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冈山斗争中汲取“四个全面”的精神力量

2015-06-16 09:44曾艳琴
党史文苑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四个全面理想信念

曾艳琴

[摘 要]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培育起来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今天,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号角已经吹响。这既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以助力“四个全面”建设。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 理想信念  四个全面

“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在当前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像井冈山的先烈们那样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敢闯新路、勇于胜利,坚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曾说,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早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培育起来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它奠定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础,没有井冈山精神,就没有后来的种种革命精神,此后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对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与时俱进发展。

井冈山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精神动力。胡锦涛视察江西时明确指出,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如今的中国已是茁壮成长的一位东方巨人,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推进“四个全面”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二、“四个全面”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的提出,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完整地呈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面从严治党,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战略目标,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过程。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新华网点评:“‘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四个全面”吹响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集结号”,“不仅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令人热血沸腾”。

三、推进“四个全面”建设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

(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精神动力。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习近平同志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是统帅一个人灵魂和行为的精神动力,它犹如高耸的灯塔指引人们前进的方向,尤其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理想信念的力量和作用更加明显。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最低潮的危难之际,怀着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执著追求,克服重重苦难,在战斗频繁、缺衣少食、物质匮乏、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建立起中国革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造性地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培育出中国共产党优良的革命传统,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美丽的蓝图固然令人振奋,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变压力,创新能力与发展需求脱节,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治理现代化目标任重道远……”[1]p1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这是一次豪迈的进军,也是一场艰苦的奋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仅是井冈山军民战胜困难的精神法宝,也是鼓舞和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弘扬井冈山“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像井冈山的先烈们那样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即将到来的一切困难和挫折。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p110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实践经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最核心的内容。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照搬“城市中心论”和“苏联模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有效的组织制度和纪律,开创了一条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从而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这正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光辉写照。endprint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习总书记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务必继续保持和弘扬井冈山“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认真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条件,从而做出科学的规划,以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经济发展。我们要用井冈山精神来激励鼓舞人民在新的形势下奋发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根本保证。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我们党在力量弱小、条件艰苦的环境下开展军事斗争,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靠的就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法宝。毛泽东亲自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朱德等领导人亲自参加挑粮,红军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表率作用下,群众对革命无限忠诚,把一切力量都给予了革命战争。毛泽东曾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3]p1096

在新的历史时期,“四个全面”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地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大的力量。全面小康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李克强总理说,“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只有全社会都知法守法用法,社会生活才能有序运行,法治才能成为中国前进的坚强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能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执政最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培育起来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源头。弘扬井冈山精神,有助于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局面,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助于推进执政党建设,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参考文献:

[1]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2-2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冷 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井冈山精神四个全面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试析习近平总书记对井冈山精神的最新阐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奉献精神研究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