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2015-06-10 03:02邓玲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初中作文真实

邓玲

【关键词】初中作文 真实 素材真实 情感真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52-02

初中生正处于充满生机活力的年龄,我们应该从他们的作文中读到生动多姿的生活以及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在作文中所反映的生活不是拾人牙慧就是胡编乱造,难以看到个性飞扬的风采。不真实成了初中生作文最大的毛病。笔者认为真实是一篇作文的灵魂,只有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才能赋予作文以鲜活的生命。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真实的文章呢?

一、作文的素材要真实

选取真实的素材对于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只有选取了真实的作文素材,学生才能观察得准确透彻,才能表达出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传递出真挚的情感,从而感动他人。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只要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生活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校学生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生活经历本身就很不一样。有学生却说:“我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啊,都是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笔者有着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双重经历,深知二者有着不一样的精彩。学生所看到的“没什么不同”,仅仅指的是学习生活的相似,而没有把目光放到学习以外的不同。比如城市里的孩子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家人去各地旅游,参加课外学习活动(如学弹琴、学跆拳道等),参加才艺表演,宣传环保知识等。而农村学生则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一群群安闲自在的鸡鸭鹅,一间间错落有致的村舍,一缕缕沁人心脾的花果香,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庄稼……这美丽恬静的田园风光,不正是写景状物的好材料吗?养鸡喂鸭、种菜摘果,钓鱼捕蝉……这些丰富有趣的生活体验,不正是写人叙事的好素材吗?你帮我收稻谷,我帮你拔花生,你尝我的五谷粥,我品你的八味粽,这叫人动情的淳朴善良,不正是抒情议论的好事例吗?而那乡俗民情,更是生动有趣、多姿多彩……当笔者把城里、乡下的生活一一挖掘描述给学生听的时候,他们不禁惊呼:这些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呀!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后,笔者顺势告诉学生: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罢了,关键在于大家愿不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一来,学生体会到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阅读面比城市学生窄的农村学生也豁然开朗了。再者,现在城里学生家里大都与农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无疑也为他们拓宽了写作思路。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打开了写作思路,“写什么”的烦恼也就解决了。

二、作文的情感要真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秀的作文往往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有了真实的素材,还得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抒发真实的情感呢?

(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培养真挚感情

所谓的真情实感就是我们对社会、人生、自然、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审视生活,感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说说国家的政策,谈谈社会的发展,议议人性的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听听风、淋淋雨,去走走乡间小道,闻闻野外花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去转转农贸市场或大型商场,看看人生百态……让学生融入生活,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生发感悟。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就容易表达真实情感了。有一次笔者布置作文,要求学生“选取生活中父母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瞬间并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借助课本例文,触发真挚感情

语文课本选取的文章大都是脍炙人口、真情流露、感动人心的好文章,比如《背影》《最后一课》《甜甜的泥土》《百合花》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从而唤醒诱发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引导他们说真言,抒真情,写真文。

陆蠡的《囚绿记》(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中作者的感情随着绿而或喜或忧,起起伏伏,读者的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学习这篇课文后,学生不由自主地被文中细腻的情感所感动。有一位学生在学习《囚绿记》以后受到启发,马上把他养鸟的经历写成《囚鸟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只可爱的小鸟,特意去花鸟市场买回了一个漂亮的笼子,为它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给它美味的食物,可小鸟却只是哀哀地蜷缩在笼子一隅,郁郁寡欢,无法带给“我”一丝的欢愉,让“我”大受打击。最后“我”怒而放鸟,重获自由的鸟快乐地飞走了,“我”的心也因此变得轻松起来。整篇文章一气呵成,生动形象,作者把那种因为鸟的出现、忧郁、绝食和重获自由而起起伏伏的情感描摹得感人肺腑,这得感谢《囚绿记》给了他情感的触发点。

(三)注重细节描写,写出真挚感情

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我明明写的是真人真事呀,自己也深受感动了,可为什么就是感动不了阅卷老师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运用好细节描写。细节来源于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学生只有准确地把握住真切的细节,才能写出让人感动的好作文。

班上有一名学生在作文里写了发生在本校的一件真实的事:“班上有一名同学患了一种奇怪的病,腿脚走路变得很不方便,但他仍坚持上学,每天很辛苦地爬上三楼教室上课,他的精神感动了我,于是我每天主动背他去教室。”作者的精神很感人,但文章却感动不了笔者,原因在于缺少了必要的细节描写。笔者让这名学生好好揣摩朱自清《背影》中“望父买橘”片段的动作描写以及鲁迅先生《孔乙己》中“分茴香豆给孩子吃”的片段,然后重新写作文。修改后的作文让笔者眼前一亮。他在写患病同学的时候,注意写到了患病学生艰难上楼梯的动作与神情,也写了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他是这样写患病同学上楼梯的动作的:“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拖着右腿放在台阶上,再用手将左腿扶上台阶,每上一级台阶,就重复一次这样的动作。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在这样凉爽的清晨,他的校服竟然湿了一大片,紧紧地贴在他瘦弱的后背上。”这位学生采用旁观者的视角写作,让读者似乎也看到了这位同学艰难上楼梯的情景,但通篇并没有出现一个“艰难”的字眼。

除了动作和服饰方面的细节,还有外貌、环境、表情变化及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细节,教师应让学生留意这些细节,并在作文中写出这些细节。一篇成功的作文往往是综合运用了多个方面的细节描写,才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形象。可以说,把握好了细节描写,就拥有了写好记叙文的有力武器,就能让文章鲜活起来。

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真实,才能让学生免除编造作文之苦;唯有真实,才能读懂学生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也唯有真实,才能赋予作文一个鲜活的生命!真实,是作文的灵魂!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初中作文真实
初中作文教学的思维拓展与创新分析
小议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相关问题浅析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