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2015-06-17 15:51唐兰凤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反思初中历史

唐兰凤

【内容摘要】历史探究学习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突显、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探究学习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时也应该积极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在把教材中的历史现象了解透彻的基础上,扩宽阅读范围,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和事件,形成自己的评述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探究学习  实践  反思

探究性学习是现今素质教育大势推行阶段所极力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也运用探究学习方法,更加有效地让学生融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一、课前自主预习

探究学习充分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历史学习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从课前预习开始。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前对历史知识进行了解,并且通过了解从而发现问题,在课堂正式学习时学生便能带着问题去深入探究历史问题,到达学习效果。例如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中的“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学生看到这篇课题,对“春秋战国”这个字眼就应该产生关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着哪个年份?”“春秋战国时期都有哪些历史事件?”“春气战国时期究竟有什么纷争?”……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中可能产生的疑问,这些疑问也帮助学生在课前便做好查询资料的准备,学生在大致了解历史事件后再在课堂上刚跟从老师深入理解,掌握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因此,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预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就是探究学习最根本的一步。

自主预习也是充分了解历史人物的阶段,比如“秦王扫六合”这一课,“秦王”便是课题的主体,学生对秦王的了解直接关系到对“扫六合”这个事件的认识。“秦王是什么人?”“秦王为什么要扫六合?”“秦王是如何扫六合的?”……这些问题就是切入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难去搜寻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也就对“秦王扫六合”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在深入学习过程中便也能更加容易去理解了。作为自主探究学习的最初一步,课前自主预习提供给了学生大量的机会去了解更多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内容,帮助他们认识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中自主思考

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是推动学生学习历史、掌握历史的关键。思考问题的过程带给了学生思维运用的空间,从而帮助学生对历史问题产生质疑,并且通过质疑而更深刻地去认识历史。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一课,宋代的社会风貌是繁荣热闹的,学生学习这一课时会想到:“为什么宋代会出现繁荣的风貌?”“为什么这种风貌在其他朝代没有体现出来?”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可能会想到的问题要及时作出提示,促进他们去自主思考。针对学生对宋代社会风貌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妨让他们去了解宋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这些原因就是分析历史现象最关键的因素。学生在自己思考后会明白,原来宋朝有着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政治局面也相对宽松,文化自由发展的局面也十分突出……所以这些原因形成了独特的宋代的社和风貌。这一系列过程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经过学习和思考而得出的结论,帮助学生更根本和全面地去了解历史,分析历史,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

还比如学习“君主集权的强化”这一课,学生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同样能够思考出一些问题:“为什么皇帝要强化群主集权?”“君主集权强化的目的是为什么?”……在这些问题的催化下,学生深入思考,根据教师对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形式的提示来联想问题的答案,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中进行探究学习,努力形成自己历史认识的现象,极大锻炼了学生探究思维的运用能力,促进他们对历史乃至任课学科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改善。

三、课后自主创新

历史课堂虽然是一个严谨地阐述历史事实的课堂,但是教师通过教学手段创新能够将死板的历史学习变得富有活力。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也要保持着创新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批判问题,在这种基础上才能创造性运用历史知识去认识更多历史问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课,对抗日战争的评述有着各种言论,而对于一名初中生而言,对抗日战争需要到达一种了解的状态。教师在讲解这篇课题时,为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除了要求学生对抗日战争了解外,不妨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抗日战争对日本民族有影响吗?”“抗日战争胜利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哪些精神?”“怎样去对待现今的日本民族?”……这些问题能够加强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事实的了解,更促进了学生对这些教材上并没出现的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脱离任何言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总结出历史现象的实质问题。这个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从教材中走出来,用更加广阔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现象,归纳历史性概念,形成对历史的客观评述观,同时也深化了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 许静. 论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化[D]. 重庆师范大学,2005.

[2] 郑丽霞. 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反思初中历史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地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office2010教学之我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