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5-06-22 06:37周梅香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铁罐陶罐课堂气氛

周梅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教学才能成为一种和谐的过程。这种过程怎么才能形成呢?通过这14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

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有了质的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学习活动的合作伙伴,课堂教学气氛与师生间的情感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是建立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

二、教学要讲究方法

教学法是围绕教学规律进行的艺术在创造。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要根据每节课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是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课文《风筝》时,我首先拿出一只五彩缤纷的“蝴蝶”风筝,然后问学生“你们放过风筝吗?风筝好玩吗?”这时学生的兴趣就被提高了,我乘机让学生速读,浏览课文。课堂活跃了,就让学生自己提取信息,在学生知道怎么放风筝后,我马上让学生到操场表演放风筝,体会乐趣,并让表演者说出自己放风筝的过程,这样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优良契机,把握好这一契机的“火候”,就为培养学生的“要学”与“会学”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倡导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理想的方式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一对一的方式显然行不通。如果把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互帮互学,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岭》中的一个教学环节中设计如下——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师: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天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冬天的同学也坐在一起。然后将每个季节分成两个小组,共八个小组,大家分组学习。教师在组间进行巡视,不时地参与到各小组中,然后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这样的分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好处:1.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帮作用,促进其自学能力的形成;2.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极大地调动其自学积极性;3.充分发挥小组间的竞争作用,激励学生主动自学。

四、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语文教学应将听、看、说、读、思、写,与唱、跳、演、画、做、玩相结合,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也有一些探索和体会:

1.做一做,玩一玩

“玩”是孩子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所以小学生对那种毫无兴趣、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课堂十分厌烦,在课堂上总不能控制住那颗好玩的心。于是我把“玩”带进课堂,把课堂变成乐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陶罐和铁罐》一课中,在铁罐奚落陶罐的对话中,让四对学生戴着头饰上来表演:一个演铁罐,一个演陶罐,让他们在扮演中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演完后再让同学画出铁罐和陶罐的样子,画完后让画者说出自己这样画的原因。比如:为什么陶罐的嘴巴你画得笑眯眯的?(谦虚)为什么铁罐的嘴巴画得凶巴巴的?(因为铁罐看不起陶罐)通过扮演,学生印象深刻,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又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辩一辩,演一演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有他的特有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抓住一切机会,把发言权交还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乌塔》一课时,我抓住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论题是“一个未成年人应不应该独自远行?”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看法、想法和理解,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读一读,听一听。

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通过朗读可以领会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说朗读可以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养成朗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指导学生认识动物并辨别动物的叫声时,我利用图画和录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看看动物图画,认识图画中的动物,记住动物的名称。接着,我放映了一段动物录像,让学生听听这些动物的叫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我还与学生一起模仿了这些动物的叫声,让大家一起猜猜。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致极高,学生就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是语文最大的快乐。教师在新课标下所培养的好学生,是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学生。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形成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成功的教学。

猜你喜欢
铁罐陶罐课堂气氛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故乡是你心中的那只陶罐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对话显“品格”
铁罐帆船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古代遗址的陶罐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