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胃汤

2015-06-06 06:21
江苏中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医学家江苏

吴 旭

江苏省名中医

吴 旭

江苏省名中医

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针灸科主任。

单 位:江苏省中医院(邮码:210029)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肾绞痛、肾结石、胆绞痛、胆结石。

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临床针灸学》等专著3部,参编4部,主持省级课题“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针灸医疗器具系列研究获得三项国家专利证书,参加的针药治疗胆石症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学家 江苏 吴旭 针灸通督温阳法

方 名:针灸通督温阳法

取 穴:主穴:肾俞、关元俞、腰阳关、次髎、秩边。配穴:按疼痛放射经络取穴,足太阳经取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经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足阳明经取伏兔、足三里、解溪;足少阴经取血海、阴陵泉、太溪。

功 能: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主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用 法:肾俞、关元俞、次髎、秩边用较轻刺激手法,行针2~3min;余穴施以提插捻转补泻法1~2min,得气后选相邻1~2组穴位接电针仪,选用断续波(以患者耐受为宜),均留针30min。肾俞、关元俞及循经最痛穴加用温针灸。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针完后患者取俯卧位,拔罐于腰部及患侧肢体,15min后起罐,舒适为度。

方 解:本病属中医学“腰腿痛”范畴,典型症状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严重者可伴下肢感觉障碍及腰腿功能障碍。病机乃风、寒、湿、瘀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或气血虚弱,经脉失养,不荣则痛。腰阳关为督脉经腧穴,肾俞、关元俞、次髎、秩边均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循经配穴旨在疏通局部经气,诸穴同用能疏通督脉及诸阳经经气,激发和加强阳气的温煦,推动气血在体内的运行,畅通病变部位气机,促进局部水肿吸收,减轻炎性渗出,以达到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目的。

陆生勤

盐城市名中医

1958年生,江苏东台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主任中医师,教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和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盐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单 位:盐城市中医院(邮码:224001)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胆道系统疾病等。

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副主编著作3部,主持和参

加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获市、县级科技进步奖4项。

关键词医学家 江苏 陆生勤 胆胃汤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志码 E

文章编号1672-397X(2015)08-0037-01

方 名:胆胃汤

组 成: 黄芩 10g,郁金 15g,柴胡 10g,白术 10g,白芍 15g,香橼皮10g,姜半夏 10g,茯苓 15g,延胡索 10g。

功 能:疏肝利胆,健脾祛湿,和胃降逆。

主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用 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15天为1个疗程。

方 解:本病属“胃痛”范畴,据其症辨为胆胃同病、升降失调。胆附于肝,与胃均为六腑之一,同居中焦。六腑以降为和,以通为顺。胆胃汤方中黄芩、郁金、柴胡、疏肝利胆兼泄肝火,白术、茯苓、姜半夏健脾祛湿,和胃降逆,延胡索、香橼皮行气止痛,白芍柔肝。诸药合用胆胃同治,疏肝和胃。能够加速胃排空,控制胆汁反流,减少胆汁反流对胃黏膜的损伤,从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达到治疗的目的。

猜你喜欢
医学家江苏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数读江苏
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女医学家与小说《静影沉璧》
中国医学家首次获诺奖
名医长廊
名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