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班化的小学数学形成性评价研究

2015-06-17 03:57潘丽华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小班小学数学

潘丽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与评价紧密相连。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价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及学习成果,有必要进行一种更好的评价,即建立多样化的、以学生为本的、注重学生个别差异的形成性评价模式。而小班化作为未来小学教学的班级模式,其人数少的优势与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有着极大吻合,使其操作更方便、效果更突出。探究了目前小学数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对应的原因,探索形成性评价在小班化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形成性评价;小班

一、基于小班化的小学数学形成性评价概述

1.基于小班化的小学数学形成性评价概念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小班化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只笼统地认为:减少班级学生人数,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教,学生能够更好地学的一种未来班级发展趋势。本文所研究的小班化教学模式是指在班级人数方面上相较于当地一般班级人数较少,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班级教学模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笔者回顾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经历,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主体单一,功能偏差,内容单调,方法单一,侧重偏失,标准绝对,时间错失等问题。

2.问题分析

(1)评价主体上的问题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主体绝大多数都是由教学人员(教师等)和评测人员(教育专家、试卷编写者等)组成。这样单纯的一个评价模式,不仅无法避免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更存在评价结果在科学性和严谨性方面上的问题。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校和老师对评价需要多主体参与的认识不够,却片面地要求,从而导致了形在神散的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过分强调多主体,在一些无需多主体的内容上(如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方面)也要求多主体参与。

②单纯地认为多主体评价就是多个主体进行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作用。

(2)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功能上的问题

我国的教学评价的功能自古便注重选拔,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和如今的考试、升学制度,都过分重视了教学评价的甄别好坏、选拔优良的功能,单纯地为了评价而评价,缺乏对于评价功能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试想,如果老师只一味地看重成绩,有些学生或许会在内心产生一种自己无论怎么学都学不好数学的想法,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放弃数学学习,甚至放弃学习。

(3)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内容上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内容上,却没有相似的规定,常常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内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3.成因分析

(1)教育环境刻板

在我国教育评价的方式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而作为教育主导的学校和教师,在教育评价方面没有自主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实施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长此以往,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便被扼杀了。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的集权性政治体制使得评价体系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它通过僵硬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由上至下、一层一层地实现着对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的严格管理和控制,而留给个体或学校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是极其微小的。

(2)社会价值偏差

市场经济下的人们更多的是把“效率”作为判断价值的唯一标准。受此影响,人们把教育看成是模式化“学习产品”的社会大生产,对“产品”的评价也形成了等级的分类,评价目标窄化为学生的学业成绩。为此,升学率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唯一指标,这种外在的社会功利价值主导了教学评价价值的选择及其导向。

传统的教育,都是以分数来论成败,以分数来论英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是社会、学校乃至教师的当务之急。小学数学的教育,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只有在这样的教育观的引导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才会充分考虑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参考文献:

[1]唐颖程.浅谈新课标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9(09).

[2]江明.对学生学习评价应注意的问题[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3(0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潮兴兵,黄天成,魏建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下视角下的教学评价[J].教学与管理,2008(06).

?誗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小班小学数学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