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2015-06-17 15:51张振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益学习方式兴趣

张振文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实了物理的教学内容,激活了物理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解放了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关键词】兴趣  学习方式  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实了物理的教学内容,激活了物理课堂,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解放了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一、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冲突,保持学习持久的动力

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1.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解放教师,激活课堂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变式教学,可以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在《电功率》一章的复习时,老师用多媒体投出题干:小明家的电能表表盘上标有“220V 10A”、3000r/(kW·h)等字样,若小明家现装有“220V 60W”电灯5盏,“220V 100W”电灯1盏,100W电视机1台,110W电冰箱1台。一次他在电路中单独接入一只电饭锅时,测得表盘转300转用时间8分钟。然后教师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或解决哪些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形成方法,生成能力。

2.信息技术有助于营造师生和谐共处的平等意识和氛围,打造快乐有效课堂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赏识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这一章时,教师播放Flash动画,使学生能够看到实物,依次听到水流声、汽车喇叭声、蝉鸣声、青蛙声、犬吠声等等,然后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喉部说“啊……”体验感觉,学生注意力集中,愿学乐学,从而轻松愉快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然后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教师分别用多媒体播放李娜版的《青藏高原》和赵鹏版的《在水一方》,让学生说出两首歌曲在声音方面的差异,能顺理成章知道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更乐于参与。

3.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问题生成的直观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多媒体特有的音、视、图产生的效果,可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生活情境: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成倒立的像,所不同的是: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要离放大镜比较近,可见,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什么有关系?二者有什么具体关系呢?利用多媒体课件质疑,具体、直接、自然,然后通过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步骤,从而有规律的总结归纳,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有助于化解教学难点,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1.信息技术有助于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建立物理模型,降低难度

在教学中,适时引用各种媒体资源,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可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化难为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兴奋状态。

如磁感线的认识、发电机工作原理等,这些物理知识在课本上虽有图解,但学生却难以直观体验,若以动画模拟创设情境,建立物理模型,将知识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快乐中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2.信息技术有助于理清物理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攻克易错点

在学习《功》一节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一同学用50N的力,将一个5N的足球踢到30米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1500焦

B.做功150焦

C.没有做功

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计算做功的多少

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做出人踢球时的动画,形象直观的展现物理过程,一目了然,从而对力做功问题理解透彻,更是触类旁通,简单明了。

3.信息技术有助于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因地制宜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学情和思维的真实反映,是学生知识和技能弱点最直接的体现,教师要敏锐的捕捉到这一“机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借用“问题”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学生会有精彩的表现。如上习题课时,选择好典型例题,例题尽量是一题多解、一题多问或一题多变,对于例题,教师可以这样处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问题,小组内互帮互学,共同达标,共同提高。这样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查漏补缺,马上有针对性进行补救,化难为易,实效性强,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信息技术有助于增大课堂教学密度和节奏,提高教学效益

在复习《电功率》一节时,建立知识网络是一轮复习的重点之一,因此教师利用学案,让学生课下填写知识结构,并进行回忆,课上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边提问,一边建立知识结构,快捷、清晰,解放了教师,虽然课下老师准备工作劳累了些,但是课上老师轻松自如,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思考、去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效益学习方式兴趣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