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

2015-06-06 07:43郝红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9期
关键词:沙河市电教融合

◆郝红喜

1 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面部署、加快实施。近年来,沙河市教育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每个班级都安装了电子白板或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和补充了学生和教师使用电脑,在提高师生素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信息化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认识,实际使用和维护方面效率不高、不够规范。针对这些问题,沙河市采取措施积极加以解决,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2 存在问题分析

硬件资源相对孤立,缺乏网络互联 2013年,沙河市教育局投入2500万元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学校每个班级安装了电子白板或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极大改善了全市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从笔者随后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走访情况看,虽然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很多偏远地区教师仍苦于只有孤立的硬件资源,网络资源匮乏,阻滞了互联互通,影响了设备有效应用,很少能够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上课。如此,教育信息化在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又在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1]。

信息化设备管理不规范,许多设备闲置损坏 信息化教学设备需要统一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现实中,许多学校只是盲目地不断投入资金引进先进的教学信息化设备,而对这些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也很少开展。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信息化应用培训,许多农村教师在信息化设备应用方面只能望而却步。由于上述原因,造成许多信息化设备因不当操作或日常管理不善等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设备闲置、资源浪费情况比较突出。

信息化认识观念不强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2],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3]。有些领导在观念上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简单地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认识不到教育信息化是多层次发展的系统工程;还有一些领导不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重要性,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领导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很多教师基本上是领导安排做什么,自己就配合做什么,没有发挥出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3 采取措施积极推进

建设教育城域网,完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 为改善偏远山区教育资源匮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高速共享,均衡乡镇和市区教育差距,2014年,沙河市教育局争取财政资金建设沙河市教育城域网络,首先为全市210余所学校建设基本校园网络,再租用服务商光纤网络连接所有学校和教育机关构建沙河市教育城域网。教育城域网建设完成后,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的所有教室和办公室可在高速接入互联网,全部师生可共享沙河市教育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开展网络教研、网上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

建设三支队伍,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正在逐步深入,信息化设备管理、维护和应用培训已经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加强相关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首先,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择优选拔既懂技术又懂教学的骨干教师成立电教中心,再从各学校推荐的教师中选拔两名教师参与教育局电教站工作,在统筹管理和指导下,通过学校电教中心实现对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一指导和管理。

其次,建设信息化设施管理维护队伍。为了加强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教育局通过培训成立了教育信息化设施管理和维修队伍。在电教站统一管理下,分片负责各学校信息化设施维修任务,为设备的良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成立信息化应用培训骨干队伍。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信息化应用培训应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工作之一。面对数量巨大,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按照教学水平和信息技术能力双优的标准选出优秀教师组成信息化应用培训讲师团。通过不断的培训、评比和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

4 着力应用,多措并举

将信息化水平列入校长考评和中小学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 为了激励校长加强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力度,鼓励教师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活动,我们把学校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导体系中,组织信息化推进工作优秀校长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能手评选活动,并要求信息化推进工作优秀校长所在学校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能手承担一定的公开课任务,以便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和辐射作用。

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 为交流融合经验和快速提高融合水平,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观摩课活动。通过活动,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方向和教学信息化环境构建要求,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和方法,解决具体应用中的问题,从而为信息化教学的全面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以赛促用,开展多种信息化应用评选 以省、市电教部门组织的信息化应用成果评选活动为契机,组织了多项信息化应用相关评选活动:为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兴趣,交流学生作品,组织了中小学电脑制作评比活动;组织微课制作评比活动,共收到各学校教师作品200余件,58件微课作品获省级奖,其中11件作品获一等奖;组织参加河北省教育信息化成果评选活动,有23件作品获省级奖,60余件作品获邢台市级奖;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评选活动,有4节课获省级奖,其中两名教师分别代表邢台市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现场赛课活动,分别获得省级一、二等奖;组织参加了邢台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大赛,100余件教师作品获邢台市级奖,三名学生夺得总决赛特等奖、NOC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1]彭红光,林君芬.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39-45.

[2]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有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3):16-28.

[3]杨显东.信息化环境下的有效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0):58-59.

猜你喜欢
沙河市电教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李明璇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沙河市西部山区旅游产业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