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散文阅读教学“四步曲”

2015-06-19 11:43朱良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眼思路散文

朱良鲜

[摘要]散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重中之重。想要我们的学生在散文这一块拿到相对满意的分数,应让学生学会关注标题、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掌握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散文阅读阅读教学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22

散文阅读在历年的高考中都是重头戏,分值较高(25分)。但散文形散神聚,大多数学生很难从文章庞杂的材料中捕捉到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再加上学生没能掌握答题技巧和答题步骤,所以在高考中往往丢分很多。如何让学生较快地读懂一篇散文,经过多年的摸索,本人有一些体会。

一、关注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在所有文章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因为散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典雅,韵味无穷,其标题内涵一般也比较丰富。有的点明了文章写作的对象,如郁达夫《故都的秋》、陆蠡《囚绿记》、巴金《小狗包弟》;有的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态度,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哲理,如张笑天《上善若水》;有的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如《荷塘月色》等。所以,读文章前,一定要引导学生先看标题。可以夸张一点说,看懂了标题,文章就弄懂了一半。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不管遇到哪一类散文都应该带着学生从标题入手去解读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就是教会学生通过一些方法快速地把握全文主要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

(一) 从文章文眼句、中心句入手

有的散文很长,学生很难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出文章的核心内容,但文眼句很明确,很容易看出来,这样的散文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文眼句。

如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文章很长,学生一时理不出头绪,但文章的文眼句很明确。这时应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找全文的文眼句。大多数学生找出了文眼句“我好恨”。然后顺势问学生:作者恨哪些人?恨他们什么?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抓住了全文主要写的内容:一恨王道士愚昧无知损毁、出卖文物;二恨中国政府官员的腐败不作为,不保护文物;三恨外国的所谓学者骗取文物。紧接着再进一步引导:恨之深就是爱之切,作者对那些人恨得越深,说明他对什么爱之切?问题一抛出,学生很快明白,原来全文花大量笔墨写恨这些人的种种行为,实际是表达对国家文物深深的热爱之情。用了大约5分钟的时间学生就读懂了文章主要写什么和表达了什么情感。让学生把这一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学生就会发现,原来感觉比较困难的散文阅读现在变得容易多了。

有的散文对于全文来说没有文眼句,但文章的各个段中有中心句,这时,就应该指导学生找各个段的中心句,把中心句找出来,学生就基本知道文章主要表达什么情感或主旨了。如《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学生在预习时,大多数反映读不懂这篇文章,所以在上这课时我就让学生把每个段的中心句找出来。学生在先自主后合作的基础上找到了文章各个段的中心句,理解了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寄托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革命烈士的高度赞扬,深情怀念,也有对反动政府、御用文人的无情批判,更有对“佣人”的批评、希望,对革命者的鼓励与鞭策。

(二) 抓关键词入手

有的文章没有文眼句,如果还一味地让学生去找文眼句,结果会适得其反。这类散文应让学生找文章的关键词。

1.抓人、事或物特点的关键词。有的散文重在写人,有的重在写事,有的重在写物,有的重在抒情或议论。应针对不同的散文,让学生找具体的关键词。先找写了哪些人、事或物及其特点的关键词,然后再找对这些人、事、物、注入情感的关键句(下文将谈到的情语)。如《我的空中楼阁》,这是一篇重点写物的散文。在教此文时,我就先让学生找文章写了空中楼阁的哪些内容的关键词,然后再找出每一个内容中作者倾入情感的关键句。当把这些关键词找出来之后,学生很快就把握住了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了。

2.抓文章情语。所谓情语,就是能表现作者情感、心境的词语,或是表达作者鲜明立场的议论词句,或直抒胸臆的抒情句。

有的散文没有文眼句,但表现作者心境、情感或议论的词句散落在文章的各个段落,需要学生找出来去整合,整合后就会发现作者实际想要表达的东西。在教这类文章时,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就要用笔划出文章的情语词句,这样较容易把握住作者实际要表达的情感。如在教《故都的秋》一课时,在分析郁达夫写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这一部分(3—11段)时,学生不太容易悟出作者在景物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用笔划出能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或句子,很快学生就能划出“落寞”、“深沉”、“衰弱”等词语,这时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清、静”的景物中实际蕴含着“悲凉”的情感。

3.抓文章的过渡句。有的文章过渡句很重要,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已经把文章的思路结构很好地呈现出来。通过分析过渡句可以了解作者文章上半部分写了什么,下半部分写了什么。这就让不太会把握文章内容的学生少走了很多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篇看起来内容庞杂又没有文眼句的散文,带领学生经过这两步的阅读,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握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三、理清文章思路并会书面表述

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要会看文章的选材、组材,以什么为线索或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怎么开头、结尾,中间如何过渡,文章有哪些层次等方面,一句话就是要能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这也是高考散文阅读中考察的一个能力,况且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所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一能力。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来理清思路。

2.从捕捉“线索”入手来理清思路。通常所讲的“线索”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猜你喜欢
文眼思路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散文阅读有方法
我的思路我做主
巧用“文眼”,为阅读教学增效
散文贵有“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