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需求语境下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

2015-06-16 09:46金东英舒国宋
党史文苑 2015年10期
关键词: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金东英+舒国宋

[摘 要] 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精神文化需求状况,找到做好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具有较好的成效和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精神文化需求 离退休干部 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离退休干部(含教学、科研及管理系列的退休人员,下同)是老年群体中的优质资源,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青少年和在职人员的思想政治状况。做好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也是离退休干部永葆先进性和健康长寿、安度晚年的需要。

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文化层次较高,养老金相对较高,医疗卫生有保障,精神文化需求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相应较高。在保证离退休干部物质利益的条件下,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他们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并发挥余热,是做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而新颖的切入点。

一、调研情况及其现状分析

2014年11月,课题组面向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五所高校的离退休干部开展问卷调查,同时还通过座谈、个别访谈等途径了解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精神文化需求状况。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课题组发放问卷调查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调查对象年龄跨度较大、结构较复杂。

1.性别情况。被调查对象中,男性112人、占62.2%,女性68人、占37.8%。

2.年龄分布(见下表)

本项目调研答卷者以66-70、71-75两个年龄段人数最多,分别占25%。

3.文化程度分布。被调查对象中,高中及以下学历33人、占18.3%,大专学历36人、占20%,本科学历84人、占46.7%,研究生学历27人、占15%。

4.政治面貌分布。被调查对象中,中共党员105人、占58.4%,民主党派15人、占8.3%,群众60人、占33.3%。

5.健康状况。被调查对象中,健康48人、占26.7%,一般82人、占45.5%,患慢性病50人、占27.8%。

6.居住方式。被调查对象中,独居18人、占10%,夫妻俩同住124人、占68.9%,与子女同住38人、占21.1%。

(二)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目前,上海高校有5万余名离退休干部,他们长期受党的教育,思想主流是好的。但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转型期,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信息传播手段迅速便捷,思想领域呈现活跃和复杂的状态,离退休干部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当前上海高校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状况主要表现如下。

1.政治觉悟整体较高,但也有极少数干部有所退变。离退休干部长期受党的教育,有的甚至经历过生死考验和严峻的政治考验,绝大多数有较强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对党的感情较深,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也有极少数干部离退休后有所退变,个别党员长期不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党员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调查问卷表明,58%的老同志认为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素质整体较高,极少数人退休后有所退变;37%的老同志认为整体一般,近一半的人与退休前相比有所退变;5%的老同志认为整体不高,大部分人有所退变。

2.社会责任感整体较强,但也有个别干部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离退休干部有忧国忧民的情怀,离退休后依然关心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原工作单位的改革发展,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和正义感。在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学校的改革发展的关心程度中,27%的老同志表示很关心,55%的表示关心,18%的表示一般。问卷中,离退休干部最关心的事项,前三项分别是个人和配偶的身体健康问题、占32%,党内腐败问题、占28%,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发展、占25%。但也有个别干部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只关心个人养老金的多少,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甚至样样看不惯,事事发牢骚。

3.发挥余热的热情整体较高,但也有个别干部不愿奉献。问卷表明,如身体条件允许,83%的离退休干部表示愿意发挥余热和作用。高校离退休干部中离休干部、局处级干部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干部多,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和政治优势,继续关注高等教育和原单位的事业发展,希望老有所为、发挥作用。原工作学校的教学督导、新老教师结对、关心下一代和特邀党建组织员,以及民办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等,为离退休干部发挥专长和余热创造了条件。但也有少数离退休干部发挥余热、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增添正能量的热情不够。

4.对学校、组织的信赖度和期望值整体较高,但也有个别干部游离于学校、组织之外。高校离退休干部习惯于从上级传达、内部报告获得信息,习惯于内外有别的信息来源。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相互矛盾的信息,他们有时感到难于消化、吸收和处理,甚至感到茫然、震惊和愤怒,希望从学校、组织的正规渠道获得有说服力的信息和事实真相。他们有问题、有想法,希望在组织内部交流讨论,即使有“牢骚”也希望对组织“发”。但也有个别干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组织格格不入,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应有的态度。

(三)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问卷调研表明,上海高校离退休干部对目前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比较满意,其中13.7%的人表示很满意,67.8%的人表示满意。但对目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状况不容乐观,9%的人表示很满意,35%的人表示满意,56%的人表示一般或不满意。当前高校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状况表现如下。

1.关注社会生活,希望得到社会认可。离退休干部大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个历史阶段,为党和人民工作了一辈子,离退休后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他们关心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物价等关系民生的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以及社会制度和学校方针政策的合理设计。希望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endprint

2.关心政治生活,希望保障政治权利。高校离退休干部具有较高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他们关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关心及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成就,希望通过阅读文件、校情通报、组织生活、参加必要的会议和节庆活动等方式,保障离退休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您当前最重视的精神文化需求”调查中,30%的人选择政治权利的需求。

3.关注情感生活,希望得到更多关心。情感交流的需求在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您当前最重视的精神文化需求”调查中,32%的人选择情感交流的需求。离退休干部在安享晚年时,子女在忙工作、忙事业,与子女团聚谈心交流的时间少。而孤独的离退休干部需要亲情、友情、关爱和温暖,期盼学校和社区多开展活动,为老同志见面互相问候寒暄、拉家常创造条件。希望学校和社区干部常上门看看,“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对生病住院者探视慰问。

4.重视心理健康,希望更加健康快乐。离退休干部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而且重视心理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衰弱和各种疾病的出现,离退休干部在认知、智力、情绪、沟通等方面有所弱化,容易出现失落感、人际敏感、抑郁症、痴呆症、焦虑症等老年疾病或不良情绪。他们更加需要心理慰藉和满足,保持心理健康和平衡,排除内心的孤独、寂寞和焦虑,希望健康快乐的生活。在“您当前最重视的精神文化需求”调查中,38%的人选择心理健康的需求。

5.参与文化活动,希望充实精神生活。高校离退休干部是一个文化层次较高、注重精神生活的群体,他们参与文化生活、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分享文化发展成果。在“您主要喜欢那些文化娱乐活动”调查中,35%的人选择参观考察,28%的人选择唱歌、跳舞、太极等文体活动,24%的人选择读书、书法、绘画等。离退休干部通过这些活动愉悦身心、培养情趣、陶冶情操,希望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使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二、以精神文化需求为视角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做好高校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当前思想政治状况,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余热,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既帮助解决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需求、新困难,又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永葆离退休干部的本色。离退休干部是青少年的榜样,他们的价值观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在职人员的思想观念。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影响,有少数离退休干部的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动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离退休干部思想迫在眉睫。组织离退休干部座谈讨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离退休干部树立科学的政治立场、思维方法。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深入理解准确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看待、辨别各种价值观念并敢于同错误的思想观念作斗争。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辅助补充作用,继续锤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素养,为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奋斗目标积极传递正能量。

(二)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为离退休干部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解决离退休干部的后顾之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随着“双高期”的到来,离退休干部在生活中出现一些新问题或新需求,希望及时得到关心、帮助和温暖,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使精神更加、舒畅心情更加愉悦。而仅依靠离退休干部工作者的力量已远远不够,需要高校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工会、离退休党支部以及街道、社区等多支力量联合起来,形成网格化工作格局,增强协同服务能力,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与街道社区组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联盟,开展理论学习、形势研讨、养生健身讲座、用药用械和食品安全宣讲会等活动。组织人员看望帮助生病住院老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等,为离退休干部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按照“以离退休干部党建带动离退休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作用,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和居住情况等组织离退休党员与离退休群众结对,低龄干部与高龄干部结对,居住在同一地域的相互结对,使老同志之间互相关心帮助、互相做思想工作,切实发挥离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开展系列精神文化活动,使离退休干部晚年生活丰富多彩。高校离退休干部为高等教育事业工作了一辈子,离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比物质需求更加强烈。举办离退休干部学习研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传达会、校情通报会和组织生活会等,使离退休干部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学校发展规划及成就,保障其基本政治权利。开展离退休干部文化艺术节、养生健身操、诗歌朗诵会、棋类比赛和参观考察等活动,发展老年人的兴趣爱好,满足老同志展示特长、参与文化建设的需求。组织老同志联谊活动,举办老年人养身报告会或交流会,建设老年人心理咨询室和谈心聊天室,使离退休干部得到更多的关心、照顾,满足他们对亲情、友情、心理健康和延年益寿的需求。

(四)为离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优势搭建平台,使夕阳再放光芒。问卷调研表明,大多数离退休干部表示,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愿意出来做点事,发挥余热。高校离退休干部具有丰富的政治智慧、专业优势、行业背景和人脉资源。基于离退休干部的优势和需求,围绕原高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工程等中心工作,进一步畅通渠道、搭建平台。学校通过高级专家延迟退休或返聘、聘任教学督导、参与专业建设、老教授结对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科研关、老教授带队与企业行业共建等,为离退休干部中的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通过关心下一代、特邀党建组织员、指导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为离退休干部中的党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同时引导离退休干部在街道社区发挥作用,担任市区讲师团成员,为市民宣讲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的思想理论;担任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和谐社区建设,使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发挥余热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三、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近几年来,从精神文化需求的视角做好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离退休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更加认同,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加理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通过保障离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丰富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离退休干部更加理解认同党的方针政策,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事物的认识更加理性。离退休干部的理解、宽容多了,抱怨、牢骚少了,呈现出一种更加和谐的局面。

(二)离退休干部对学校的工作更加满意。离退休干部的满意度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通过请校领导通报学校发展情况、组织离退休干部来校过组织生活、参加学校相关活动等,以及为离退休干部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离退休干部深入了解了学校发展情况和成就,向学校提出的诉求也及时得到回应,切实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温暖,感觉自己依然是“学校人”。

(三)离退休干部的精神面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围绕离退休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系列精神文化活动,离退休干部有了展示个性、兴趣和发挥优势的平台,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感到越活越年轻。

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党的教育事业能否继往开来、有序传承的大局,关系到这部分教育资源能否尽可能多发挥作用的问题,也关系到离退休干部如何安度晚年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谨慎、耐心地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马小茹,张全省.社会转型时期人的精神需要共生理念支撑[J].社会科学论坛,2010(6).

[3]李大兴.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2(4).

[4]陈秀红.对加强高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责任编辑 马永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促进老干部队伍稳定
军队离退休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