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
——福泉市贵州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逆势崛起

2015-06-19 18:51文丨刘小靖袁绍阳
当代贵州 2015年47期
关键词:福泉化工企业

文丨刘小靖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袁绍阳

创新引领发展
——福泉市贵州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逆势崛起

文丨刘小靖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袁绍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创新,才能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逆势而上,引领风骚。翻开福泉市贵州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川恒化工”)今年1至10月的成绩单,一连串数据跃入眼帘:

2015年1至10月,完成销售收入9.4亿元,比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高出9000万元;实现利润1.12亿元,比2014年全年利润整整翻了一番;

2015年,预计上交税金3500万元,比2014年高出1500万元;预计完成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在2014年的基础上翻了2番……

漂亮的成绩单,书写了福泉市民营企业发展的精彩一笔,引起磷化工行业的关注。面对磷化工行业整体下滑的现状,是什么让川恒化工逆流而上,牢牢抓住市场命脉?近日,记者走进川恒化工,寻找该公司在逆境中“破冰”发展的答案。

砥砺前行创新铸就新辉煌

川恒化工是福泉市一家专业从事磷矿开发和磷资源精深加工的集团化民营企业,公司自2003年投产以来,积极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精彩演变。

短短十余年,公司从当初一个年产值近千万元、拥有职工不足百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产销能力近40万吨,员工近千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集矿山开采、磷酸盐产品生产、磷化工技术创新、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磷石膏建筑材料、磷营养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群,企业发展实现一年一变化,三年一跨越。

黔南州委常委、福泉市委书记黄伟(中)到贵州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调研。(福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公司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源于十几年来对磷化工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对市场的精耕细作,对管理的持续改进。”川恒化工董事长、总经理吴海斌如是说。

和其他企业一样,川恒化工在投产之初也是步履艰难,由于涉及磷化工行业较早,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发展方式粗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刻上能耗高、档次低、占地多、污染重、贡献小的烙印。“在企业创建之初,我们就知道,一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提高综合竞争力。”吴海斌说。

然而,自主创新谈何容易,特别是对民营企业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唯有敢为人先,创新立意,才能突破工艺难关,占领行业制高点。

为此,川恒化工按照“依靠知识、培育技术、加快创新、推动发展”的技术发展战略,以公司技术副总裁王佳才等一批技术骨干为核心,组建成立“企业技术中心”,为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十余年来,技术中心先后开发出半水湿法硫酸技术、湿法酸制磷酸二氢钙、湿法净化硫酸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累计申报专利40余件,授权专利30余件,取得多项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奖项。

其中,半水湿法磷酸技术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全湿法硫酸生产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技术的突破,让企业一跃成为国内乃至亚洲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的最大供应商,并连续9年占据国内二氢钙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使企业的产量、产值、利润、税收连年增长。

可以说,技术创新释放出来的生产力,真正成为川恒化工发展的“助推器”。

与时俱进政企联动拓市场

企业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必须尊重市场变化,顺势进行结构调整。对此,吴海斌深有感触:“虽然我们的产品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但如果总是保持一成不变,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为此,川恒化工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市场理念,秉承用户的需求就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产品的技术更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持续推进产品的工艺流程、质量、外观及过程装备等方面的改进,不断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制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传统产品“磷酸一铵”为例,在普通磷肥用途的基础上,川恒化工通过自主研发,在开发、挖掘节水农业滴灌肥用途的同时,还根据消防ABC干粉灭火剂对磷素的需求特征,为其进行特殊定制,让传统磷酸一铵成为干粉灭火剂的重要原料,既降低了ABC干粉灭火剂的成本,又拓宽了公司磷酸一铵的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升级,“小太子”牌磷酸二氢钙从2005年进入市场至今,在短短几年内,生产工艺先后经历九代技术更新,在成本、质量和外观上一直领先同行业,远销东南亚,进入欧洲市场,成为水产饲料企业的首选品牌。

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让产品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最终占领市场,这是川恒川恒化工始终坚持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及时调整经营思路,探索差异化经营之道,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营销部门和技术中心密切配合,在产品销售、使用过程中充分听取客户的意见建议,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提升服务品质,使企业进一步提升行业调控能力,提高行业话语权,牢牢把握市场主导权。

“可以说,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是川恒化工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而‘资源+技术+人才’则是川恒化工立足于市场并取得成功的核心竞争要素。”吴海斌一语道破了川恒发展的成功秘诀。

“川恒化工能发展到今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离不开福泉市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吴海斌说,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候,福泉市委、市政府不离不弃,与企业一道共渡难关,始终是企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

2008年雪凝灾害和金融危机袭来时,福泉市按照“一厂一策”跟踪服务,帮助川恒公司迅速走出困境;2010年,企业投资3.2亿元的扩能技改系列工程进入试车关键阶段,却面临用电高峰遭遇限电,福泉市立即与电力部门协调,第一时间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保障了扩能技改项目用电需要和顺利投产;此外,福泉市还专门成立了协调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对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列出单子,一个个加以落实……

随着企业的发展,福泉市对川恒化工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2010年,福泉市政府与四川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推动地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携手解决未来企业发展的用地、矿产品资源、解决就业、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2012年5月,经福泉市委批复同意,公司党总支升格为党委,成为黔南州首家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公司被评为贵州省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委书记李子军在2011年福泉市委换届中当选为市委候补委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就是我们手中的双桨,更是我们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只有努力构建技术、资源、资本三大核心竞争要素,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做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顺势而为,才能让企业真正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采访最后,吴海斌深有感触地说。他同时介绍到,目前,川恒化工正在举全公司之力,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两年内取得成功,着力打造“中国肥料高端磷源基地”。

(责任编辑/哈文丽)

记者手记

民营经济历来就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近两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川恒化工依托“资源+技术+人才”的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管理,最终实现逆势崛起。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尊重市场是企业发展的铁定规律,品牌意识是企业发展的必胜“法宝”,党委政府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川恒化工的成功可以说是福泉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号角。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步工作中,经受了市场风雨洗礼的福泉民营企业,一定会在福泉市委、市政府及省州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齐心协力,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福泉化工企业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企业
企业
企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电子止痛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