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展现学科魅力

2015-06-17 05:05赵生武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角猴王时针

赵生武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改革被显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来呢?这就需要教学的组织者精心设计课堂结构,使学习变为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故事、童话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新课引入时,设置巧妙的学习情境,恰到好处的找着切入点,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

比如,我在教学“算盘的初步认识”时,先问:“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学生兴趣盎然地回答:“喜欢。”然后出示谜面:“一家分两院,两院子孙多,多得倒比少得少,少得倒比多得多。”学生开动智慧的脑筋,骑着思想的野马,猎取谜底,短暂的思考后,有人举手发言,猜出了谜底:算盘。部分学生豁然开朗,但部分学生眼睛里布满了问号。我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理解的,该生又接着回答:“因为算盘分上栏和下栏,上珠少,下珠多,一个上球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说明多得倒比少得少,少得倒比多得多。”回答很精彩,既猜出了谜底,又道出了算盘的基本构造,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轻松自然地认识了算盘。

兴趣是无意注意的杠杆,激发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特点不断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育。

二、设计适当的活动方式,诱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新知的学习中应设置恰当的活动方式,诱导学生主动探究,重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使课堂成为充满探索、充满激情、学生生动发展的场所。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事先给每组学生发了三张完全相同的圆片。然后编了一个个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猴甲1块,猴乙见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猴乙2块。猴丙更贪,它抢着说:“我要3块,我要3块。”于是,猴王把第3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丙3块。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说猴丙分得的多,有的说3只猴子分得的一样多。“到底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呢?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圆片试分一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得出猴甲分得这块饼的,猴乙分得这块饼的,猴丙分得这块饼的,在圆片上已反映出==。“那它们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规律呢?”经过自主探索,学生会很快找出分子、分母分别有什么样的关系。此时学生脸上都露出成功的喜悦,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自己得出的结论,自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重视实践性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性

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具和学具的直观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坚持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从培养观察能力着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因为观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形象思维是探索活动的准备,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比如,学完角的分类后,学生已有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拿出钟面,“在钟面上你们能发现什么?”学生你争我抢地回答说:“3时整与9时整分针与时针成直角,6时整分针与时针成平角,12时整分针与时针成周角,而且时针每经过1小时都与分针形成2个直角、1个平角、1个周角。”从学生的回答中显示出我的准备有些不足。单一的钟面蕴含了如此多的数学知识,是否还有其他奥秘呢,让学生去想象、去探索吧!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以崭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使课堂真正成为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殿堂。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平角猴王时针
画时针
挑选新猴王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余角、补角与对顶角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挑选新猴王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计算钟表角度有方法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