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2015-06-17 05:50姜清云朱良平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增效减负小学语文策略

姜清云+朱良平

摘 要:受新课改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实际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此,学校要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实现增效减负。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效减负;策略

小学语文是母语课程,在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下,很多家长或者学校片面看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提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后训练,从而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起到反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形式比较单调

目前,很多小学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形式单调,学生在学习中感觉负担较重。同时,小学生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的年龄阶段,枯燥的学习形式难以激起其学习兴趣。

2.受考试模式的影响比较大

学校教学工作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比较大,升学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教学质量考核的铁标准,小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家长比较看重学校的声誉,尽量为孩子选择升学率高的学校。因此,这些学校为了升学率,也会为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加大了学生的负担。

二、应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的措施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新课改对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规定,需要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得以落实。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在语文课堂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不仅可以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还可以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2.课堂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适当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枯燥,实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因语文教学画面感比较强,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3.建立互动的教学模式

增效减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小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其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语文的实用性比较强,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转变课堂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小学生是小学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可塑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此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振速.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7).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增效减负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