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魅力习作课堂初探

2015-06-17 05:07刘俊丽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魅力课堂策略

刘俊丽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策略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充满写作激情。可以建立阅读银行为作文打下基础;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拓宽练笔形式为学生搭建发表习作的平台。

关键词:生活化习作;魅力课堂;策略

近来学生“撒谎作文”现象备受关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长孙宏艳认为学生写作文经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方面是缺少生活体验,做不到有感而发;另一方面是也与学业要求有关,作文也有标准化倾向,学生的作文成了“新八股文”,写作时需要的体验、情感、思考等能力慢慢被标准化磨掉了。所以不少学生开始“撒谎”,但是“作文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创造生活化魅力课堂至关重要。创造生活化习作魅力课堂的策略有哪些呢?

一、建立阅读银行,为作文奠定基础

阅读与写作,本来就是“吸收”和“倾吐”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对这种关系的精辟概括。阅读重于写作,写作是基于阅读的写作。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呢?我为学生建立了阅读银行,鼓励学生从名著、杂志、报纸和同学的优秀习作中寻找零金碎玉,利用各种形式展示交流,如:美文配图评比等,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落后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从积累丰富的同学处借财宝。

这里所指的阅读是广义的阅读,生活是一本大书,哲思妙语无处不在。电视新闻联播、微信、周围人的金玉良言或个性化语言……经典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听到好句子马上记下来,以备日后写文章用。我每天上课前几分钟以“我发现了”为话题请小记者发布收获。

阅读银行为作文提供了积累,学生有了积累,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

二、拥抱多彩生活,让学生乐于表达

“写作无难事,只要真、小、新”,要出一些接地气的题目,让学生对着话题有倾吐的欲望。

1.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课堂

人的本质,是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如写景系列:春天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走进田野随手拍美景、画美景,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写作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描绘美,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个片段,可以是一篇文章。

2.设置学生体验生活的课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鼓励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如,走上街头当小交警和环保义务宣传员,参加志愿者活动,调查社会热点问题……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奇妙的体验走进学生心田。

3.布置独特作业引学生感悟生活

“文字写到最后,不见技巧,只有思想。思想的深浅,决定了文字的深浅。思想的独特,决定了文字的独特。不要让文字技巧禁锢了学生的自由、灵动!”生活化习作课堂为学生布置深入感悟生活的个性化作业。如,“六一”儿童节时布置采访任务,采访各年龄段人们的童年生活、儿时理想等。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现前辈生活艰苦,现在要珍惜幸福生活,理想的实现要靠努力等感悟。这些别具匠心的设计促使学生的习作迸发出智慧的光芒。

三、拓宽练笔形式,点燃写作激情

生活化习作课堂要广开练笔途径,为学生搭建广阔的练笔平台,用学生自己的佳作来示范,课堂上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讲评修改来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使作文升格,优秀的作文推荐发表。

再现式习作、即兴式习作、书信大赛、故事接龙、文章美容院……多样的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容易让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习作,也增加了课堂的魅力。

管建刚在作文革命中说:“发表,既表明写作者的才华被认可,又象征着写作者的目的和荣耀,就是想要拥有在公众面前言说的能力和资格。一个写作者看到自己的文字和名字出现在报刊上,既兴奋又激动。这兴奋激动,是因为发现自己拥有了另一种说话的方式,而一个人的声音传得多远、多久,就证明这个人的影响力有多远、多久。同时,获得这一别样的说话方式的权利感、成就感,又刺激着写作者以更好的姿态从事写作。”用各种方式让“升格”“出格”的习作拥有真正的读者,途径有:老师当众示范读、班级墙报刊登、学校佳作苑展示、推荐给报纸杂志发表。习作发表了,学生就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萌生写出更优秀作文的热情和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写作能力集中表现为对生活的还原和升华能力,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造生活化魅力课堂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把学生培养成感受细腻的人、观察力敏锐的人、思维敏捷的人、有鲜明个性的人、充满正能量的人、有自我价值判断和独立见解的人。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魅力课堂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打造魅力小学数学课堂
巧用教育软件,增添课堂魅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