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没有这种习惯

2015-06-10 01:41郭华元
老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牌桌爬格子玩牌

郭华元

去年春节时,大儿子一家从南昌回永丰老家过年。一天晚上,一位亲戚提议:来打打麻将,一块钱一粒“子”。13岁的孙子连忙说:“表姑,我们家没有这种习惯,一块钱也叫赌博。”13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连声叫好。事后,我问儿子是不是他们平时教的。儿子笑了笑说:“这还用教吗?耳濡目染,我们家几代人都没有玩牌赌钱的坏习惯。”那天晚上,我许久睡不着,想起了我的老父亲……

父亲是县城一个小裁缝,13岁开始学艺,只读过两年私塾,却会讲许多民间流传的故事。父亲老实本分,除了会做裁缝和讲故事外,没有其他嗜好,更不会打牌。

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一针一线,废寝忘食地在店里做工,为了多做两件衣服,他连吃饭都是待家里做好了,才让我去店里叫他。记得有一次,我在去叫父亲吃饭的路上,因聚精会神地看大人们打牌,忘记时间了。父亲左盼右等没见我去叫吃饭,只好自己回家。在胡同里父亲看见我正专注入神地看打牌,便走到我面前,轻轻地说了一声:“看牌当得饱?”当晚,父亲收工回家,并没有责骂我,而是语重心长地说:“儿子,打牌这东西看得多就会想玩,玩得多就会上瘾。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远离牌桌,更不要染上赌博的恶习。”父亲这一席话,影响了我一辈子,也使我受益一辈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弟几人,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做裁缝的兄长、当工人的我、教书的弟弟,但个个都诚实做人,不染恶习,生活得实实在在。

1978年4月。70岁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倒在裁缝案板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可父亲“好学上进,诚实做人,不染恶习”的好习惯却传了下来。也许是受益于从小就有听父亲讲故事的习惯,我参加工作后,业余时间爱上了读书看报“爬格子”。社会上兴起玩牌、打麻将赌博之风时,有不少家庭沉湎于“牌桌”上,我们家就大不一样。那时,我们夫妻俩双双下岗,居住条件差,全家四口挤在一间16平方米的房间里,只有一张书桌。于是我们家常常发生父子三人“抢”桌子的状况。两个读中小学的儿子一放学回家就争抢桌子做作业,我只好深夜伏案“爬格子”。久而久之,我们全家就养成了好学上进的习惯。好习惯成就了我的家庭:我曾被《江西日报》誉为“一位热情的业余新闻战士”:也成就了两个儿子,一个博士后,一个硕士,都是大学教师。如今,这种好习惯又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孙子,于是便發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好学上进,诚实做人,不染恶习”的好习惯使我和我的家人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牌桌爬格子玩牌
“玩相”难看
雨中的故乡
微言微语
机关“笔杆子”素描
黄霑教我写作
道法(外一首)
因4块钱命丧牌桌等2篇
玩牌
输在屁股上
我的剪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