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长征精神 谱写小康华章
——仁怀“三大途径”创建全面小康示范市

2015-06-19 15:01文丨陈李福东陈连忠
当代贵州 2015年2期
关键词:百强县仁怀仁怀市

文丨陈 飞 李福东 吕 跃 陈连忠

传承长征精神 谱写小康华章
——仁怀“三大途径”创建全面小康示范市

仁怀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引导工业健康发展。图为花园式工厂。(仇国钰/摄)

文丨陈 飞 李福东 吕 跃 陈连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仁怀市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三大途径攻克薄弱环节、消除农村短板、实现“三个不能代替”2014年“三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仁怀市不仅是一片醇香的天空,更是一方红军长征途中曾战斗过的英雄热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仁怀市传承长征精神,肩负时代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正迈向全省潮头,曾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国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93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86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仁怀市重视“硬”指标,更重视“软”指标;重视经济指标,更重视民生指标;重视“数据”指标,更重视“感受”指标。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三大途径攻克薄弱环节、消除农村短板、实现“三个不能代替”,2013年,仁怀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2%,2014年“三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仁怀市委书记张翊皓说:“不含水分、上级认同、群众认可、经得起检验的高质量小康,城乡一体、利益共享、以人为本的‘和谐小康’,才是仁怀人小康的现实模样!”

发展经济筑牢小康社会建设基础

工业是仁怀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仁怀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把经济开发区、名酒工业园区和茅台古镇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主战场,不断推进白酒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工业经济逆势发展。

仁怀市引导工业向园区集聚,全年新增入园企业92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亿元,新增酱香型白酒产能7万千升;加快整合升级,成功引进娃哈哈领酱国酒、祥康集团、贺天下酒业等战略投资者;深入实施“一大十星”和“工业小巨人”培育工程,培育税收上亿企业6家;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深入开展“酱香白酒中国行”活动,仁怀酱香酒知名度、影响力不断加强。

农业虽然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但却是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此,仁怀紧紧围绕“强基、转型、增收”主线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立体发展等方式,在巩固发展有机高粱的同时,大力发展精品水果、蔬菜、苗木、畜牧养殖等产业,并重点抓好现代生态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通过结构不断优化和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全市创建市级养殖示范小区5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家;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招商引资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5亿元,入园规模农业企业6家,东升农场、台湾生态农业园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市粮经比达到3.5:6.5,农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小康认同

民生发展相对滞后是仁怀市长期以来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仁怀始终把民生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和发展教育、就业保障等社会事业,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推进民生事业跨越发展。

推进“六项行动”计划,消除农村短板。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仁怀市对“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进行任务分解,从2013年起分三年阶段性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量,确保在2015年底前各项建设任务完成90%以上,真正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截至2014年底,仁怀市共完成投资15620万元,解决农村13.7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投资10376万元,实现城乡供电覆盖率100%;已建成通村油路239公里,改造县乡大道67.2公里,完成村组路面硬化8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402.7万元,开通30个行政村无线宽带和30个行政村有线宽带,网络建设覆盖占比率达51.68%;小康房建设投入资金1084万元,惠及群众1500余人;在村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16个,完成投资2895万元,受益群众2.5万户11.2万人。

抓就业保障工作,以创业促就业。面对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严峻挑战,解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群体的就业问题,仁怀市围绕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倾斜创业政策改革,为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2014年,仁怀已建立创业基地4个,建立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窗口21个,并为179个村(社区)配备了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覆盖市、乡镇、村(社区)三级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同时还对250名微型企业负责人进行创业培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5笔共734万元,带动就业350人。

深化改革完善发展体制

仁怀市积极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梳理制定出全市18项重点改革任务清单并细化成188个改革项目,通过搭建平台、建章立制、明确分工、强化调度等有力措施,有序、稳步推进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改革项目121个,实施率64%,在事关全市加快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仁怀市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抓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环境保护河长制、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等改革初见成效,境域76条河道、溪沟水质稳步上升,27家规模白酒企业排污实现第三方运营治理;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9个、遵义市绿色学校2间;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植树造林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54%;《仁怀市国家级生态城市规划》通过省级评审。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红利初显。仁怀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年新增企业810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025户,注册资本最高3亿元,最低仅1万元。落实工商注册认缴登记制度,全年市场主体认缴注册资本达417689.04万元,同比增长358.97%。企业年度报告制度顺利推进,目前已有410户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任务,仁怀市始终牢记“两条底线”不降标、不降位,始终聚焦主基调、主战略不散光、不走神,始终突出问题导向不缩水、不走样,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开启仁怀发展新篇章。(责任编辑/张 杨)

链接

仁怀城市名片:

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市

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猜你喜欢
百强县仁怀仁怀市
Epitaxial Bi2Sr2CuOy thin films as p-type transparent conductors
百强县榜中的发展“密码”
江阴蝉联2020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首
百强县里的山东势力
中国酒都·贵州仁怀食品生产许可证(SC)获证酒厂名单(截止2019年2月11日,共506家)
“百强县”启示录
仁怀酒业四十年 悠长醇厚惹人醉
中央红军长征在仁怀
基于ARMA模型的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仁怀市委离退局“两学一做”活动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