的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CMBs的发生率。

脑血管疾病 老年 高血压

脑微出血(CMBs)主要为脑内微小血管病变致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微小出血灶的脑实质亚临床损害。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MRI技术的普及,作为微小血管病变标志的CMBs,愈发受到重视。有学者指出,高龄、高血压、微小动脉病变等均与CMBs的发生关系密切,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高血压可能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CMBs于不同类型的卒中亚型中的严重程度、好发部位、发生率以及其病灶数量与患者平均血压间关系进行分析,讨论老年患者脑卒中CMBs发生与高血压间的关系[1]。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间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并发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共62例及非脑血管疾病伴发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8例,以有无脑卒中及其亚型类别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4例)、脑出血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脑出血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64~82岁,平均年龄73±2.1岁;脑梗死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75±4.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4±3.3岁,且患者均为非脑血管疾病并发高血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同意进行本研究。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患原发性高血压且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者;经颅脑MRI或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且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者;患者及家属同意入组观察者。排除标准:既往曾患脑肿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脑血管瘤等疾病者;除高血压外同时伴有其他重大疾病者;患者本人或家属不同意入组观察者[2]。

1.3 仪器及方法 本研究所用仪器为西门子64层螺旋CT仪,对选中患者行常规颅脑平扫。MRI扫描选用GE3.0 MR机。

1.4 观察指标 观察判定CMBs是否存在: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CMBs均呈边界清楚、质地均匀、3~5mm低信号圆形区域,且周围无水肿存在。需注意与基底节区钙沉积、小血管横断面流空影以及海绵状血管瘤等进行区分; CMBs数量及位置确定:按以下3个区域对CMBs分别进行计数:脑深部区域(丘脑、基底节、内/外囊、脑室周围脑白质区域)、脑幕下区域(小脑、脑干)以及脑叶区域(大脑半球皮质及下方白质)。同时以CMBs病灶数量为分级标准分为无、轻(≤5个)、中(>6个,≤15个)以及重(>15个)。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使用χ2检验对比各组CMBs发生率;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比各组CMBs严重程度;采用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患者收缩压与CMBs病灶数量间关系,记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 各组CMBs发生情况 各组SWI图像上均检测处血灶存在,本次研究中90例患者中35例患者存在CMBs病灶,其中CMBs发生率脑出血组中最高,为64.3%;脑梗死组中CMBs发生率居中,为31.7%;对照组CMBs发生率最低,为13.6%。将各组CMBs发生率进行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1)。

2.2 各组CMBs数量、分布情况及严重程度对比 本研究中存在CMBs的35例病例中共有病灶588个,其中231 (39.3%)个位于脑叶,332(56.5%)个位于大脑半球深部,25个(4.2%)位于小脑幕下方。且各组CMBs严重程度不同,其中脑出血组多为中、重度;脑梗死组多为轻、中度;对照组均为轻度。三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CMBs严重程度对比[例(%)]

2.3 患者平均动脉收缩压与CMBs间关系 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时平均动脉收缩压与平时平均动脉收缩压间呈正相关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r=0.358,P<0.01)。

3.讨论

CMBs多由脑部小血管壁损坏较为严重时血液渗漏所导致,其病理学表现为小血管周围巨噬细胞内血液分解产物积聚。目前关于CMBs具体病因及其危险因素尚未达成统一。国内外诸多文献表明,老年CMBs与高血压间关系极为密切,由高血压产生的微小动脉瘤以及动脉壁玻璃样变为其病理基础[3]。有学者指出,CMBs多发于老年脑卒中患者,且不同类型卒中CMBs发病率也不同,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出血性卒中,占52%~78%;其次为缺血性卒中,占21%~68%。本次研究中,CMBs发生率于脑出血组中最高,为75%(21例),严重程度多为中、重度;其次为脑梗死组,为35.3%(12例),严重程度多为轻、中度,与文献报道吻合。

有研究表明,脑微血管病变与CMBs的分布情况间存在一定联系。累及皮质及以下区域多为淀粉样血管病变;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深部白质分布较多为高血压性血管病。本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患者CMBs病灶可于脑内多个部位同时出现,与文献报道吻合[4];CMBs病灶多见于大脑半球深部,脑叶区域次之,幕下最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为脑深部多为深穿支动脉供血,易受高血压影响而螺旋、弯曲[5]。

有国内学者指出,高血压等级与CMBs严重程度间为正相关关联。国外文献报道,收缩压与CMBs病灶数量间为正相关关系。CMBs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微血管损伤情况越严重,CMBs的发生概率就越高,病灶数量越多。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收缩压与CMBs病灶数量间存在正相关关联,与文献报道吻合[6]。诸多学者研究发现,脑卒中风险可因多发性CMBs病灶而升高。高血压患者可控制血压以降低CMBs的发生,从而减少脑血管疾病的产生[7]。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CMBs发生率较高,且多发于大脑半球深部。患者高血压水平与病灶数量存在正相关关联。因此,积极控制患者血压对伴发高血压的老年卒中患者的防治及预后意义重大。

1 成南,滕继军.并发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5):5-8.

2 彤丹,丁雪,李文红.高血压性脑出血心电图75例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4(4):326-327.

3 黄久仪,王桂清,郭吉平,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积分对高血压患者卒中相对危险度的评估[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5(12): 24-25.

4 蔡琰.高血压的神经并发症[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心血管疾病分册,2011,7(4):38-41.

5 黄久仪,王桂清,郭吉平,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积分对高血压患者卒中相对危险度的评估[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5(12): 31-33.

6 李冬梅,邢振华,卢幸明,等.脑微出血的诊断及病因学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5(1):25-27.

7 董春霞,冯加纯.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4(1):38-39.

10.3969/j.issn.1672-4860.2015.05.033

2015-7-20

绥化市第一医院 神经内三科 152000

猜你喜欢
脑微脑血管收缩压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微出血及其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