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和对策

2015-06-17 03:51鲁丕霞王沁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问题小学语文

鲁丕霞++王沁

摘 要: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活动的结果。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学习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的管理与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且还是教育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具体体现。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问题。通过反思,总结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主体混淆,教学内容化,表达不规范和忽视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问题;对策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理清教育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三者的关系

整个教育目标体系由低到高,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和人的发展。三级目标每一级隶属于上一级,并以前一级为基础,相互包容,三者属于从属关系。教学目标是最基础的层级目标,其内涵最为丰富。教育目的、课程目标都必须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得以实现。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发挥着中介作用。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按课程目标进行,并且教学目标中也体现着课程目标。同时课程目标的制定又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课程目标中包含着教育目标。无论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最终都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学目标设计的三个要素

一般来说,确定教学目标主要考虑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三个方面的要素。课程标准是相对宏观的目标,不是上一两节课或学一两篇文章就可以达到的,它是教学的总设计图,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服务于课程目标。教材既是实施课程目标的具体媒介,也是教学目标设计的落实点,没有它,课程目标就成为空中楼阁,教学目标就成为无本之木。不管课程目标还是教学文本,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所以学生成为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以及他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关注的核心。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要进行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三个步骤。

3.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规范教学目标有利于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教学目标应明确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后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也就是学生具体得到了什么,并规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以便于以后测量。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有助于以后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和测量。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四个因素。(1)行为主体。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2)行为动词。指学生完成某一学习活动所执行的动作。行为动词必须是明确、可测量的。(3)行为条件。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4)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这四个方面也称为教学目标的四要素。

二、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部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即是: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明确、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准确理解把握教材。教学目标要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万不可千篇一律,照抄照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高度决定视野,目标准确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度,如果目标迷失或定位不准确,带来的必然是教学效率的低效或无效。但在实际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的管理与学习活动的方式,而且是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定位不够准确,许多教师将课程目标照搬或完全等同于教学目标,有的甚至将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拆分为许多条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主体混淆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有些教师把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视为教师,把教学目标仅仅视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文章的主旨,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是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者。事实上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自然形成。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预期达到的结果,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体,而不应把主体错位为教师。

3.教学目标等同于教育内容

很多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其等同于教学内容,只关注教学内容——“教什么,学什么”,而对真正的教学目标——“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重视不够。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是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情感方面。

4.教学目标表达不规范

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存在表述不准确、表达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1)行为动词模糊,笼统难以操作。例如,用“理解”“掌握”这些词全凭教师的经验判断来设计,无法明确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应使用“背诵”“辨认”“区别”“概括”等可检测的动词。(2)缺少行为条件。一些教师的教学目标中没有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只是简单地阐述了行为内容。(3)没有表现程度的陈述或限定,这就不能确定学生要达到的明确水平。

5.忽视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

虽然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都会运用三维学目标,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就单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描述,而忽视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联系与整合。将知识、技能、能力目标分割理解,将过程方法目标认为是教学方法手段,认为是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的活动过程或活动内容,而不是活动结果。

三、改进措施

1.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不是陈述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应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直接依据应该是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收获了什么,具体的进步怎么样,而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任务,教了哪些内容。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这实际上是我们目前倡导的学习目标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先生提醒我们:“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2.目标设计以课标为基础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要把握课程目标,在此前提下研究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将课程的总目标与具体的内容标准融为一体,使课程目标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和操作基础。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一定要进行课标分析。但同时要注意课程目标不等于教学目标。

3.目标设计要具体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或要点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它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教学目标是指针对教学内容或要点,有组织、有步骤、有策略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行为变化,它主要回答“达到什么或学到了什么”的问题。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或要点之间有联系,但其本质有明显的区别,不能把教学目标与教学要点画等号。制订教学目标要把这些内容具体化为包括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等可操作的标准。当目标向学生传递了在教学之后他们能做什么时,目标就是有用的,如果目标陈述模糊,那么它们就不大有用。所以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表述是极为重要的。

教材从实质上规定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课文时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文体、语言表达等有所分析和考虑,在单元说明或课后习题中也对文章的教学内容重点有所提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对读者产生的精神影响、价值引领等,体现教材的人文性;熟悉课文言语表达形式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等方面有独特功能,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

4.目标表述要规范

规范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表现程度,其中行为主体是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有两类: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知识和能力”维度应尽量使用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使用“背诵”“辨认”“区别”“概括”等动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大多要使用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往往是“感受”“养成”“树立”,这些动词往往比较抽象,缺乏操作性,因而在表述时,要明确具体的方法、途径,也就是要有行为条件,只有通过一定的条件目标才得以实现,同时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要明确表述。

5.注意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

课程的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而是指同一事物学科素养的不同层面。课程目标所包含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层面的教学目标,就是要立足于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会学(过程与方法)和乐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目标编写时不仅要有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还要有对学习认知行为、学习态度的编写要求,在一个教学目标中同时体现了行为目标,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性目标相结合的综合效应。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整合,注意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张桂林,袁开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3).

?誗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问题小学语文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