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环境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措施分析

2015-06-18 07:12马雪松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经济环境会计基础

马雪松

摘 要: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行业必须加强管理,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要结合国家政策与法规,对会计制度进行优化。会计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加强学习,合理应用先进的会计技术方法。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构成之一,也是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保证会计人员操作行为的规范性,可以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还可以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本文对新经济环境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措施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环境;会计;基础;规范;措施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率,掌握企业的运营现状。本文对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措施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发挥出会计人员的职能,保证分工的明确性。会计部门是企业的重要组成,其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着较大影响,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保证经济活动的透明化管理,还可以对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完善,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会计报表绘制的质量,才能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划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宏观调控,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会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以及资产有着管理作用,可以对企业未来的规划提供参考与指导。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资金,做好资金的投入工作,要保证经济管理的合理性。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基础的环节,其可以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客观的记录与分析。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生成会计资料,加强基础工作的规划管理,可以明确会计人员的工作,还可以保证会计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会计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只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保证会计秩序的规范性,可以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的进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需要制定相关法规制度,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会计工作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技术能力,要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有着管理与约束的作用,其必须在工作中更加谨慎认真,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还要保证会计流程的正确性。会计基础工作很多,会计人员需要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还要加强对会计信息的利用,要避免出现信息失真问题,要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还要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会计基础工作中的不规范问题

在当前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由于会计管理正从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所以,会计工作的目标以及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要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还要结合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做好会计规范化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会计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我国会计行业中,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等方面,由于会计管理水平不高,会计工作秩序比较混乱,所以经常会出现原始凭证不完整、会计资料不健全等问题,在项目核算中,采用的核算方法比较混乱,会计制度存在漏洞,使得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很难得到保证,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下面笔者对我国会计行业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1.出纳人员资质问题。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存在出纳人员无证上岗的问题,有的企業由于规模比较小,人员不足,出纳人员是由亲属担任的,而其并不具备相关资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与学习,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纰漏,所以,我国存在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有的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责任心也不高,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处理会计科目时存在偏差,使得企业的收支经常出现不平衡现象。会计人员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强,所以无法确定权责关系,对税法的相关条例也不够了解,这影响了企业的健康经营,使得企业在发展与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

3.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企业的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管理,但是却忽视了财务核算以及会计核算工作,这也使得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存在较大的漏洞,使得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在支出资金时并没有做好登记,所以在对账时经常会出现帐实不符问题,有的原始凭证在登记时不够规范,所以缺乏法律效力,有的票据填写比较随意,单位名称不全或者报销手续不够齐全,给会计核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一些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采用的是手工记账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

4.会计监督不到位。企业在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时,需要做好内部的监督工作,要保证会计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性,制定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改善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措施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要解决信息失真问题,还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要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职能对会计工作进行宏观调控,还要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有序的进行,还要加强内部审计,降低企业的存在的风险,一定要认识到会计失真现象出现的原因,还要对法律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1.重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搞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要抓好宣传发动,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会计行为的规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确保国家法规的实施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具有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考核,能够促进单位健全科学、规范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能使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普遍地得到提高。

2.完善会计管理体系。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及所属行业的行业特性对其现有的会计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企业要根据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及相关的处理流程,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吻合的内部会计制度体系,以便于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与规范,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供规范化的制度保障,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始终处于会计准则与会计管理制度的要求之下,规范化进行。

3.加强会计的监督检查。上级部门对所属单位会计工作基础工作检查要定期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和解决保证监督效力的发挥和检查结果的落实。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经验,要给予奖励并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对于检查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要分析其性质,不科学的要研究解决,不合理的要指导纠正,违法乱纪的要严肃处理。

4.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为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的聘用,再经过岗前业务培训。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专家队伍,兼顾新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达标验收的双重职能。会计管理部门建立会计人员上岗备案制度,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实行岗前培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可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可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经营。在会计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约束,要保证其操作的规范性,还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与进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企业需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要加强内部监控,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降低企业在经营中出现风险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张露.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

[2]郭小峰.浅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

[3]葛文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

[4]李彤洲.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及改进途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

猜你喜欢
经济环境会计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新疆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研究
浅谈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的影响
现代会计发展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分析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